1. 首页 > 自学教育

九年级物理预习:第13章《内能》核心知识点梳理

很多朋友对于九年级物理预习:第13章《内能》核心知识点梳理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分子和乒乓球相比,类似于乒乓球和地球相比;

再例如,常温常压下1立方厘米空间内的空气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按大型计算机的速度来算,人要数80多年才能数完。

28g金,把它拉成极细的金丝可以拉长到65km。

总之分子很小,物体内所含分子个数很多。

2)物质内的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上图实验,装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可以和装空气的瓶子交换位置吗?

硫酸铜溶液和水可以交换位置吗?

当然不能交换位置的!

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只有密度大的在下面,才能排除自身重力的影响。

3)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还表明:②分子间有间隙。

例如,把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同时倒入量筒中,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假如把分子看作是球形的,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时,斥力和引力相等,对外表现为不受力。

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时,引力大于斥力,对外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分子直径时,引力小于斥力,对外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力是短程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当固(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固(液)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力是短程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距很远已经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分子除碰撞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气体分子能够充满所能够达到的任何空间。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物体都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破镜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

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

4.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热量、能量和功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理解】:

①单个(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不叫内能;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一个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绝对不可以没有内能。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在任何时候都有内能。

③同一物体,内能的大小看温度,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跟温度有关外,还跟物体质量、物态等因素有关。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零摄氏度的冰熔化成零摄氏度的水。)

5.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上面甲图中,棉花燃烧起来,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乙图中,当塞子跳起来时,瓶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的转移。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只能说“放出”或“吸收”热量,一提到热量,一定伴随着热传递过程,离开热传递过程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6.热传递的条件是:

相互接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温度不同(即有温差);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而且内能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热平衡标志:温度相同(没有温差)。

在高温物体与低温物体发生热传递且不计热量损失时,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低温物体就吸收多少热量,即Q吸=Q放。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即物体内能增加时,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7.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

1)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2)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在没做功的前提下)。

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过程,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了,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3)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它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4)、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具有”热量或“含有”热量,

8.比热容C、描述物质吸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探究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如何通过实验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方法1:比较水和食用油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法2:比较水和食用油,在质量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时,升高温度的多少。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9.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转换法)

10.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公式,C=Q吸/m(t-t0)。

单位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每降低1°C放出的热量与每升高1°C吸收的热量相同,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即: J/(kg.°C)

11.比热容是反应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C)。

其物理意义:

1kg水温度每升高1°C,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可以用来解释水做冷却剂、早春灌水护苗、内陆地区温差比沿海地区大等现象。

12、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t0),

Q放=cm(t0–t)

关于热量的相关题目解析,欢迎敬等下篇文章。

用户评论

白恍

我超喜欢物理课!这片篇的讲解很详细,完全能够让我理解什么是内能。感觉学习科学果然要趁早,基础打得扎实才能学到后面更深的东西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刚看完第一章《热力学》感觉就已经被物理这个学科深深地吸引了,我现在越来越期待下一章《内能》,我猜这应该会比上一个章节更加有趣和挑战性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朽暖栀

还是觉得学习物理这种抽象的概念太难了,常常一头雾水。希望老师课讲的时候把重点讲清楚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内能,比如一些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让我更形象地记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九年级物理真的越来越复杂了吧!感觉之前的知识点突然都变得不重要了,好像要重新开始学习似的。《内能》这个概念太抽象了,不知道怎么才能理解。有人有好的学习方法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我真的很感谢你分享这些预习资料!现在才刚刚上七年级,但是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了解《内能》的知识点。感觉学习物理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进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我觉得这篇文章解释得很清楚,《内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预习之后有助于理解后面的内容。希望考试的时候也能用到这些知识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物理总是那么让人捉摸不定,特别是《内能》这种概念,感觉很难理解。我需要多看几次文章,再问问老师讲解一下,才能真的搞懂!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预习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前了解本章的核心知识点,例如内能的定义和不同类型的热传导等。考试的时候也可以轻松解答相关题目。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感觉这个博文没有解释得太深入啊,《内能》这种概念我好像依然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去记忆这些复杂的物理公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热量会转化成不同的形式的能量?这个《内能》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理解这个问题吗?期待学习更多的关于热力学的内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山暮雪

现在很多考试都喜欢考一些抽象概念,所以提前预习很重要。这篇博文讲解得很透彻,我已经基本明白了《内能》的定义和特点了。希望以后的文章也能继续深入浅出地介绍物理知识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学习物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思考和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我打算结合老师上课的内容以及这篇博文进行学习,争取更好地理解《内能》的概念!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傲世九天

最近Physics课越来越有意思了!特别是《内能》这个概念,感觉它揭示了能量的变换,非常新奇!这篇博文解释得也很好懂,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听老师讲课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虽然这篇文章写得很棒,但还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实例讲解,这样更直观易懂。例如,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能》的概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我感觉这篇博文没有提到太多的实际应用,《内能》这个概念在生活中是否有运用价值呢?例如,它是否影响了空调、冰箱等家电的运行?希望能够解释得更具体一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屌国女农

我的学习目标是将来读物理专业,所以对于《内能》这类知识点必须格外重视!这篇博文帮助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会更加深入地学习相关内容,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说实话,我很苦手的那些抽象概念,特别是像《内能》这种。感觉自己可能跟上不了老师的节奏!希望以后能够参加一些物理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或者找一位物理学的爱好者一起探讨学习,这样可能会更有效率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95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