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精选:传统文化主题范文集锦
我与剪纸的初遇在那个炎热的午后,那个令人难忘的午后,把我带进了剪纸的天地。我们一行人来到剪纸体验屋。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堆积成山的红纸和占据了整面墙的剪纸作品,浓烈的纸香裹挟着上百年文化的淀积扑鼻而来。我心中大为震撼,暗暗想:“天呐!这些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真的是人的双手能够剪出来的吗?那得费多长时间啊?”
等脑子回过神来,一位精通剪纸艺术的老人已经在为我们讲解了。沧桑爬上她的脸庞,却敌不过眼中热爱的光芒。“剪纸艺术的历史非常久远,算得上是一门古老的手艺了……现在,我们这些传承人一心想把它发扬光大……”说完,她就开始教我们剪纸的方法。
我认真地听着,随后右手执剪刀,左手握住折好的纸,立刻开始剪啊剪啊剪。不料“啪”地一声,我把纸剪断了,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心也裂成了两半,垂头丧气地趴在桌子上。突然,背后一个温柔的声音徐徐传入我的耳中:“小姑娘,这是怎么啦?哎哟,别放弃,奶奶教你来剪!这些连接处一定不能剪断,转折处要剪到位,奶奶知道你想做好,别急,慢慢来。”听了奶奶的鼓励,我的心里如沐春风,重拾了勇气,继续深入拜访剪纸天地。
我握紧剪刀,小心翼翼地再次剪起红纸,谨慎地对待每个连接处,对于那些细小又变化多的边角,我把头往前凑了凑,放松右手,这样才能使下刀时柔和,更完美地剪出有弧度的线条。渐渐地,我悟出剪纸中的道理,一是要静,二是要慢。摒除杂念和干扰,我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张纸上,就连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也不曾停手,尽情地在剪纸的天地中遨游。
近了黄昏,夕阳西下,层林尽染。我的心“噗通噗通”地跳着,满怀激动地展开了剪纸。啊!多美啊!虽然它只是一幅恢宏的作品中的一个元素,但它与夕阳的余晖一齐在我心中闪耀。刹那间,我似乎悟懂了剪纸的真谛——是刀尖起承转合时的细致,是不惧辛劳坚持后的热泪,是朱纸背后动人的传承力量。
走进剪纸天地,不仅拾得一颗欢喜心,更是静心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匠心精神,探索剪纸奥妙,在心中染上一抹褪不去的鲜艳!
2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说书)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埋下一颗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后来的后来,它终会开出绚烂的花朵,开出令我们引以为豪的花朵。
行走在老街,匆匆的脚步叩响了石板铺砌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老店,砖雕木刻的窗棂门楣,斑驳泛白的墙面,又似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
不知不觉走到小巷的尽头,眼前一座灰白的两层小楼,门板上写着“说书”二字。“说书”?我很好奇,忍不住停下脚步向里张望。楼里其实就是一间装修简陋的茶室,几张油漆斑驳的四方桌配着旧椅,窗口下是一溜排开的塑料水瓶。“好复古啊!”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前来听说书的人还挺多,但基本都是老人,三三两两的坐在桌前,手捧一杯温热的香茗,小口小口地嘬着手中的茶。想想也是,除了我这种因为好奇才闯入的游客,当地的年轻人怎会愿意来这种简陋又无趣的地方呢?
茶室正前方的长桌后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看来他便是这里独一无二的“名嘴”了。他身着青色衣衫,戴着一副圆框眼镜,只见他瞪眼挑眉,惊堂木“啪”地一声一拍,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老先生坐定后精彩的故事便开始娓娓道来,他声音总是不紧不慢,却又声声落地,扣人心弦。台下的听众们随着故事情节时不时的轻声谈论几句,似在细细品味,显然已深陷在说书的魅力之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惊堂木“啪”的一声,再次一拍,惊醒了沉醉其中的满堂宾客,顿时不大的屋子里响起喝彩声。
原本只是来看热闹的我也看呆了,那张长桌的后面仿佛又是一方精彩的天地。望着他们,我竟有一种穿越在两国之间的错觉。就这样,我埋下一颗种子,埋下了一颗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开始不再满足于这种午后悠闲时光,传承人也可以用“青黄不接”来形容,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节节败退,这些古老的民俗文化渐渐被世人所遗忘,故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其实,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这不仅是几代人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我不禁庆幸自己当时的好奇,因为好奇才让我领略到了之前从未看到过的艺术形式,才让我决定埋下这颗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现代文化固然令我们年轻一代追捧,但传统文化更值得我们去传承。就让这颗种子渐渐成长,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3让初心回家 (工笔画)
那个清晨,那份初心似乎又找到了家。
凝视,那宣纸上古朴的纹理氤氟着熟悉的味道;凝神,回忆着那些技巧,白描、罩染、皴擦;凝思,“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一遍遍品味着木槿的气韵,一遍遍琢磨着木槿的特质。 微风拂熙,旭日临窗,我眉头微蹙,轻抿嘴唇,左手轻轻按住砚台,右手拿起久违的那支紫毫,回忆随着那笔管上似乎着的往日的余温渐渐散开了。细腻的线条,精致的画面,那花和叶仿佛能滴出娇嫩的水来,那鸟和鱼仿佛能跃出纸面。“我要学工笔!”那一刻,那份初心,火热而美好。
眼前,笔尖在纸上游走的感觉还是那样熟悉,微微的酸胀感从手臂传来,却并不影响我继续投入我的画作。白描讲究一气呵成却又不能急躁,线随腕动,或悬腕于空,或附肘于桌,短线求精,长线求净,线条都需要力感与美感。顿——挫——转——折。终于,花的轮廓完成了。再用小羊毫沾染一点浅绛,染于花尖,那是一朵将红未红、待香未香、欲开未开的木槿,它微微低头,似是不胜凉风的娇羞。细细的颤抖从指间传来,像一道温柔的闪电迅速传遍全身,那一刻我再次体会到了工笔画的快乐。我不禁莞尔,记忆又回到曾经的那一刻……
难道线条不够精致吗?难道画面不够细腻吗?为什么?绘画比赛失利的场景浮现在眼前。看着自认为满意的画作,眼眶泛酸。望向窗外,落日的余晖褪出了晚霞的最后一抹酩红。那一刻,那份初心似乎渐行渐远……
幸好,我再次拿起笔,再次与那份初心相遇。“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与工笔相伴的日子漫长而辛苦,执着又幸福。那些日子,汗水与晨光相伴,却浸染出梦的味道;那些日子,疲惫与暮色相随,却勾勒出梦的轮廓;在我看来,那不仅仅是一次次的临摹,更是一次次的反省,看着宣纸上的画面越来越美,我的心湖也浮漾起圈圈的涟漪。
初心已归,真好!
4久违的美好(画扇)
光阴流转,惊醒了岁月里的花红柳绿,那久违的美好,盛放在记忆深处、余香悠悠。悠悠。正是初春,我漫步在乌镇的巷子里,一排排百墙炭瓦的房屋嵌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的墨香渐渐牵我走向蒙尘的记忆深处。
幼时,我在爷爷身边长大,他总愿在安闲的午后,挂着一丝笑意,不时抬头看着欢笑的我,不多时,扎着辫子的稚童便跃然纸上,墨香浸透了整个下午。自从爷爷去世,我再未见过有人画扇,再未领略过如此的美好。
耳边传来风铃的脆响。我回过神来,转头望去,眼前的一排扇上是八分墨色,两分彩绘。近些来看,那水墨丹青古朴,但不死板,素净却含生机。只那一眼,我便决定买一把扇带回家去,以纪念那段有爷爷和扇的美好时光。
这时,我才看见桌边的老者,手执画笔,正端详眼前的小桥流水,欲将美景画于扇中。我连忙开口:“爷爷,这把扇画好后能卖给我吗?”许是偏僻的店面终于等来了访客,老者眸中含笑,眼角的皱纹水波般漾开来:“当然!孩子,先坐吧。”
老者点上些墨,笔尖一点、一顿,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舞在白净的扇面上。老者像是将美景印在了心上,行云流水,停笔,将笔搁置一旁。这一刻,光影重叠,老者和爷爷的背影似是有些相近。
想到爷爷眼里也含着的笑,我不禁与老者攀谈起来。在交谈中,我得知画扇是老者家里传下来的老手艺。子女外出经商,他便寻了个店面,希望能有人爱上画扇。我看了看手中的扇,碧波荡漾,几条小船静默于桥的角落,桨上的红绳为其平添几分艳丽,一如扇上曾经那个恣意玩闹的孩童,都被人以热爱持笔润色、绘制。
与老者道别后,我漫步在巷子里,嗅着春天风中所含的清甜气息。回味着过去与现在,那两个痴于画扇的人。那一面面满载热爱的扇,那一份深爱传统的痴迷,还有那久未谋面的美好!心中暗暗欢喜,我噙着一抹笑,向前走去。
老者对传统的热爱与坚守,填补了朝朝暮暮间失了黑香与黑色的空白,让我重逢那久违的美好。我想在衣襟上别一朵花,让记忆中的这次再遇更加美好,余韵悠长。
5中国刺绣
中国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蚕丝并使用的国家。在大约四五千年之前就开始养蚕刺绣了,可见,中国刺绣文化历史之悠久。
起初,人们为了装饰自己把各种颜料涂在身体上,后来慢慢的,便在身上纹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便称为纹身。最后便演变为刺绣。
宋代时期,刺绣服装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渐渐形成了四大名绣:苏绣,蜀绣,粤绣及湘绣。
苏绣起源于今天的苏州,历史悠久,图案秀丽,构思巧妙。如果你去苏州游玩,在当地最常见不过的是在一条老街中被摆得满满的苏绣。看那活泼可爱的小猫咪,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螳螂,不知是在逗它玩,还是在捉它呢?这幅“小猫与螳螂”典型的“苏绣作品,远看如同真的一样,再走近些,你看到得还是一副中国画,直到贴近这幅作品,你才知道那是绣出来的,其针法主要为平针,体现得惟妙惟肖。
蜀绣又名川绣,顾名思义,就是四川的刺绣了。其作品《荷》描绘得生动优雅,几朵荷花亭亭玉立,池塘中的金鱼栩栩如生,美哉,美哉!
再来说说粤绣,粤绣起源于广东地区,虽然粤绣并不常见,但是却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如果说湘绣是写意画,那么粤绣便是工笔画。其作品柔和秀美,富有真实性,仿佛看到了作品,身临其境,能听到鸟儿的鸣叫,溪水的流动声。仿佛自己随时要变成那仙女,飞入山中。
最后便是湘绣了,湘绣的代表作有《花鸟条屏》。其中描绘的便是紫藤,牡丹,菊花,梅花。画面富有情趣,其主要针法为平针,掺针,体现了花的柔美。
中国刺绣的发展史复杂而有趣,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一下哦!
6国色“添”香
浓墨晕染,淡彩勾勒,一缕缕青烟缠绕着农家的烟囱袅袅飘远,落日红霞,弥漫天际,浸染着漫山遍野。执笔落墨,气沉丹田,时而肆意挥毫,时而小心点缀,国画风韵翩翩,落入眉眼之间,却成了我眼中最绚烂,最独一无二的色彩。
初次见你是在奶奶家,刚上小学的我对哪里都感到新奇,时常去奶奶的书房寻些新奇玩意儿来晒:生笔,颤料,宣纸,无一例外。奶奶喜静,在家便是读书,写写字,画点儿画。每次去奶奶家,我就蹦蹦跳跳的围着奶奶转,有也会瞎画上几笔。就这样,国画的种子在我心底种下。 还记得第一次练习的模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跟着奶奶认真学习画国画。细直的笔杆触感微凉,奶奶的手包裹着我的小手却十分炽热。小心翼翼的蘸取颜料,温润的笔尖在瓷盘上留下“足迹”,又轻柔地刮去多余的墨水,左手轻拂过生宣纸,找准落笔处,侧锋推笔,不作过多停留,利落收笔,继续勾勒下一片花瓣。时间在笔尖流淌,化作一朵朵热烈张扬的牡丹,在宣纸上蔓延。这是我第一次完成一个像样的作品,左看看,右看看,眼睛里是溢出的欢喜。奶奶也笑了,用小楷笔在留白处写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后来我如愿“继承”了奶奶的家业。靠着优秀的国画水平在学校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一直到上个月再回到奶奶家,我发现她把那张“牡丹”叠得整整齐齐,单独放进了一个盒子,上面帖着一个便签:孙女的画。
朱砂,石青,藤黄,浅葱,游走于生笔之间,是独属中国的颜色,是独属中国人的浪漫。将这份艺术传承下去,我仿佛感知到了古人的那一份真心。我不过是历史长河上的一粒尘埃,因为添了一分国色而有了意义。奶奶添上的那朵牡丹,是我对国画的一份热爱,亦是中华文化传承路上的“星星之火”。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8019.html
用户评论
这个系列挺有用的,我最近在学习历史,正好可以参考一下这些作文例子。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很值得我们思考,这篇范文能让我更好地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类型的范文可以作为写作灵感,帮助我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中考押题很重要,了解常见的主题和写作方法还是很有帮助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积累,还能提升写作能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范文语言很优美,让我对古代文气的感受更深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学习优秀范文,可以更好地模仿优秀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英语的作文部分一直是苦手,希望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一些素材来进行训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类型的范文也能启发我的思考,让我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更深的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有更多不同主题的传统文化系列,丰富学习内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考试成绩,还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思考能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范文的结构和论述都很清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希望能通过分析这些范文,了解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学习方式很有针对性,很适合我们进行冲刺复习。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相信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也能丰富自己的思想世界和写作素材库。<br>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中华文明。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通过学习这些范文,能够在中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系列非常实用,是准备中考的同学必备的资料之一。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提高写作水平,还是要多阅读优秀的范文进行学习和模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