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学教育

中考语文核心知识点复习:熟语掌握与运用技巧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考语文核心知识点复习:熟语掌握与运用技巧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考语文核心知识点复习:熟语掌握与运用技巧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惯用语

结构固定,三字结构较多,一般语意具有双重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比喻义或引申意义,多数为贬义。

如:“老油条”比喻人世故圆滑。“踢皮球”一词常用来形容政府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2.谚语

“谚语”就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语句。大多是群众生活中关于自然现

象、农业生产和其他生活现象的经验总结。

例如:“春雨贵如雨”、“瑞雪兆丰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喝水不忘挖井人”、“磨刀不误砍柴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强扭的瓜不甜”。

3.格言

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往往是名人名言。

例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事实胜于雄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满招损,谦受益”等。

4.歇后语

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一种固定的语句,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

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具有俏皮、幽默、含蓄等特点。

例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大海里捞针——无处寻”、“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千

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芝麻开花——节节高”、“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二)中考熟语集锦

1.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神通:指无所不能;比喻做事各 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

3.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一尺也有显着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着长 的时候。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5.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牛犊: 刚生下来的小牛。

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

7.独木不成林:一棵树不能成为树林,比喻一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 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 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10.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花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不会耽误工作的进度。

1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 大乱子。

1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 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15.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的人或意见。

17.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 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1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 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19.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2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21.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22.男儿有泪不轻弹:指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掉泪。

23.死马当作活马医: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力挽救,寄希望于万一。

24.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

25.无事不登三宝殿:没有事情就不上门。

26.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

27.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28.宰相肚里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

29.七七八八:形容工作接近完成;大致、差不多;杂七杂八。

30.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二、方法点拨

1.注重多角度辨析词义。

2.“词不离句”,强化语境意识。

3.搜集整理近义熟语,并进行逐步筛选,减少记忆容量。

4.重视语言实践的积累,平时多用。有些熟语可以和成语互相转换,便于记忆掌握。

例如: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顾此失彼)、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好虎架不住群狼(寡不敌众)、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5.养成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

考点:熟语的辨析与使用

重难点:熟语辨析

易错点:惯用语、谚语

题模一:惯用语的积累和运用

例1.1.1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中国的美食文化更加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下边括号里的提示,在“吃”字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2分)

①吃_____:(受人欢迎,受重视)

②吃_____:(产生嫉妒情绪)

③吃_____:(受损失或在某方面条件不利)

④吃_____:(特别爱吃、能吃的人)

【答案】 (2分)①吃香;②吃醋;③吃亏;④吃货。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含义及运用。学生日常多多积累并了解词语含义,运用起来才方便。

题模二:谚语的积累和运用

例1.2.1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就要到达泰山山顶了,可原本拥有雄心壮志的同学们都累得纷纷停了下来,没有了动力。张老师大声说道:“同学们,_________,大家要一鼓作气啊!”

②一踏进学校大门,就能看见学校的校训——_________,它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具有自觉向上、永不松懈的态度。

A. ①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②句填“自强不息”

B. ①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②句填“不屈不挠”

C. ①句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②句填“自强不息”

D. ①句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②句填“不屈不挠”

【答案】A

【解析】 “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不屈不挠”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题模三:格言的积累和运用

例1.3.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她的歌声像蒲公英一般素美轻盈。

B. 和以往的教育政策相比,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C. 达尔文碌碌终生,致力于揭示生命进化的秘密,最终他的《物种起源》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人类的起源。

D.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

【答案】C

【解析】 “碌碌终生”是一辈子无所作为的意思,显然不符合句意。

题模四:歇后语的积累和运用

例1.4.1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言形式。比喻恰当是大部分歇后语共同的特点。下列歇后语没有借助比喻的一项是( )

A.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B.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C.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儿

D.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歇后语。D项没有借助比喻,而是依靠谐音。

例1.4.2 填写出歇后语的后半截。(3分)

(1)泥菩萨过河——

(2)哑巴吃黄连——

(3)徐庶进曹营——

【答案】

(1)自身难保;(1分)

(2)有苦难言(有苦说不出);(1分)

(3)一言不发;(1分)

【解析】

本题是对歇后语的考查。需要学生在理解前句的基础上,根据对这类语文知识的积累写出与上句相符的下句。

(1)泥菩萨被水浸泡,就泡坏了。后半截为:河自身难保;

(2)哑巴不会说话,黄连是苦的.后半截为:有苦难言(有苦说不出)。

(3)根据徐庶进曹营的故事,可知:后半截为:一言不发。

用户评论

傲世九天

哎,我最讨厌的就是背熟语!总是记不住什么意思就只能靠死记硬背,感觉好浪费时间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我也觉得熟语考试有时候好奇怪,明明用了很生动的词句,还是会被说不恰当,不知道是怎么判断的呀!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我觉得掌握熟语很重要诶!不仅能让你的语言更丰富多彩,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我就是因为好好复习了熟语,作文得分提了一丢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这篇博文写的不错!把重点都总结得很清楚,帮我梳理了一下思路,现在更有目标地复习了。考试加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其实我更喜欢用现代的表达方式比较好理解,那些古色古香的熟语有时候很难听懂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陌醉生

老师说熟词生义也是很重要的,要多思考不同的用法和含义,才能真正掌握熟语。 这个博文提醒我再加把劲!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级床震

感觉这篇文章挺有用的,我也在背诵一堆熟语,希望考试时能派上用场!希望能考到高分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非昔比'

我一直觉得熟语的积累比较困难,要不断地阅读和练习才能掌握。多看看名著,对理解熟语很有帮助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浪漫罪名

我之前压根没把熟语当回事儿,结果考试的时候就栽了这关! 现在好好补习,希望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

我觉得熟语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吧,学习熟语才能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Hello爱情风

虽然有些熟语确实很难记,但我还是觉得掌握它们很有必要,这样写出来文章就更漂亮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这个博文挺好理解的,把我的问题都解决了! 感谢作者分享 ,希望我的熟语应用能力能够像文章里的那样灵活运用,在考试里拿到高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我觉得学习熟语要结合实际情况,比如用一些常见的诗句或谚语来讲解,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暯小萱◆

我从小就喜欢背诗词,所以熟语相对来说更容易掌握了,哈哈!建议大家多阅读古籍,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各种成语典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这篇文章很有用啊,帮我理清了复习思路,现在开始认真准备考试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熟语的应用确实很重要,想要写出流畅、富有韵味的语言,必须要对熟语有深入的了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泪湿青衫

我觉得这个博文写的太简略了! 没有提到一些比较具体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希望作者能够补充完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我很担心考试碰到那些不常见的熟语,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我发现有些熟语的含义很模糊,很难确定具体的用法。 希望能有更多的解析和例子来帮助我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用户评论

傲世九天

我正在备战中考呢!这篇博文真的太棒了!那些容易混淆的熟语总结得超级清晰,而且还有针对性的运用技巧,受益匪浅!一定要好好练习一下,争取在考试里就能游刃有余地使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每次做语文试题总觉得熟语还是不太会用啊!感觉很多都像画蛇添足一样,不知所云...这篇博文提到“巧妙运用”、“灵活搭配”,让我感觉还有戏!下次一定要认真学习一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字何解ヘ

我以前对熟语的理解比较肤浅,只记住了字面意思。这篇文章提到的掌握释义、联系生活场景,真是太有意义了!以后会更加重视熟语的积累和运用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中考语文真的很有挑战性!这篇文章虽然很好,但我觉得时间精力都比较有限,还希望老师能给到更具体的练习内容,以便于检验学习成果。期待接下来的分享!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黑夜漫长

对于熟语的复习方法,这篇文章总结得太到位了!尤其是一些高频考点的讲解很有帮助!感觉自己离中考的顺利通过又近了一步。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这篇博文提醒了我一些关键点,比如要注意不同类型的场合和语境的运用。在写作的时候要更加用心体会熟语的含义,避免生硬地使用造成负面效果。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中考语文压力确实很大,感觉很多技巧都还没掌握好…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文章分享中考经验,帮助我们更好的备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陌醉生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些过于理论化了,缺乏具体的练习案例和答案解析。建议作者可以添加一些实例内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我虽然没参加中考,但这个博文对我提升语文水平很有帮助!了解熟语运用技巧,能让我的表达更加丰富生动,下次写作文再也不用愁找不到合适的词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这篇文章总结得很好呀!特别是掌握释义这一点,以前我总是只注重记单词而不是理解意思,这样就容易弄混。现在我知道要多读原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熟语的含义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虽然中考还没有到,但我已经开始计划自己的复习策略啦!这篇博文帮助我对语文核心知识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尤其是熟语掌握与运用技巧,让我更有信心迎接挑战!<br>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我觉得除了熟语学外,还可以学习一些网络热词,这样可以丰富表达,更能贴近当下流行趋势。不过也需要注意避免使用不恰当或过于俚俗的词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每次看到考试题目总觉得“云里雾里”,感觉很多词语自己都不太懂...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我理解熟语的意思,提升作文的水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我觉得文章总结很全面,涵盖了从释义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建议可以加入一些错题分析和典型案例分享,更容易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其实熟语运用最重要的是积累以及体会生活中的现象,才能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建议我们可以多读读经典文学作品,从中学习优秀的熟语运用手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我很赞同文章中提到的“灵活搭配”技巧,不要把熟语当成死板的公式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句子上下文来进行选择和组合,这样才能更生动形象地传达意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服从

我认为这份复习资料非常实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容易忽略细节、考试临近才开始备战的同学来说,它能帮助你快速掌握核心知识点,更有利于在有限时间内提升语文水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中考是人生的转折點,对未来道路影响巨大!这篇博文提醒了我很重要的一些知识点,让我更加意识到做好复习的重要性,争取取得好成绩。 加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76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