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精选解析:岘山诸子登临记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背景:
孟浩然,湖北襄阳人,与王维齐名,诗风都以清淡闲逸为主。 其实,孟浩然要比王维年长十岁,且二人的人生际遇也有很大不同。王维官运亨通,先是考中状元,后来即使做了安禄山的伪官,还能得到赦免且继续做官。而孟浩然的官运就可谓差到了极点,非但没有成为进士,也没有得到过一官半职。他四十岁才到长安,结识了不少达官名士,这才诗名大噪。王维可谓出身豪门,孟浩然始终是个襄阳布衣。
孟浩然一生不得志,后世称赞他是一位敝屣功名富贵的隐士。其实他也希望成为进士,由吏部选派一个官职给他。只是他胸怀高洁,不屑作不择手段的钻营。没有机会,也不介意,宁可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当然,要说他完全不求名利,恐怕未必。他和官位较高的人,一起游玩宴饮,诗的末尾常常流露出一些要求举荐之意。如“犹怜不调者,白首未登科”,“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相关知识点:
《与诸子游岘山》,“诸子”是“诸君子”的省略,意思是“几个朋友”,并非“几个儿子”。岘山在襄阳城外汉水上,是一处与羊祜有关的古迹。羊祜,晋朝人,作襄阳太守时,常到岘山与同僚饮酒游玩。一天,他感慨地对朋友说:“自古以来,就有这个山;自古以来,有过许多贤人名士在这里游玩,可是这些人都默默无闻地消逝了,真是令人悲伤。如果我死了,魂魄也将留恋这个山呢。”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立了一块碑。来到这里的人们,读到这块碑,无不唏嘘感叹,不觉下泪。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
赏析:
本诗首联、颔联四句概括了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人过去了,又一代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岘山如今依然是一处名胜,现在轮到我们这代人登临。颈联描写眼前所见景色:冬季水落,鱼梁中水浅了。“鱼梁”是在江水中竖竹积石,做成一道堰,用来捕鱼。从山上看,云梦泽因水浅而觉得深了。这个“深”字,不是说水深,而是形容从山顶到湖面的距离深远。“梦泽”表示江水、湖水,不是实指洞庭湖。这两句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写了羊祜的碑如今还在,“我”读了碑文,也为之感伤落泪。
全诗感慨生命之短促,诗人精神状态很是空虚、消沉,大约是孟浩然在极不得意之时所做。
写在后面:
自古以来,读书人为求功名似乎是理所应当的。真的隐士能有几个?也许除了陶渊明,再无一人吧。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读书人寒窗十年,即使不能顺利登科,也希望能永载史册,只可惜千万人之中,能在“汗青”之上留下只言片语的人物也是凤毛麟角。羊祜之哀,亦是浩然之哀,又何尝不是我等之哀?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16966.html
用户评论
哇,这首诗真是太有气势了!登上岘山俯瞰群山,将人生处事的态度写得淋漓尽致。对“不劳而获”的批判更是让我深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李白是浪漫的诗人,没想到在这首诗里,他却展现出了如此沉稳的气质。 “无为” 的最高境界真是体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特别喜欢 “风云变幻不畏惧” 这句,充满了豪迈的激情!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李白诗歌中的“与诸子登岘山”,是一种超越俗世追求的精神境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诗选读赏析的文章写的真好,分析得很深入。我之前对这个主题了解不多,看了这篇后感觉收获很大,特别是文中提到的“君子之道”给我启迪不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分析的角度挺新颖的,我以前只从欣赏诗歌美感层面来看待这首诗,现在明白了其中更深层的思想内涵。真是一篇有意义的文章!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李白写得不太好啦!“与诸子登岘山” 就只是攀谈玩乐的状态吧?没必要大费周章地赋予它什么深刻的含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把“无为”和“君子之道”解读得太过绝对化了吧,应该要考虑到历史的背景和时代的风气。唐诗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过于理性地分析可能会丢失诗歌本身的意境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篇赏析很感兴趣,觉得作者分析透彻明了,将“与诸子登岘山”的主题阐述得淋漓尽致。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唐诗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只局限于表面理解,现在通过作者的讲解,更加体会到其中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李白在诗歌中表达的是一种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而非真正“无为”的态度。他所倡扬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不是消极怠惰的行为。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诗的魅力在于其语言简洁优美而又不失深度,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将这些特点展现得很好,让我更加想要深入学习唐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真好,特别我喜欢“登临高处云气渺”这句话,读来真是豪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首诗的意境很美,特别是 “云淡风轻” 这句话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让我仿佛置身于山顶,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壮阔的景色。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文章风格优雅而富有深度,将“与诸子登岘山”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番细緻的解读, 让我受益匪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唐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诗歌并非仅仅是艺术美感,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哲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比较喜欢李白的作品,但这首詩我感觉有些平庸,没有其他知名作品那样令人印象深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提到的“无为”和“君子之道”观点值得深思,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更加需要我们回归本真,淡泊名利,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的理解和作者的分析略有不同,但我仍然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方式感到佩服,能够从多角度去剖析一首诗歌确实是一项非凡的工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