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学教育

新中国初期外交与外交新局面速成课程:第23、24讲

新中国外交形势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建国至20世纪50年代)外交:片面性

1“独立与和平的外交政策”

(一)背景:二战期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强国英、法、德均遭受了严重的战争创伤。战争结束后,他们的实力急剧下降。

美国利用战争发了财。战后,它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二战后,在苏联的支持和影响下,欧洲、亚洲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新中国的成立,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

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和激烈斗争。

(二)主要内容:

“从头开始”的政策,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建立了政治上独立的外交关系;

“先把屋子打扫干净,再请客”解决了与外国(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时机和条件问题。首先,消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和一切特权,然后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并不意味着盲目服从苏联。这意味着在两极格局中,新中国必须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团结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在国际交往中永远不要被孤立。

2 外交成就:

(一)1949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交。

新中国成立元年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结盟的决定,有利于加强中苏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外来侵略。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政策。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互惠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正式向上述两国主张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颁布,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对处理国际事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家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1954年,中国作为世界五大国之一首次参加日内瓦会议,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恢复印度支那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1955年4月,中国参加万隆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发表讲话,针对少数国家影射攻击中国的言论,提出“求同存异”的政策。

相同:亚非国家有着相同的历史经历。他们都遭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此外,他们还有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的共同愿望。

差异:是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会议表达了亚非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殖民侵略、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维护和平、促进亚非国家友好合作的精神。它被称为“万隆精神”。这次会议强烈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通过参加万隆会议,新中国树立了新的国际形象,开辟了外交新局面。

请叙述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旧中国在巴黎和会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并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回答提示:“弱国无外交”,其潜台词是“落后就会挨打”。权力就是正义。在外交上,弱国只能任人摆布,无法与强国平等竞争。它更多地强调国家实力在外交中的作用,忽视了各国在维护外交主权方面一律平等、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一律平等。它忽视了外交官的主观努力,忽视了外交的各个方面。一切因素都在起作用,忽略了各种力量之间的制衡和转化。后一种观点恰恰强调了前一种观点所忽视的内容。它是为了回应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主导国际关系的强权政治而提出的,旨在寻求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2. 20世纪60年代:用两个拳头打人

20世纪60年代,苏联奉行霸权政策,侵犯中国主权,导致中苏关系恶化;与此同时,美国继续奉行反华政策。因此,采取“两拳打人”即反美反苏的外交政策,是捍卫我国主权利益的唯一选择。

3.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1969年苏联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导致中苏关系跌入谷底。苏联成为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同时,这一事件也让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看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两面性。大国两国之间的不和,再加上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以及苏联实力的急剧崛起,使得美国开始调整战略。因此,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条大的一条线”的外交政策。“一条线”就是划一条战略线,把美国同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联系起来。欧洲按照大致的纬度,联合这条“线”(这是一大片区域)之外的国家,共同对抗野心最远大的苏联,此时就采取了意识形态划线的方式。国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成就,一是中美建交打开了中美友谊的大门。为中国国家安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变了中国独立面对两个超级大国“双手打人”、“两面夹击”的局面。大国的情况。届时,中国将集中精力应对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其次,中美建交掀起了中国与美国盟友建交的高潮。最终,中国进入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中国影响力,更有利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稳定。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理由: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 美国实力的衰落

(二)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的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该提案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意义:第一,这是中国的胜利,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也是所有主持正义国家的胜利。其次,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普遍认可,有利于中国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将提高,中国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事务。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一)理由:美国方面: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苏联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增长,有与苏联争霸的需要(苏联攻,美国守);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

中国:1969年,苏联入侵边境,威胁中国安全。改善中美关系应对苏联威胁。同时,为了实现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化解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也有必要及时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关系。

(二)进程: 1、中美乒乓外交。 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3、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布,宣布中美将按照五项原则处理国家关系和平共处;美国承认“海峡两岸所有中国人”,大家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关系已开始正常化。4、中美于1979年正式建交。

(三)意义:有利于两国人民利益;有利于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改善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推动对华建交热情涌现,打破美国长期围堵中国造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四、新时代(1978年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外交成就:战无不胜的外交

(一)新时代外交政策调整原因: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这需要长期坚持。和和平的国际环境。其次,在美苏势力基本平衡、争霸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作为独立于两个大国的和平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中国认识到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影响。认识到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障。第四,从毛泽东时代的“革命外交”到邓小平时代的“国家外交”理念的转变。

(二)新时代外交成就:积极参与联合国重大活动,维护世界和平。比如参加维和行动。 积极参加地区组织举办的重大活动,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比如APEC组织。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地区组织举办的重大活动,加强睦邻友好和经济合作。如上海合作组织(2001)。 继续发展同发展中国家关系。 新时代外交政策集中在不结盟政策(无敌国家外交)

4、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处理对苏、俄关系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历史原因。

提示:从两段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已从“向苏联一边倒”调整到冷战时期苏联所捍卫的东方阵营一边东西方要走合作之路,寻求与俄罗斯的合作。共同利益和自身安全。这表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不断增强,也说明了新时代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发展和深化。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愿同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与交流。以及合作等。

5 认识:(1)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2)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3)外交政策应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用户评论

夜晟洛

终于更新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部分了,真是太及时了!这段时间正好在补历史知识,感觉这些文章真的很有帮助,讲解得深入浅出,很容易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看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及开拓外交新局面”这个标题,不禁想起了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风采。这段历史太精彩了,希望能多讲讲周总理的外交故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寂莫

这篇文章真的让我对中国外交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那种开拓外交新局面的精神,真是令人钦佩。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期待后续内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寒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部分真的很有意思,特别是当时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努力和突破,这些内容不仅增长了见识,也让我对国家的发展更加自豪。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感谢作者分享这些历史知识,特别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部分。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觉受益匪浅。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婉纤尘

这篇文章真的很全面,详细讲述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策略和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对万隆会议的介绍,让我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始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文章写得非常精彩,期待后续更深入的内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海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真的是块硬骨头,但是中国外交官们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打开了局面。这段历史让人感到特别自豪,写得非常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看了这篇关于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文章,感触良多。当时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但通过一系列外交努力,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令人敬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部分写得太好了,特别是对周恩来总理的介绍,那种大国气度和智慧真的让人钦佩。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期待看到更多相关的内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安я

看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部分,突然感觉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干巴巴的文字,而是生动的历史故事。感谢作者的精彩讲解,让历史变得有趣多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历史知识速成系列真的太好看了,尤其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部分。讲得既详细又生动,让我对中国外交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心推荐。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嗯咯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开拓真是不容易,但中国的外交官们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一段,真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感谢作者的精彩写作,期待更多好文章。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终于看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部分了,这段历史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感谢作者的详细讲解,让我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真的很有看点,中国外交官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让人感到特别自豪。文章写得非常精彩,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这篇关于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文章真的很棒,特别是对万隆会议的介绍,让我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晨与橙与城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部分真的很有意思,特别是中国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开拓外交新局面,这是一段值得我们铭记的历史。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看到这篇文章,突然想起《建国大业》里的场景,周恩来总理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真是令人敬佩。感谢作者的精彩讲解,期待后续内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开拓真的不容易,但中国外交官们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1654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