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学教育

艺术从来不是小众的爱好,意公子教你如何鉴赏艺术,提升审美情趣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艺术从来不是小众的爱好,意公子教你如何鉴赏艺术,提升审美情趣,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再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作为它的载体,如果只是了解了艺术品的技法而忽略了它的意境,则远远无法了解到我们中国文化的伟大。但意境,恰恰是最难表述的。

为了让更多艺术爱好者领略到中国艺术的璀璨光彩,体会到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知名艺术大咖意公子在其新作《大话中国艺术史》里,用她独有的视角,以时间为写作脉络,通过《兰亭集序》《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耳熟能详的艺术珍品,串联起了这波澜壮阔、脉络纵横的艺术历程。

这本书从原始社会的陶器、玉器说起,内容涵盖了陶器、玉器、青铜器、草书、行书、山水画、工笔画等多种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时间跨越秦、汉、唐、宋、元、明、清、近代等多个时期,配上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精美的图片,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感受脚下这片土地独有的艺术意境与风采。

当然,有人或许会提出质疑:对于终日奔波、只为碎银几两的普通人而言,了解艺术、欣赏艺术,是否有必要呢?满足衣食住行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呢?

对此,意公子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如果将中国艺术数千年的历法,看作一个整体,那么你会发现,迄今为止中国艺术的发展,与人的一生是如此相似。原始时期,那是中国艺术的“婴儿期”,好奇与恐惧并存;青铜时代的到来,我们开始有了肌肉,能够探索更大的世界,这是中国艺术的“儿童时期”;而秦汉正对应着中国艺术的青春期,有着青春期里的第一次成熟和懵懂……

换言之,艺术能撕开生活的一角,照见我们的过去,也照亮我们的前路。它终将回答的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正如王小波所说: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当然,对于古老的先民来说,艺术的诞生,或许源于一个偶然,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必然。在那个精耕细作的时代里,当人们开始吃饱穿暖之后,自然有更多的余力来想想怎么打扮自己,打扮生活。而此时,对美的追求,就成了主题。就像意公子所说的:

“在先民们看来,美,就是吃饱喝足了,整点漂亮事儿。整着整着,他们就觉得自己老幸福了。”

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材料,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更是一种兼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陶器的烧制,训练了人类把握火候的能力,从而为后来的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奠定了基础;而陶器上的纹饰和物象,以及各种造型的出现,也反映出原始人类在绘画和雕塑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

从仰韶文化的葬具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到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我们的先民把泥巴玩出了花样、玩出了境界,玩出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就这样,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到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玉器,再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伟大的中国先民们,在各种器具的使用规模和艺术成就上,都独步世界,展现了华夏最肆意张扬的美。

不过,一提起中国传统艺术,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还要数那些传世的画作。

在魏晋以前,中国历史上少有带着署名的绘画作品。我们看到的多是画工、画匠,他们所画之事,也多是为统治者服务。但东晋的“书圣”王羲之和“画绝”顾恺之让我们知道,书画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以文载道”!

当《洛神赋图》里的宓妃三步一回头,而曹植被一众随从搀扶着,痴情凝视她离去的身影时,我们看见了一次人神永别的真实记录,更看见了一段依依不舍的真情流露。从此,“传神”成了中国绘画传统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也成为中国人物画不可动摇的传统,被后代画家奉为圭臬。

就这样,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画家拥有了姓名。在这400年分裂的战火中,中国的艺术就像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到了隋唐,政治的稳定、国力的强大、经济的繁荣、对外交流的顺畅和融洽,使得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对内全面发展遍地生花,对外又充满了海纳百川的气魄。

意公子在书中写道,唐代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历史题材、现实题材,还是宗教题材,都继承了魏晋以来“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特点,但人物关系不再是魏晋时期那种“排排坐”的方式,而是有主有次,善于用一些戏剧性的情节来增加画面的丰富度。

隋唐时期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画家。比如,绘制了李世民的“昭陵六骏”,还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设计并主持修建了大明宫,同时还有传世之作《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的阎立本。

如果说,来自东晋的顾恺之,用一幅《洛神赋图》打下了人物画的江山,带人物画走向成熟,那么,在阎立本的笔下,人物画的画风,就开始从汉代的粗朴、魏晋的淡雅,慢慢转向精致和臻丽了。

唐代开创了中国艺术的盛世,而随后的五代两宋,则将中国艺术推向了最巅峰的黄金时代。

五代和宋朝人物画的题材范围较之前代有所扩大,宗教神话、历史故事、文人生活等都成了绘画的主题。而在绘画趋势上,五代和宋朝的绘画更注重通过生动的表情,来表现人物性格和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而他们的体貌审美,也从唐朝的丰腴婀娜,走向了宋朝的纤细温婉。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大批最顶级的书画名品,均诞生于这一时期,向世界宣示着中国艺术的瑰丽气象。

虽然自宋代以后,中国古典艺术开始走了下坡路,但仍涌现出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唐寅、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徐悲鸿等蜚声海内的书画大家。

从土和火的艺术——陶器,到漂亮的玉石、铜与锡的合金,兜兜转转,中国艺术走过了几千年的时光,它就像一个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成长。而最终,远游归来的人又落叶归根,迎来新生……

当我们在某一个瞬间从现实世界中短暂抽离,游走于山水画卷之中,徜徉于浓淡笔墨的字里行间……当我们活在当下,却分明跨越了时空,看见了无数的世界,拥有了不同的人生……这,就是艺术的意义。正如意公子在书中所说的那样:

“艺术,通往我们生命的深处。艺术让我们真正获得的,并不是技巧,也不是知识。它最大的作用,是抚慰人心!”

相关问答

问:艺术是大众喜爱的吗?
2个回答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答: 当然!艺术不只是那些所谓的“高雅”圈子里玩的游戏,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你喜欢的电影和歌曲到街边的雕塑和绘画,每件作品都蕴藏着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体验。你想把它看成一个学习新事物、拓展视野的途径,而不是只有特定人群才能理解的“秘密语言”。

214 人赞同了该回答

念安я

答: 艺术其实早就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你看你喜欢的歌手创作的歌曲是不是充满了艺术性?你喜欢看的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不都是艺术家的精心构思吗?就连你平常穿衣服的时候也是在运用一种艺术审美!艺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都能体会到它的魅力。

29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怎么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2个回答
何年何念

答: 提升审美情趣其实像学习一门语言一样,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实践。多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展览,感受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慢慢你就能体会到那种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意境。同时也要关注身边的小细节,从日常生活中的人文景观、建筑风格和服装搭配等方面寻找美感的灵感。

106 人赞同了该回答

温柔腔

答: 别害怕自己不懂,一开始看不明白也没关系。多思考,多跟朋友讨论,尝试用语言去描述你感受到的艺术情感,这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记住,审美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考试,享受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240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意公子是谁?
2个回答
堕落爱人!

答: 意公子是一位致力于普及艺术知识和提升大众审美情趣的艺术博主。他通过制作视频、写文章等多种形式分享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讲解技巧。他的内容深入浅出,既能满足初学者入门需求,也能引导资深爱好者进一步探索艺术奥秘。

18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軨倾词

答: 意公子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理解并享受艺术的美好,就像朋友之间的随意交流一样,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打破了人们对艺术界的高冷门槛,将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分享给更多人。

10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149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