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往昔——集宁四中岁月回忆录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探寻往昔——集宁四中岁月回忆录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儿时的集宁四中大院很大,都是一色青砖盖成的一排排平房,门口有两个巨大方形石墩子,也叫落马石(现在还在四中新大门口,已被当成文物保护起来),镶嵌两个巨型石狮子,院内两个古香古色的椭圆形门洞把东西南北连接。
当时的四中大院有前后两个大操场,家属区和教学区泾渭分明,尤其是后操场最讨当时还是孩童的我们喜欢啊,它承载了我满满的儿时欢乐记忆。
集宁四中前身是集宁师范学校,原中央领导刘云山从1964到1968年就是在这里就读的。1969年后改名集宁四中。
当时四中有很多从全国各地来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我的父母(他们是内蒙古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的,老妈就读的高中是赫赫有名的海拉尔二中,某次校庆居然发现白岩松是老妈的校友;老爸是集宁二中的文科学霸)和知青们,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在这里落户扎根、奉献青春。
因此我们也就有了来自各个领域不同风格的老师和家长,从印尼归来的华侨冯淑燕老师一家是我的近邻,听妈妈说我刚会走路就经常去她家玩,因为有糖吃。
有从北京来的陈大千和康妮老师,他们用字正腔圆的京腔教我们一群孩子朗诵一首首经典古诗词,那间老旧的语文办公室里时时传来我们稚气的童音。
有从上海来的小个子俞伯伯,用海派普通话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童话故事,孩子们不时开心地笑着,发出啧啧的感叹声。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小眼神啊,充满了幻想和满足。
还有从四川来的何志明伯伯教我们说四川话,有的孩子模仿得惟妙惟肖,有的孩子说得南腔北调,令人忍俊不禁……
那时候的四中啊,学生那个多呀,老师们那个厉害呀,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随随便便几位老师就能组成个乐队,组织个朗诵会,组织学生搞个大型集体活动,吹拉弹唱,京剧豫剧评剧等地方剧种会唱的大有人在,琴棋书画,甚至各种球类运动无所不能。真可谓人才济济,校园一片生机勃勃。
我家和四中的渊源很深,我父母在这里教英语,后来二姑也来学校给我们教英语课。
我小时候爸妈常年担任班主任,那时候他们精力旺盛,每到休息日还经常领上学生们骑车出游,还载着年幼的我去大西沟栽树,去榆树湾挖坑,去霸王河捞鱼……家里总有很多学生一起唱英语歌,背英语课文。直到现在为止,经典英文歌《铃儿响叮当》和《雪绒花》等我唱起来都轻松自如。
生活在四中大院里,最快乐的就是盼着夏天到来,孩子们在后操场那几十棵碗口粗的白杨树荫下跳皮筋,悄悄偷出爸妈的老式自行车学骑行。最渴望一场特大的雨,因为雨后积水,操场会成为一片“海”,用自制的“渔网”捞“鱼”(其实是蚊子或蜻蜓等的幼虫,偶尔也有翻车车和蝌蚪),可以把“鱼”装满玻璃瓶后穿着雨鞋在“海边”行走或穿梭在“海中央”探索水的深浅,那才惬意啊。我们一群孩子在“海边”玩耍,从早到晚,乐此不疲,直到夕阳西下,在父母们的召唤下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那就是我儿时的大海梦。还有后操场最北面的小树林,随风飘来的食品厂烤面包的诱人香味,还有校园里榆树上的榆钱儿,校门口一毛钱一碗的野沙枣、酸杏……太多回忆了……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大都和吃的有关。
说起来很深刻的记忆就是我们初中七班了,那时候班里有两个捣蛋鬼:王战军和杨育民,外号是“老头子”和“老板子”,每天穿着军装,背着小军用书包不可一世。不学习也罢,还搞得班里鸡犬不宁,能把书包扔到房顶(当时的顶棚是纸糊的),老师让他们叫父亲来开家长会,他们中的一个竟然花5元钱雇一修车的老头来冒充。
没想到的是,长大的他们居然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最深,非常符合“越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将来对人感情最深”的规律。
那个年代集宁四中有很多名师,列举一两个,如:杨德圣老师(内师大英语系毕业),课教得绝好,人称英语“活字典”,学生人才辈出。还有一位王琦老师,课教得好不说,管理班级异常严格且有方法,校长把全校最顽皮的男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放到他班,他都给管到服服帖帖,而且成绩提高飞快!他说孩子们捣蛋是精力旺盛,就把他们一天三次集中在操场跑步,即锻炼了意志,又消耗了多余的能量,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要不说过去的一些老教师就是天生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目的与今天著名无锡锡山中学校长唐江澎提出的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即:“培养终身运动者,问题解决者,责任担当者,优雅生活者。”
四中培养出的学生可谓人才济济,举不胜举!列举几个我极出色的玩伴:杨霓云,她现在在环境科学领域,搞了科研;武晔,国家二级演员,歌唱家,《金雕飞起的乌兰察布》首唱者;白咏星,内蒙古一知名大企业老总……作为四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像飞翔的蒲公英一样在祖国各地落脚生根,并为自己扎根的地方奉献青春和激情,挥洒汗水与热血。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集宁四中旧日容颜不再,门前的石狮子没了,有园林特色的门洞没了,后操场也没了,青砖瓦房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几栋气派的楼房和塑胶跑道。它的面积越来越小,老师却越来越多了(原十中和六中的老师都合并到了四中)。
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留在我心中美好的记忆永远不会改变。
愿这个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办学越来越好!
集宁四中的前世今生永远是我一生的牵挂……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14746.html
用户评论
那些年我们一起奔跑在集宁四中的操场上,如今都各自奔波在大城市,回想起曾经的故事,依然记忆犹新!岁月匆匆流逝,但青春永駐,希望我们都能带着回忆继续追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把我带回了那个时代的青涩与活力,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眼前。集宁四中那段时光对我影响很大,让我学会了团结合作、坚持梦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文字很温暖,勾起了我浓厚的怀念情愫。我还记得每天早晨上学路过那条小树林,还有午放学时跟同学们一起吃冰棍的味道⋯⋯ 集宁四中真的是一个珍贵的回忆宝库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觉得作者写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了。那些年虽然也充满活力,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比如竞争压力大、学校设施条件有限等,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时间真是太不公正了,曾经我们年轻时眼中的一切现在都变成了回忆。希望能有机会重返集宁四中,再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时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毕业于集宁四中,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记忆。作者的文章写得很好,让我感觉回到过去的那段岁月。 如今我已经在外工作多年,但我的童年时代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性格和成长道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已经离开了集宁四中十几年了,但我对那里的印象却依旧清晰,尤其是某些老师的面容和声音,仿佛就在眼前!谢谢作者的文章让我重温那些美好的旧时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文中提到的那些校风习俗,它们体现出了集宁四中的精神追求。希望现在的学生们也能学习前辈们的优秀品质,为学校争光,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虽然写得不错,但我觉得过于注重情感上的表达,缺乏对历史事件及社会背景的分析,这样会让文章显得局限性比较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把集宁四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这份细致和怀念让人感动。期待着更多的回忆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美好的过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虽然不是集宁四中的学生,但我也读了这个博文后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希望有一天能够有机会去参观这家学校,感受一下它特有的文化氛围。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感触良多,回忆起自己小学读书时代的朋友和老师,那些共同经历过的美好时光如今都成为了珍贵的记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集宁四中?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家学校,作者能不能补充一些背景信息?例如:它的地理位置、建校时间等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文字描写很生动,让人仿佛能够看见作者描述中的场景。但我个人认为文章缺乏逻辑性,跳跃性比较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回到了我的学生生涯,我曾在高三时为了高考奋战在一所中学,当时也像作者写的一样,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那些关于老师的故事,特别是提及的某些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法忘记的美好回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充满怀旧色彩的文章很容易引起共鸣,它让我们想起自己的过去,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