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学教育

《孙子兵法》第1章:始计篇(详尽整理与深度解读)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孙子兵法》第1章:始计篇(详尽整理与深度解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孙子兵法》第1章:始计篇(详尽整理与深度解读)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强调,通过对敌我双方现有客观条件的考察比较,即“五事七策”,可以正确估计敌我双方的胜负走势。战争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孙武从“慎战”的角度出发,要求对军事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他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军人是国家大事,是生死存亡之地,是生存之道,我们决不能忽视。”战争之所以是国家大事,是因为它不仅是军队生死存亡的斗争手段,而且是关系国家存亡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必须认真对待道路。对待战争,必须用“五件事”、“七策”来研究战争,才能认识战争。

“五事”就是战斗力的五要素。孙武强调,战前必须权衡敌我五种基本要素;必须计算、比较敌我力量,才能掌握真实情况。这五个基本要素是:道、天、地、将、法。 “道”是指人民与君主有共同的信仰,使人民愿意与君主和国家同生共死,而不畏任何危险。正所谓“得道则多助,失道则少”。有了《道》“天时地利人,兵民战死生死无惧”。

“天”指的是天气,指的是昼夜、晴雨、寒冬、春夏秋冬等季节的变化。 “疆土”是指用兵时道路的远近、地势的险峻、地势的宽窄、是死地还是生地等地理条件。斗争。 “将军”指的是将军,要考察他是否具有智谋、守信、仁爱部下、勇敢果断、严明治军等品质和能力。武将的选择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就是所谓的“和”,包括君臣关系、将领关系、士兵关系、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各兵种之间的配合是否正常等。和谐。 “法”是指军队的组织、军事训练、管理教育、控制将领、军需等。

随后,孙武提出了判断胜负的七个基本标准,即“七策”:

哪一方的国王更明智,有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哪一方的将领才华横溢,在军中有威望?哪一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更有利?哪一方军纪严明、法律能得到严格执行?哪一方的兵力更强?哪一方的士兵训练得更好?哪一方的军队管理完善、奖惩明确?总之,孙武认为,通过“五事七策”的粗略比较,可以大致预测战争的结果。于是他说:“我就是这样知道结果的。”

但敌我“五事七策”的比较,只是静态客观的物质条件比较。如果一场战争的胜负仅限于这种比较,那无疑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的孙武,没有陷入机械唯物主义的陷阱。他对战争胜负的分析,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五事”的比较上,而是立即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谋利而听,以势以托。”强者为王,权为利”,“算计客观利益,采纳意见,才是指挥战争的正常手段。只有依靠正常方法之外的改变,才能将胜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这次改革,就是孙武所说的“因利而控”的“动力”。 “阵地”是指对自己有利的战场局势。

什么是“正确”? “权”本义为秤锤,引申为偶然,指克敌制胜、灵活用兵,是夺取有利局面的手段。历史评论家将孙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局面的方法称为“造势”。要创造优越主动的战场阵地,灵活的战术、快速的机动、巧妙的伪装是必要的条件。孙武在我国军事学术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兵者有诈”的战术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他列出了十二招:

用兵作战是一门高智甚至诡诈的艺术。有时候可以打,但要刻意假装打不了;想打又假装不打;你可以赢,也可以假装输;你想攻击附近的目标,却造成敌人攻击距离很远的错觉;如果你想攻击远处的目标,就假装攻击附近的目标;敌人贪婪,你就以微利引诱他上当。敌人混乱,你就趁机攻击他;敌人混乱,你就趁机攻击他。敌强则慎,则慎防。敌强时,暂时避其锋芒;当敌人容易冲动、易怒时,要设法戏弄他,使他失去理智。对于谨慎的敌人,千方百计地纵容他,使他失去警惕。敌人安逸时,试图骚扰他,使他疲惫不堪;内部团结的敌人试图在他之间挑拨离间,使他分裂。

总之,这十二种战术强调要趁敌不备而出击,在敌出其不意时出手。这就是以兵取胜的秘诀。它必须因地制宜,不能预先教授。这十二招的目的就是集中兵力,攻克弱者。因为无论是战斗中还是战斗中的伪装、佯攻、欺骗,都是为了迷惑敌人。只有迷惑敌人,才能隐蔽己方兵力,使敌人误改变部署,分散兵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出其不意、出其不意的目的。

“寺庙规划”是国家大事。在政治祭祀相同的古代,君臣必须先到宗庙报告,在庙中商议军事大事:一是寻求祖先的帮助,二是统一君臣的意志,三是防范策略。的泄漏。根据对方和我方的考虑和比较,制定了战斗的基本计划。孙子以“庙算”作为军事策略,为历朝历代所重视。汉高祖的军事集团中,有“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张良、陈平。据说,张良聪明才智,曾“借筷筹资”,即借助筷子,确定了刘邦击败楚军的关键方略。李靖,唐代军事家,精通兵法,着有《兵书:010—30000》。相传,他每次随唐太宗出征,都会随身携带一个“算袋”,为唐太宗统计计算、制定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孙武在这篇文章中强调了将领的主观引导能力。孙武对将领的要求非常高,提出将领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的品质。曹操称之为“五德”。我们认为,孙武所说的五德是将军的五种品质,并不完全是指德才兼备的美德。比如“智慧”应该理解为“天赋”更合适。

具体来说,第一,要坚守道。精神力量可以制约身体的力量。没有一定的意识支撑,领导者的脚步就会不稳,有时甚至会误入歧途。关于这一点,周恩来同志说得很好。他说:“选拔干部的标准是政治标准和工作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政治信任是前提。”

古代君主出兵之前,首先要祭祀宗庙,询问吉凶,商议军事策略:一是寻求祖先的帮助,二是统一君臣意志。大臣们,三是严防策略外泄。

第二,要守信。什么是信?《李卫公问对》中没有明确的解释。《孙子兵法》 有人解释说“不要混淆奖赏”、“顺序是一样的”等。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确实非常重要。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人来进行的。这个人和那个人,这群人和那群人。当人们为了从事某些活动而建立关系时,就会产生冲突。经济因素、法律因素、教育因素、权利与责任因素应予调整。信仰作为伦理因素、道德因素的内容,也参与到这种调整之中。如果人们能够相互信任,将军们信守诺言,这个组织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第三,要仁政。仁是一种伦理道德关系。仁字是由“人”和“二”两个字组成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点善意。作为领导者,应该实施安抚人民的政策。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是一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包括教育、强制、道德、鼓励、商业声望、领导者品格等影响。谈论仁政会给下属一种亲切感,这是伦理影响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希望获得亲和力和感情。给予下属“仁”,符合现代领导科学的某些理念和组织行为学的某些理念。

四要严格。燕,对于军队来说太重要了。黄师公《十一家注孙子》曰:“士卒回令,赏罚必信。” 《三略》曰:“心威于刑,故不可松”,“刑禁威力甚大”。有了铁的纪律,才能有铁的军队,才能取得所向披靡的战果。军队如果没有纪律,就会四分五裂。怎样才能打败敌人呢?

孙武讲完客观物质条件的优点和主观指导的正确性后,终于得出结论:“我这样看,就能看出胜负了。”这里的“见”与“现在”同义,它出现了。也就是说,主客观胜利条件完全满足后,谁胜谁负就一目了然了。

《孙子兵法》“始计”篇:

《史记》古本都只是“记”,因为书名多为二字,而“记”在“战”之前,所以后人又加为“史记” 。《吴子·论将》:“吉、辉夜、巨(计算)。” “筭”是古代的计数筹码。所谓“吉”,就是把各种筹码放在一起,得到总数。管子曾说过:“先定其内,而后发兵”。《说文解字》 以“计划”为第一章,也把战前计划放在重要位置。只有认清敌我双方的长处,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尽力弥补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争取最后的胜利。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所,存亡之道。必须观察它们。

Bing:本义是“武器”、“士兵”,这里指的是战争。生死之地,生存之道:前面的解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国家存亡,人民生死,皆因兵”(杜牧),“地”与“道”可笼统理解为“决定因素”;另一个则认为“大地有生死之力,战争有生存之力”。 “道”(梅尧臣),“地”指“战场地形”,“道”指“作战策略”。译者认为,这两句话是对战争重要性的概括性论述,战争“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它们不涉及具体战争中的“地形”、“战略”等因素,因此应采用第一种说法。是的。

【译】孙子曰:战争是国家大事。这是关系人民生死存亡、国家存亡的重要方面和根本问题。它不容忽视。

故经以五物为基础,以算定,探其情:其一曰道,其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家使百姓认同上级,从而可以与上级同死同生,而不畏危险。天是指阴阳、寒暑、季节。地,指远、险、险、窄、死、生。将领都是英明、守信、仁慈、勇敢、严明的。法指乐制、官道、主用。诸将必闻此五事。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以算计而求其情。他说:谁是正确的主人?谁有能力?天与地,哪个更好?哪条法律是正确的?战士们谁更强?哪些士兵接受训练?奖励和惩罚是什么?这就是我知道结果的方式。

经:丈量,丈量。五物:即下面所谓的“道、天、地、将、法”。校(jio):考虑、比较(双方的大小)。季:那就是文章标题中的“计划”:计算。说到“己”时,前面有“气”字,“气机”就是以下七问的意思。

要求:采取、探索。爱情:真实的情况。道:道义,王道。根据下文,也可以理解为呵呵。与死:一起、参与、一起。是的,这里指的是君主。不怕危险:害怕,恐惧。危险,怀疑。一版上写着“但人民没有危险”,竹简的原始版本写着“但人民没有危险”。

田:这是指一天中的时间。

阴阳:按逻辑推论,应该是指年份。寒暑:春、秋四时。《孙子兵法》说:“我们冬夏不养兵,所以同时爱民。”正如《司马法》所说:“年星(土星)所在的分区不能被攻击,如果攻击它,就会遭受灾难。”古人战前善于观察阴阳。当然,天象只是一种迷信;但在考虑冷热时,又考虑了士兵的健康;考虑季节时,是因为服兵役必须“不得违背农时”。季节:季节、节气。原简《食志》下也有两句:“存逆,战胜”。

土地:指地形和地形。

远近:指敌我之间的距离。危险:指地形是否平坦。宽窄:指战场区域的大小。生死:指是否容易驱散。容易驱散逃逸的地方,就是生之地,反之就是死之地。张羽说:“知道距离,就能制定迂回计划(直行或迂回);知道危险,就能判断步兵和骑兵(步兵或骑兵)的优势;如果知道危险,就能判断步兵和骑兵的优势;知其宽窄,方可判断群用(集中或分散);知其生死,方能知道斗散之势(奋战或退却)。”

将军:统率军队的将军。

将军需要具备五种品质:智、信、仁、勇、威。 “智能谋划,信能赏罚,仁能笼络,勇能决断,严能立威。” (梅尧臣)为将者,五者俱备,缺一不可。 “智可以导致盗贼,仁则只能是懦弱,言行则愚,靠勇则暴,严则残忍”。 (贾琳)

法:军法,即军队中的制度。

音乐系统:部队组织。歌曲、部分、单元。体系、体系、规模。军队只有组织清楚,才能轻松管理。官方:人事安排。官指军队中的将军等。道,方法,途径。只有合理安排你的将领和部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战斗力。主要用途:物质支持。主啊,监事。二手的,军事上使用的东西。所有材料均由专人监督,以确保它们可供使用。

粉丝:总共。五:上面提到的五件事。

将军:将军。 Mobu:没有一个。文:听说过。

Who:哪一个,哪一边。道:治国之道。能力:带兵的能力。天地:天时地利。练:训练有素。这里的七问,除了上述五件事(道、天、地、将、法)之外,还包括对“兵”的考虑。

【译文】因此,有必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以探究和了解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这五个方面是:政治、天时、地理、将领、法制。所谓政治,是指能够使人民与君主同心协力,使人民愿意与君主同生共死,无惧任何危险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所谓天气,是指军事行动时的昼夜、晴雨、严寒酷暑、春夏秋冬等天气情况。所谓地利,是指用兵作战时的远近、地势的陡峭、平坦、地域的宽窄、是死地还是活地等地理条件。所谓将,就是考察他是否具有足智多谋、信守诺言、关心部下、勇敢果断、治军严明等品质和能力。

所谓法制,是指军队的组织、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军事命令条例、武器装备、军需物资等。以上五方面情况诸将皆不熟悉;但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的人才能赢得战争。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仔细的计算和比较,以探讨敌我双方的胜负。换句话说,敌我比较:哪一方君主政体明确、路线政策正确?哪位将军有这个天赋?哪一方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哪一方军纪严明、执法严格?哪一方的兵力更强?哪一方的士兵训练得更好?哪一方的军队管理完善、奖惩明确?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败。

如果你听从我的计划,用它就赢了,所以保留它;如果你不听我的计划,如果你使用它,你就会失败,所以除掉它。谋利就是听势,就是外援形势。有权势的人因为利益而控制权力。

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孙武向吴王表达自己的决断:“现在,如果你听从我所说的计划,用你的兵力,你一定会赢。我会留下它。”将军在这里。”如果你不听我的计划,用兵,你就会失败,我就会去他国。”(张宇)这里的“江”字是一个助词,也有人认为“江”指的是对吴王阖闾说:“阖闾带兵行军,多以自己为将,故不称其为将军。”(陈皋)“志”指的是“我的计划”。是的,这是孙武告诉将军如何用人:“将军就是将军。如果他们按照我的计划获胜,就留下他们; ”(孟)此处。“之”是“将”。译者认为,上述“五事”、“七策”,都是关于准备的。战前,没有必要突然提及自己的命运,所以应该采用第二种解释。

谋利而听:谋利,计算彼此的优势。利润,优势。倾听、处理、决定。是为了动力:为自己创造动力。气势,气势,局势,人为制造的幻象。相辅相成:向己方提供军事援助以外的帮助。佐助啊

以利控权:根据敌我优劣随时调整。原因、根据。对了,灵活性。

【译文】如果君主听从我的策略,用它来指导战事,那么他一定会获胜,而我会留下来。如果他不听我的谋略,贸然用兵必然导致失败,那我就该告辞了。去。如果君主权衡了利益和风险后,采取了我的策略,他就必须设法创造有利的形势,并利用它来协助形成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所谓有利形势,就是根据对我有利的形势,采取灵活的措施和行动。

军人都是骗人的。因此,当可以的时候,表明不能使用,当使用的时候,表明不能使用,当接近的时候,表明很远,当很远的时候,表明它很接近。以利诱之,以乱取之,以实力备之,以力避之,以怒骂之,以羞辱之,以损之劳,以亲近之,以离之。攻击毫无准备的人,让他们措手不及。这位兵家的胜利,不能先传下来。

欺骗:迷惑对手的方法。令人毛骨悚然、奇怪、具有欺骗性。表示:表现。能力:强大。使用:使用士兵。

以利诱之:敌人喜欢利,就以金钱诱之。拨乱反正: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趁敌人混乱时消灭敌人;二是佯装迷惑,引诱敌人进攻,然后消灭敌人。这里的八句短句,都是先讲敌人,再讲如何对付。根据语法,第一个应该视为是。

真实:军事实力强大。准备:做好准备。回避:避免,避免。

愤怒:气势强劲。抓:攻击,使人投降。俗话说“惹将将怒者易乱”(李全),所以要不断地挑衅对方。这个解释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不过参考后面几段“谦虚”和“嚣张”的对比,这里还是“气势强弱”的对比更好。谦卑:卑微。还有人认为,“卑”是指自己,“傲”是指敌人,即“示弱、傲慢”(梅尧臣)。这种解释似乎与其他句子的语法结构不一致。

逸(y):轻松,悠闲。劳:疲劳,疲惫。亲吻:亲密、团结。李:疏远、制造隔阂。出:攻击。未备:没有准备。没想到:没想到。胜:获胜之道。西安:提前,提前。传:传递。将领需要随机应变,以敌制胜。没有固定的战略战术,在战前也无法完全确定。

【翻译】发动战争是一门欺骗的艺术,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欺骗敌人。所以,明明你有战斗力,却对敌人装软弱、无能;你准备用兵,却装作不准备打仗;你想攻击附近的目标,但你给敌人一种你正准备攻击远处目标的错觉;你想要攻击远处的目标,相反,必须假装准备近距离攻击。敌人贪婪,就以薄利引诱他;敌迷惑时,趁机攻击;敌人强大,就要小心防范;敌人强大,就要小心防范。敌强则暂避其锋;敌强则暂避其锋。如果敌人容易激动、易怒,就设法激怒他,使他失去理智。对于谨慎的敌人,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让他嚣张,失去警惕;敌人闲时,我们要设法骚扰他,使他疲惫不堪。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我们要设法疏远他,使他分裂。趁敌人不备时突然发起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些都是兵家用兵取胜的秘诀。只能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不能提前硬性传授。

如果没有战斗但神殿算胜利者,则必须算更多;如果没有战斗但神殿不是胜利者,那肯定算少数。数多了就赢,数少了就不赢,更重要的是,什么都不算!如果我这样看,我就能看到结果。

寺庙规划:寺庙内的规划。计算、计划。参见:通过“现在”。

大禹是我国古代最明智的皇帝之一。据说,为了治水,他三番五次地穿过这座房子,却没有进去,最后才成功治水。

列举10部文典:

吴越之战: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攻灭吴国,是充分体现《准星经》战略思想的著名战例。公元前494年,吴国灭越国。越王勾践率领剩下的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后被吴军围困。在此危急关头,越王勾践为了保全自己的领地,听取了谋士范蠡的建议,决心向吴王夫差求和。

勾践派谋士文种用财宝和美色贿赂吴大宰波丕,并向他许诺越王勾践愿意为奴,忠心侍奉吴王。果然,伯楚说服武王夫差同意和谈。吴军终于撤兵,越国因而躲过了灭亡的灾难。此后,勾践将治理国家的大权托付给文种,而他和皇后、范蠡一起去给夫差当奴隶。勾践到了吴国后,每天要为夫差赶车、养马,而皇后则要打扫吴宫。勾践谦卑自己,忍受一切屈辱,终于赢得了夫差的信任。三年后,勾践被释放回国。勾践回到越国后,他的谋士范蠡、文种制定了反败为胜、富国强兵的战略,即“伐吴七策”。

勾践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灭吴复仇计划。勾践向全国人民检讨自己的罪过,并亲自向受伤的人民表示哀悼。随后他“吃尽苦头”,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同时,为了恢复国家元气,他还实行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在改革国内事务的同时,也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他经常向武王夫差赠送非常丰厚的礼物,以表示他的忠诚。由此,夫差逐渐变得骄奢淫逸,对越王不再有戒心。勾践还高价收购吴国的粮食,造成吴国粮食短缺。他还利用隔阂手段挑起吴国内部斗争,导致其丈夫误导了当官伍子胥。

武王夫差打败越国后,逐渐变得嚣张、嚣张。他根本看不出勾践的复仇意图。相反,他加紧向北扩张,想要称霸中原。公元前484年,夫差北伐齐国,被齐军击败。公元前482年,夫差与晋国等诸侯在黄池结盟。为了与晋定公争霸,夫差带走了所有的精锐部队,只留下老弱病残的士兵守城。勾践想趁这个机会,迅速出兵攻打吴国。但他的谋士范蠡不同意,劝说勾践说:“其实吴军现在离城不远了,如果他们听说我们趁机攻打京师,很快就会回兵反攻。”我们很难确定完全胜利,所以最好推迟出兵!”

几个月后,吴军到达黄池。此时吴军已远离都城姑苏。勾践当即率领四万余大军分两路进攻吴国。吴国守城将领太子友急忙率军阻止越军入侵。由于吴国精兵已全部北上黄池,幽王只能采取坚守京城等待救援的策略。幽王拒绝与越军作战,同时派人请求夫差赶紧归军。夫差还没来得及回来,勾践就攻陷了吴国都城姑苏,俘虏了太子好友。

吴军回程途中听到都城被攻陷的消息,士气大乱。夫差见反攻没有胜算,就派伯沛去向勾践求和。勾践知道自己没有实力立即灭掉吴国,于是同意议和,并收兵回国。夫差回国后,大臣们建议夫差发展生产,恢复国力,伺机攻打越国。但夫差仍然沉迷于酒色,不理政事。

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饥荒。勾践趁此机会再次起兵攻打吴国。战前,郭台铭实行严格的军纪,奖惩明确,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并提出“为国报仇”的口号,鼓励战士们奋力拼搏。勾践出兵时,公布了许多针对武王夫差的罪行,激起了将士们对夫差的情绪。越军分成两路,躲进河里。他们半夜敲鼓喊叫,佯装攻吴。夫差听到鼓声、呐喊声后,以为越军要分两路渡河进攻,于是连夜出兵讨伐楚国。这时,勾践率领主力停止战斗。他在两路之间打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秘密渡河,一举击败了吴军。越军乘胜追击,占领大片土地,扭转了吴强日渐衰弱的局面。两年后,越军攻克姑苏城。夫差再次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遭到拒绝后绝望自杀。至此,越国灭亡了强大的吴国,最终取得了吴越战争的最后胜利。

越国由弱转强,由败转胜,最终灭亡了吴国。采取的很多策略与《孙子兵法·计篇》中描述的战略思想是一致的:用“为国报仇”的口号,赢得全国人民的支持;搞好政治,赢得民心;力量不足时,严密防范,积极准备;面对强敌,避其锋利;贿赂吴国君臣,“以利诱之”,“以骄之卑”,“爱之而去”;决战时,“出其不意,出其不意”;一切皆有可能。精心策划、精心准备,然后“尽可能多”地出兵。

聂政之死:

战国时期,朝鲜大夫颜睢曾当面揭露了伪韩丞相的错误。从此汉傀心怀怨恨,经常排斥颜睢。一日,汉傀故意当众斥责颜睢。燕睢大怒,拔剑刺向汉傀儡。后来大家都劝他停下来。为了防止朝鲜傀儡报复,颜睢弃官出逃。

颜睢弃官后,四处流浪,希望能找到一位勇者为自己报仇。有一天,他来到齐国,听说有一个年轻人,名叫聂政。他为人正直,勇敢果断,却因家境贫寒而跻身屠夫行列。颜睢找到聂政,得知聂政是个孝子。他选了一个吉日,准备了丰盛的宴会,向聂政母亲敬酒,并赐给聂政母亲一百两黄金。聂政不服。颜睢再三恳求他接受,但聂政还是拒绝了,说道:“我以杀狗为职业,每天都会给母亲弄点好吃的,我不能接受你的厚礼!”燕睢只好暗自收下!他对聂政说:“我为报仇而逃往国外,我去过很多国家,但从未见过像你这样的义人。因为你品德高尚,所以我给了你一百两黄金来与你交朋友。”我只是用它来和你交朋友。”这是给老母亲吃一顿简餐的费用。我谨表示感谢,希望您能收下。”但聂政还是不肯收下。最终,颜睢无奈,只得留下金子,行完了聂政的礼,离开了聂政的家。客人和主人。

几天后,聂政只身来到了韩国。此时,高丽国王正在东蒙与其他诸侯王约会,韩傀等人也在场。聂政持剑拼命冲了进来,走上台阶,刺向了汉傀儡。朝鲜傀儡惊慌失措,抱住了朝鲜国王。聂正昭直接刺出,朝鲜君主和朝鲜傀儡都被刺死。左右士兵纷纷上前刺杀聂政。聂政冷静应对,连杀了数十名士兵。然后用剑剜出他的眼睛,划破他的脸,剖开他的内脏,取出他的肠子,倒在地上死了。朝鲜人把他的尸体扔到街上,悬赏一千金给任何能认出他身份的人。聂政的妹妹得知后,毅然来到韩国认尸。她看着血淋淋的尸体,痛哭道:“傻兄弟,我知道你这么做只是为了不连累我,我若贪生怕死,不忍心埋葬我兄弟的侠义名声! ”然后他对众人说道:“这是我兄弟聂政!”聂政的妹妹说完,拔剑自刎了。

宋襄公的仁义:

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死后,宋襄公想成为新的霸主。宋襄公虽然资质平平,宋国实力也不是很强,但是成为霸主的诱惑却太大了。此时,本该即位的齐桓公之子公子昭被迫流亡宋朝。宋襄公趁此机会收留了公子昭。

宋襄公通知诸侯,表示将护送赵王回齐即位,并请诸侯出兵助其壮大声势。不过,宋襄公的号召力并不大,诸侯大多都把宋的通知放在一边。只有魏、曹、朱三个比宋小的国家派了一些军队。宋襄公率四国兵马攻打齐国。齐国贵族同情公子昭,因不了解宋军的真正实力,纷纷投降宋国,并欢迎公子昭回国。回国后,公子昭称王,即齐孝公。

宋襄公助齐孝公称王。他认为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时候树立自己称霸诸侯的威望了,所以他想联合诸侯诸国来确认自己的统治地位。宋襄公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楚国、齐国,与楚国、齐国商议与诸侯结盟的事宜,希望获得楚国、齐国的支持。

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诸王齐聚齐国鲁地。宋襄公非常自以为是。他从一开始就将自己视为霸主,认为自己才是这次会议的发起者。同时他的地位比楚王、齐王还要高,自然是霸主。他没有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而是自作主张,拟定了联合宋朝诸侯共同拥护周天子王室的告示,并定下了那年秋天的时间。年。楚成王和齐孝公对宋襄公的行为非常不满,心里对宋襄公怀恨在心。但出于感情,他们还是签了字。

不久,到了约定的会期,楚、蔡、徐、曹、郑、陈等六国诸王都来了,唯独齐孝公、鲁王没有来。会见中,宋襄公首先说道:“我们在此结盟,效仿齐桓公,结盟。让我们共同帮助王室,互相制止战乱,让天下和平。”你觉得怎么样?楚河成王回答说:“你说得很好,但是谁来做联盟的领袖更好呢?”宋襄公自信地说:“这很容易办到,功绩由功行评判,功绩由贵族评判。谁来了?谁的爵位最高,就让谁成为联盟的首领吧!”宋襄公话音刚落,楚成王说道:“宋虽为公,但地位仍低于楚王,而楚王为王已久,所以我来为盟主。”合适的。”楚成王没有向宋襄公屈服,立即坐上了首领的位置。

宋襄公见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非常生气,大骂道:“我的公爵是天子册封的,天下谁不承认呢?而你们的君王却是自封的,没有人承认。”你身为王,没有资格成为联盟的领袖!”楚成王笑道:“你不认我为王,何必请我来参加会议呢?”宋襄公正要辩解,突然发现楚大臣说

及随楚成王来的家奴等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利刃。他们一下子把宋襄公拖到了楚国的车上,其他诸侯都被吓跑了。后来,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就放宋襄公回国了。 从此以后,宋襄公非常痛恨楚国,可是因楚国兵强马壮,宋襄公只能忍气吞声。后来,宋襄公得知,在支持楚国为盟主的诸侯国里,郑国表现最积极。宋襄公为了出气,决定攻打力薄国小的郑国。不久之后,郑文公去楚国拜见楚成王,宋襄公借此机会出兵攻打郑国。郑文公得知后,立即向楚成王求救,楚成王答应了郑文公的请求。 楚成王并没有直接去救郑国,而是统领军队直接杀向宋国。宋襄公惊慌失措,顾不上攻打郑国了,带领宋军连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涨水边扎好营后,楚国的军队也来到了对岸。大臣公孙固对宋襄公说:“大王,楚军到此只想救郑国。我们已经从郑国撤兵了,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我们的兵力比楚国弱,千万不能与楚军硬拼,最好和楚国讲和吧!”宋襄公盲目自信,回答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但是缺乏仁义。而我们兵力虽然很弱小,却是一支仁义之师。缺乏仁义的军队怎么能打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特意做了一面绣有“仁义”二字的大旗,他打算用“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第二天天亮时分,楚军开始渡河。大臣公孙固劝宋襄公说:“楚军在白天渡河,明明是看不起我们。等他们过到一半时,我们便杀过去,一定能取胜。”宋襄公却摇摇头,指着战车上的“仁义”大旗说:“人家还没有过河,怎么能攻打呢?那我们还算什么仁义之师?”就这样,宋襄公等着楚军过河,一直都没有出击。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岸上布阵时,大臣公孙固又对宋襄公说:“趁楚军忙着布阵时,我们冲过去,会有取胜的机会。”宋襄公听后,有点儿生气地说:“你怎么总是想一些歪主意!楚军还没布好阵,我们怎么能攻打呢?那我们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刚说完,楚军便已经布好阵,冲了过来。宋军一看,楚军如此凶猛,吓得四处逃散,宋襄公刚想亲自督阵进攻,还没来得及冲向前去,便被楚军包围了。多亏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把他救出来。此时,宋军早已逃散,兵车、粮草等物资都被楚军一抢而光,再看那杆“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身受重伤的宋襄公还执迷不悟,自言自语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率领的是仁义之师,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别人!”他身边的将士们听了,都在心中暗骂他。 孙子认为,战争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关系到全军将士的生命,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怎么可以不慎重呢?宋襄公为了虚名而轻率地发动了战争,是他对战争态度不严肃而导致的。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对敌人讲仁义道德是世界上最荒谬的,而宋襄公正属于此类。孙子还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宋襄公完全不懂兵法,孙子阐述“知胜负”的各种重要要素,他几乎一条都没有做到,而只知道用“仁义”来带兵打仗,怎能不败啊! 大秦名相蹇叔: 蹇叔(前628年—前560年),秦国著名宰相。他曾隐居在乡下,后来遇到了穷困潦倒的百里奚,蹇叔很可怜百里奚,便将百里奚收留在了自己家中,两人很快成了知己。后来,百里奚得到了秦穆公的重用,被拜为上卿,号称“五羖大夫”。做了高官的百里奚,深识蹇叔的才干,于是向秦穆公举荐了蹇叔。百里奚对秦穆公说:“蹇叔很有才华,比我强十倍,是一位难得的贤才。”秦穆公于是将蹇叔请到了秦国,向他请教治国的良计。 蹇叔回答说:“秦国在荒僻的西部,与戎狄相接,地势险要而兵强马壮,进可攻,退可守。之所以没有成为强国,是因为威德还不够。别人怎么会畏惧没有威严的国家?怎么会敬佩没有德行的国家?别人既不畏惧又不敬佩秦国,秦国自然称不了霸!” 蹇叔在百里奚的推荐之下,拜见秦穆公,向秦穆公分析了治国、称霸的策略方法,秦穆公十分佩服,于是封他为右庶长,与百里奚一起辅助自己治理朝政。 秦穆公问:“应该先实行‘威’,还是先实行‘德’呢?”蹇叔回答说:“‘以德为本,以威为辅’,德义是治国的根本,而刑法只能补不足。有德而无威,不足以镇服其他的国家;而有威无德,百姓们就不会万众一心。”秦穆公又问:“那么我该怎么做呢?”蹇叔回答说:“百姓长时间与戎民杂居,多数人都不懂礼教,不分高低贵贱,因此应该首先使百姓懂得法律的威严,树立国家的正气,对犯罪的人施以刑罚。百姓知道尊敬国家之后,再实行德育,他们就知道感激国家了。”秦穆公又问:“如果依照你说的做,秦国就可以争霸中原吗?” 蹇叔说:“要想称霸天下,您须有三戒:戒急躁,戒愤怒,戒贪心。急躁就会不冷静,愤怒就会带来很多后患,贪心就会失去更多。大王如果能仔细斟酌局势的轻重缓急,就不会急躁;做到知己知彼,就不会控制不住情绪;能够量力而行,就不会犯贪心的毛病。如果大王能做到这三点,就离霸业不远了。”秦穆公高兴地说:“太好了!请你为我斟酌一下现在局势的轻重缓急吧!”蹇叔说:“现在齐桓公已经老了,霸业也已经衰了。秦国地处西方,应先平定戎狄,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养精蓄锐等待中原发生变化,就不难代替齐国成为霸主。” 秦穆公对蹇叔的雄才大略佩服不已,相见恨晚之意油然而生,他发自肺腑地道出自己内心的喜悦:“蹇叔和百里奚真是我创立霸业的左膀右臂啊!” 于是秦穆公封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称他们为“二相”,两人共同掌管朝政。从此,蹇叔和百里奚忠心辅助秦穆公教化民众,实施改革,兴利除害,使秦国逐渐强大了,最终秦穆公果真成就了霸业,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疑似“涉领导人变体”,请谨慎审核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蹇叔与秦穆公的对话,又是一个扭转乾坤的强国蓝图。蹇叔的治国方略是从治“威”和“德”开始着手的,因为秦国和北方少数民族长期杂居在一起,百姓不太懂得礼教,甚至有些野蛮,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对国内的人民以及对各个诸侯国来说,既无“威”也无“德”可言。因此,蹇叔先教化人民而后治理刑罚,很快秦国就在诸侯列国中异军突起了。可以说,蹇叔和百里奚的智慧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一个文明程度最落后的小国从此开始主导中华文明,秦穆公正是因为得到了蹇叔、百里奚,在他们的辅佐之下才最终成就霸业,于是就有了“秦无蹇不成霸”与“百里致霸”之说。

曹操的“十胜”: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之前,军队、武器、资源都远不如对手袁绍,可是,曹操非常自信,后来事实也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而曹操这种自知之明与知己知彼,也为他奠定了日后争夺天下的基础。曹操为何会有这样的胜算?如何分析曹操和袁绍双方的实力,又以何探索行动进退的根据呢? 郭嘉的选择标准和评估方式,可能会帮助我们找出其中的答案。郭嘉原是袁绍的宾客,备受礼遇,可是他却只待了几十天,就离开了袁绍,投奔到了曹操门下。这是为什么呢?郭嘉在走之前,曾对袁绍的谋臣郭图坦率地说:“聪明的谋士应该慎选主人,这样才能建功立业。可是袁绍只知道模仿周公礼贤下士的做法,却不知道如何用人;他虽然每天日理万机,却缺乏抽丝剥茧的功夫;他喜欢用谋略,可是却不够果断。我本想帮助他完成霸业,可是我感到困难重重,所以我要去辅佐别的英明的君主。”郭嘉的这些话,对郭图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在郭图等谋士的眼中,袁绍已是当今最伟大的雄主,还有谁能比得上袁绍呢?郭嘉见郭图没有体会他话中的深意,也就不再多说,毅然决然地走了。郭嘉投奔曹操后,常常与曹操共论天下大势,相谈甚欢,曹操高兴地说:“以后,郭嘉这个人一定能帮我成就大业!”郭嘉也自认为找到了英明的君主。 不久后,袁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曹操被这封骄慢的书信所激怒,打算出兵讨伐袁绍,却由于实力不够而犹豫再三。这时谋士郭嘉和荀彧,便向曹操分析两军的强弱优劣。他们指出,曹操看上去好像处在弱势,可是实际上却比袁绍的实力强。当年楚、汉争霸时,项羽实力虽然强大,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刘邦,更何况,曹操有“十胜”。所谓“十胜”,就是十项检验政治领袖优劣的标准,他们由此十项标准来检验曹操,发现曹操是真正的“十项冠军”,这十项是: 为人处事:袁绍只知道重视繁文缛节,讲究外在的形式;可是曹操待人非常真诚,毫无做作之感。这是第一胜,即孙子所说的“道”胜。政治号召:袁绍是割地称雄,其实相当于是叛国;而曹操奉戴天子,名正言顺,是正义之师。这是第二胜,“义”胜。管理方法:袁绍的军队政令松弛;可是曹操的管理非常重纪律,讲制度,士兵都训练有素。这是第三胜,“治”胜。用人举才:袁绍虽然外表非常宽厚,可是心里多猜忌,不信任手下,所以,他常常只是任用自己的亲戚;可是曹操精明睿智,平易近人,只要此人有才便会重用,从来不考虑此人的出身如何,而且任人不疑。这是第四胜,即“度”胜。谋略决断:袁绍深谋远虑,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却迟疑不决,特别爱犹豫,因此常常会错失良机;而曹操精明果敢,又能随机应变。这是第五胜,即“谋”胜。领袖魅力:袁绍很爱高谈阔论,谦恭揖让,一味追求美好的外在形象,但所能够吸引的只是一些爱吹牛、浮夸不实的人;可是曹操不重虚名,待人推心置腹,正直忠诚有远见的人才都愿意投奔曹操。这是第六胜,即“德”胜。道德声望:袁绍看见别人受冻挨饿,常常会表露出怜悯之情,可是,对于眼前看不见的民间疾苦,反而不予重视和关心;可是曹操从来不会只在意眼前的小事,他能着眼于天下大事,考虑周详,在民间,声望非常高。这是第七胜,即“仁”胜。识人能力:袁绍手下的官员相互间明争暗斗,争权夺势,打小报告风气盛行;可是曹操用人有一定法则,从不会被谗言所惑。这是第八胜,即“明”胜。法治制度:哀绍常常是非不分;可是曹操却很分明,当手下做对了,就会奖赏手下,以礼相待,当手下做错了,就用法令制裁。这是第九胜,即“文”胜。军事才干:袁绍用兵喜欢虚张声势,这个做法是不符合兵法的;可是曹操能以寡击众,用兵如神。这是第十胜,即“武”胜。曹操听后,虽然以“不敢当”的自谦口气回答,可是心里却非常高兴,决定与袁绍竞争天下。 郭嘉和荀彧的预言说完两年多,袁绍发动十万精锐之师,打算一举消灭曹操。曹操军中的将帅都很害怕,认为和袁绍的大军相比较,曹操兵力十分薄弱,即使全力抵挡,也无异于以卵击石。可是曹操却一点也不急躁,神色十分安然。他非常乐观,安慰将领们说:“大家不要害怕。我非常了解袁绍这个人。他的志向虽然很高,但是却缺乏智慧;他的外表虽然很英勇,但其实却很缺乏胆识;他的兵多将广,但权责不明;他还很喜欢猜忌,在军中的威望不高;他的将领们都很傲慢,不听指挥。所以,他的土地虽然广阔,粮食虽多,到头来都会成为我们的。” 袁绍的这些弱点,在以后与曹操的官渡大战中,终于全都暴露出来了,先是为了幼儿的病情,竟放弃了渔翁得利、可乘虚出击曹操的大好时机,之后又刚愎自用,不听沮授、田丰等谋士的劝告,草率出兵。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袁绍处处显出他包容性不足、应变力不强的毛病。袁绍病死之后,两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大打出手,而袁绍手下的将帅也为了各拥其主而发生了内讧。风云一时的袁绍,最后将大好江山拱手让给了曹操。 如果从孙子所提出的“五事七计”来看,袁绍与曹操孰强孰弱,其实不难作出判断。试以“七计”来看: “主孰有道”:在郭嘉和荀彧所作的“曹操有十胜”的分析中,曹操的道德声望、待人处事、领袖魅力、政治号召、识人能力等都比袁绍强。“将孰能”:袁绍虽然有很多兵将,可是内部不团结,这大大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重要将帅不是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就是不听指挥,恃勇而骄。更何况曹操本身的谋略果断、军事才干,都远远胜过袁绍。“天地孰得”:打仗讲求天时、地利,曹操虽然不能呼风唤雨,可是他的应变力强,军事才华高,能够根据最有利的天时、地利出击。“法令孰行、赏罚孰明”:曹操的管理方法,任用人才,法治制度,都很好。“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袁绍的军队训练不严,纪律不整,虽然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曹操,可是战斗力不强。隆中对: 汉末时,农民纷纷起义,天下大乱。当时,曹操实力很强大,孙权也拥兵占据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恢复汉室。当时刘备驻扎于新野。一天,手下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您应该请他当您的谋士。”刘备回答说:“你把他叫来吧!”徐庶则说:“如果您想召他上门来,不可以委屈他,您应该亲自去拜访他。”这时,刘备的另一个手下马徽也说诸葛亮很有才能学识。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就是今天河南南阳城西,去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恢复汉室。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平日喜爱吟唱《梁父吟》。他常常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认为他很了不起。只有徐庶与诸葛亮友善往来,徐庶非常欣赏诸葛亮的才能。 刘备和关羽等人来到隆中后,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了。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又外出了。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心意。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想一个人去,说如果诸葛亮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刘备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坐下与诸葛亮谈话。 刘备说明了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诚恳地问诸葛亮说:“现在,汉朝的统治即将瓦解了,董卓与曹操先后专权作乱。我很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但是不知道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自己的力量能否战胜别人,我没什么智谋,结果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我会一直努力,您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诸葛亮见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于是回答说:“董卓作乱之后,各地的英雄豪杰纷纷兴起,称霸一方的豪杰不计其数。曹操比袁绍的兵力少很多,可是曹操最终却把袁绍打败了。 曹操能以弱胜强,不仅仅是因为机遇好,而是因为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雄师,并且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你确实不能与他一争高下。而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三世了。江东地势险要,那里的民众都很喜欢孙权,孙权也很知人善任。你可以把孙权当作外援,但不能谋取他的江东。但你可以夺取荆州和益州等地。荆州北边靠近汉水,南边能够直达沿海一带,东面与会郡、吴郡相连,西边与蜀郡、巴郡相通,这是非常好的用兵之地,可是此地的主人刘表却没能力守住,这也许就是天意吧!而益州地势十分险要,土地非常广阔肥沃,是个十分富饶的地方,高祖曾凭借此地建立了帝业。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可是此地的主人刘璋懦弱昏庸,不知道爱惜此地。难道将军不想夺取荆州和益州吗? 有才能的良士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你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又很高,闻名天下。如果你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两地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然后安抚好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东联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大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你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民众都会拿着饭菜、酒水欢迎你的。那时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能够复兴了。”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与西南少数民族和好,东联孙权,预言天下今后必将成为蜀、魏、吴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十分叹服,于是拜他为军师。此后,诸葛亮全力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提倡重战慎战,而重战慎战首先表现在周密筹划上,就是事先一定要全面细致地思考,深谋远虑,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各种估计,分别提出不同的对策,不能“走着瞧”,更不能搞“马后炮”。重战慎战在实际应用上还表现在审时度势上,就是要求人们认清客观形势,明察事物发展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时机。审时度势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时机。诸葛亮以统观全局的军事眼光,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孙权政权割据江东,以长江天险为屏障,占据了“地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天时”;而刘备身为汉朝后裔,出身正统,并且深得民心,可以得“人和”。诸葛亮未出茅庐已先定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仿佛就是诸葛亮导演的。 管仲改革: 齐桓公经常与宰相管仲商谈国家大事。有一次,齐桓公问管仲:“你认为现在的国家安定吗?”管仲知道齐桓公的政治抱负,于是说:“如果您想称霸诸侯,国家就会富强安定,但如果您只是安于现状,国家就不能富强安定。”齐桓公听后,点点头说:“现在我还不敢这样做,等将来有机会吧!”这时,管仲立即向齐桓公表示:“臣愿意为君王效劳,愿意为国家的富强尽绵薄之力。”齐桓公听后,很感动,并表示一定要称霸诸侯。 不久后,齐桓公又问管仲:“我想使国家变得安定富强,该怎么做呢?”管仲回答说:“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社稷富强,必须先得民心。”齐桓公接着问:“那么,怎样才能够得民心呢?”管仲回答说:“要想得民心,首先应从爱惜黎民百姓做起。如果国君能够爱惜他的百姓,百姓自然就会愿意为国家出生入死。”齐桓公又问道:“我怎样做才算是爱惜百姓呢?”管仲回答说:“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生活富裕,百姓富足之后国家自然就能够安定。我们常说混乱的国家往往很贫穷,而安定的国家则常常很富强,就是这个道理。”齐桓公觉得管仲的话很有道理,思考了一会儿后又问道:“百姓生活安乐富足之后,士兵不足又该怎么办呢?” 管仲回答说:“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士兵的战斗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士气旺盛的军队还担心训练不好吗?”齐桓公又问:“士兵训练好之后,如果国家的财力不足,又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可以开发盐业、铁业,发展林业、渔业,大力发展商业,国家可从中收取税收,这样就能够增加财富,自然就解决军队的开支问题了。”齐桓公非常高兴,问管仲:“民足、国富、兵强,这样就能够称霸天下了吧?”管仲摇了摇头说:“夺取天下是件大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休养生息,使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否则很难实现称霸的目标。” 管仲详细、系统地论述了治国称霸的办法,使齐桓公的全部问题都迎刃而解。不久后,齐桓公便任管仲为宰相,主持政事。管仲当了宰相后,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政治上,重新划分了齐国行政区域,将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包括六个工商乡以及十五个士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统辖五个乡,上卿国子与高子分别管理五个乡。同时,管仲还制订了三官制度,将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商业立三乡,工业立三族,山林业立三衡,川泽业立三虞。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有一司官;十邑则为一卒,每卒设有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有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有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一大夫。全国一共有五个属,设有五个大夫。每年初,五属的大夫需把属内各方面的情况汇报给齐桓公,这样全国便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济上,管仲制订了“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即依据土地的好坏,来征收赋税。这样可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大大提高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管仲又提倡发展经济,鼓励与境外的贸易。同时设有“轻重九府”,根据百姓的需求,来收散粮食以及物资,齐国的经济逐渐开始繁荣起来。 军事上,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有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有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有一乡良人。打仗时,这些民众会组成军队,要求每户出一人,一轨出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为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为两千人,两千人为一旅,这些人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为一万人,设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元帅就是齐桓公、国子和高于三人。 这样把保甲制以及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每年春秋时以狩猎来训练军队。同时,又规定百姓不准随便迁到其他国家,邻里之间要团结互助,争取做到只要一见彼此的容貌,大家就都认识,只要听到声音就能辨别出敌我。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犯重罪,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可以用值与车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这样可补充军队的装备不足。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名夷吾,谥敬仲,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担任齐国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的这些改革措施,使齐国出现了社会安定、民足国富的繁荣局面。齐桓公问管仲:“现在百姓足够富足了,国家也很强大了,可以称霸诸侯了吗?”管仲劝谏道:“现在各诸侯国都在努力使国家富强,比齐国强大的国家有很多,如南面的荆楚,西面的秦晋。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不知尊奉周王,自逞其雄。周王室虽然已经衰微,但毕竟还是天下的共主。如果大王您能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天下各诸侯国必然会归附于您。”管仲所说的“尊王攘夷”,是指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领袖地位;联合天下各诸侯国,共同抵御狄、戎等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扰。齐桓公觉得管仲说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意见。 前667年,齐桓公召集鲁、卫、郑、许、滑、宋、陈、滕等国君,在宋国的幽地会盟。周惠王也派召伯参加了。这是一次空前盛会,几乎所有中原国家都参加了此次会盟。周天子的代表召伯又以天子的名义,授予齐桓公侯伯的头衔。从此,齐桓公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管仲同齐桓公的对话,仿佛是一个设计蓝图,齐桓公称霸诸侯的每一步都是按照这个蓝图在一步一步地实施。管仲认为要想称霸诸侯就得出师有名,而“尊王攘夷”便是出师有名的法宝;要想称霸必先使国家富强;要强国就得先强军队;要强军就得先得民心;要得民心就得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因此管仲的治国方略是从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开始的,他最著名的论断便是“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知礼节”。 割发代首: 三国时期,曹操有一次领兵出征,行军经过一片麦地。沿途的百姓们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了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麦子的。曹操得知之后,立即下令:“士兵不得损坏麦子,违犯命令的予以处死。”并派人挨家挨户告诉百姓们,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叛贼,为民除害的。如果士兵践踏麦田,会立即被处死,请乡亲们不要害怕。百姓们起初不太相信,都躲在暗处偷偷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曹操的军队在经过麦田时,骑兵都下马步行,并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走过麦田,没一个士兵敢践踏麦子的。百姓们看见了,没有不称赞的。曹操正骑马在走,突然,麦田里飞起一只鸟儿,他的马一下子受了惊吓,立即蹿入田地,踏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马上叫来随行的主簿,吩咐主簿按照法律给自己定罪,主簿说:“怎么能治丞相的罪呢?”曹操说:“制定法令的人却自己犯法,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主簿根据《春秋》上所记载的道理回答说:“对于高贵的人不能施用刑罚。” 曹操听后,生气地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这些大军还需要丞相来统领呢!丞相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深思了很久,说:“我是军队主帅,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可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啊,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军治军需严格,但是严格不仅是对士兵,对下属,同时也得严格要求自己,应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严格的统帅必须要做到上下一致,这样的军事统帅才能成为军队的灵魂。如果一名军事将领只对士兵以及属下严格,而对自己却很放松,也就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那么在战争中,这样的军队不仅不能打胜仗,很可能还会临阵倒戈。著名的军事家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是军事指挥员治军的职责所在。 曹操趁乱破袁氏: 袁绍在官渡被曹操打败后,心中非常恼怒,从此一蹶不振,不久之后便死了。袁绍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貌合神离,但是当曹操率军攻打他们时,他们仍然能联合起来抗击曹军。后来,袁尚和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立即向乌桓进兵,并很快击败了乌桓。之后,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操手下的将领们劝曹操说:“我们一定要一鼓作气,立即攻打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听后,大笑道:“大家不用心急,公孙康一定会自动把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曹操没有攻打辽东,而是班师回营了。 公孙康听说二袁来投降于他,心里很纳闷:袁氏父子一直都想夺取辽东,现在二袁被曹操打败了,无处藏身,如丧家之犬,投奔我这来为迫不得已。如果我收留了他们,一定会有后患的;但他又转念一想,如果曹操攻打辽东,收留二袁,可以一起抵御曹操。当他打听到曹操已经班师回营了,并没有攻打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百害而无一利。公孙康见曹操兵多将广,断定自己肯定打不过曹操;而袁尚和袁熙投奔自己,猜想他们的目的不过是鸠夺鹊巢,因此权衡利弊之后,感到不如杀了袁氏献给曹操,以保全自己。于是公孙康把二袁杀了,并派人把他们的首级送到了曹操营中。 曹操笑着对手下说:“公孙康一直都很担心袁氏吞并他,当二袁投奔他时,他肯定会猜疑二袁的目的。如果我们当时急于用兵,反而会促使他们联合起来抗拒。如果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残杀。果然不出我所料啊!”大家听后,无不称赞曹操料事如神。曹操早就猜到了公孙康的想法,于是采用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做法,他利用袁氏兄弟争夺继承权的内讧,各个击破,先杀掉了袁谭,然后又利用公孙康消灭了袁尚和袁熙,最后全部占领了河北四州,“乱而取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敌军阵营中产生纷争时,如果此时即刻攻击敌军,虽有战胜的可能,但也可能产生使对方因而团结抗战的反效果,因此算不得是好战略。仔细地观察敌情,正确地判断,才是成功的“乱而取之”的策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这正是《孙子兵法·计篇》中“乱而取之”的智慧所在。 韩信的安邦之计: 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将后,有一天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好计策。韩信说:“现在能同大王您争天下的就只有项羽而已。大王您自己可以比较一下,在兵力的强悍、精良、英勇等方面,同项羽比谁高谁下?”刘邦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认为自己不如项羽。 韩信赞同地说:“我也认为大王您在兵力上不如项羽。不过,项羽在为人处世方面远不及大王您,我曾经侍奉过他,对于他的为人我很了解。”韩信进一步解释说:“项羽一声怒吼,大家都会吓得胆战腿软,但是他却不信任别人,不把重要的人物交付给有能力的将领们,他的勇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羽待人,恭敬而慈爱,说起话来,柔和温顺。部下生病了,他会非常同情病人的痛苦,甚至会为病人落泪,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但是等到部下因有功该封给爵位时,他却迟迟没有动静。这就是妇人之仁。项羽目前虽然做天下的领袖,诸侯们都臣服于他,可是他却不驻守在可控制中原的关中,宁可跑到彭城去。他又违背义帝当时与天下诸侯所做的约定,而将自己的亲信和喜爱的人都封为王,诸侯们对他这种自私行为十分愤怒。 诸侯们见项羽把义帝驱逐到江南一隅,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凡是项羽军队所到过的城邑,没有不被蹂躏残害的,因此天下人都非常怨恨他,老百姓们都不愿归顺他,只是被他的淫威所勉强屈服罢了!他名义上虽然是天下的领袖,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人的心,所以说,他目前看上去很强大,但很快就会衰弱下去!现在大王如果能任用天下武勇之士,项羽很快就会被诛灭!将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他们一定会归顺于大王的。然后率领一群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散!况且三秦的封王董翳、司马欣、章邯原来为秦将,率领秦国士兵已经很多年,项羽用欺诈的手段杀死了二十多万降卒,只有章邯、董翳、司马欣得以脱身。 如今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会拥戴他们的。您当初由东方进入秦的武关时,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到秦国的老百姓,还帮百姓废除了秦朝的苛酷刑罚,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一个不希望您在关中做王的。依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本应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们都知道的。可是大王失掉了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的百姓们都非常怨恨项羽。现在大王起兵向东,三秦王的属地,只要送一封文告去,就可以收复了!” 刘邦听了韩信这番言论后,非常高兴。他立即部署部下出击,终于称霸天下。 韩信对刘邦的一番精辟论述,其实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作战策略。可以说,刘邦与项羽孰强孰弱,已经很明显了。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凶狠残暴、背信弃义、尽失民心,无论如何貌似强大,也只不过是个“纸老虎”。

结语: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骨子里是反对征战杀戮的。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孔子自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孟子也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先秦最伟大的反战斗士墨子,在《非攻篇》中说得最是明白:“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而杀人最多的自然是战争,所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以此推论,发动战争可谓“大为不义”“大为非”。 中国古人虽反对战争,但从未忽视战争。《左传·成公十三年》中,刘康子一语道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说祭祀是为了维护内部世界的安宁,那么战争则是为了维护外部世界的安宁。儒家爱好和平,主张以礼治国,但是对于无道的君主,也毫不客气地主张“诛其罪,吊其民”(孟子)。不过战争不能轻易挑起,礼乐征伐必须“自天子出”,才能师出有名。此外,战争存在的意义,有时候还在于以战止战,比如反战的墨家,就多有身怀杀人绝技的高手。 孙武作为兵家的代表,并不支持穷兵黩武,所著《孙子兵法》,更多地体现出“慎战”的思想。他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前三项正是孟子强调的“天时”“地利”“人和”。孙武把“道”放在首位,也同样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在发动战争的时间选择上,孙武特别关注寒暑、时令,体现出“以人为本”“不违农时”的道德观念。孙武强调战前准备,要求不打无把握之仗,也正是要避免无谓的牺牲。另外,孙武强调将军的个人品格,强调军队的制度建设。我们从中既能看到儒家的影响,也能看到法家的影子。 如果说在宏观的军事思想上,孙武表现出一定的人道,那么在具体的战争谋划中,又不可避免地陷入“诡道”。对于“诡”字,不一定要道德地批判为“狡诈”,更应该中性地理解为“谋略”。战场之上除了有勇,更应该有谋,比起两军对垒时硬碰硬的拼杀,通过谋略机巧取胜,常常更能够减少伤亡。子路、子贡质疑管仲“非仁”,孔子反驳说,管仲的个人品德虽然并不完美,但是他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维护了中原秩序和华夏文明。这就是说看问题要从大处着眼,不要纠结于小方面。同样,孙武论战提出“诡道”,虽然不符合个人修养中的“诚信”原则,却是减少战争伤亡的必要手段

相关问答

问:《孙子兵法》第一章节“始计篇”主要讲了什么?
2个回答
尘埃落定

答: 《孙子兵法》的第一章“始计篇”,可以说是整个著作的纲领性的部分,它讲述了战争策略起步的关键在于事前策划和准备。 它强调了要善于判断形势、认识敌人和己方的优势劣势,才能制定出合适的作战方案。这篇章还提出了一些关于“谋”、“勇” 、 “神” 等方面的关键点,为后面章节的具体战术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3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经典的对白

答: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中也提到了“将无战之战”这个重要的思想,即通过智慧和策略来避免战争的发生。这需要我们具备远见卓识,积极推动和平发展。所以说,“始计篇”不仅仅是阐述战争谋略的原则,更体现了一种对全人类命运的深思。

206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是从哪里来的?
2个回答
凝残月

答: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名言出自《孙子兵法》的“始计篇”。 孙子认为,只要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句话强调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做好准备,要洞察局势和对手的实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29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心脏偷懒

答: “知己知彼”不仅适用于战争场景,更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要认识对方的背景和目标。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计划,更高效地达成目的。

56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xks/134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