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包头东河的失落角落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探索包头东河的失落角落,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小孩所上的幼儿园是东河区比较不错的幼儿园了,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周还有外教课,但与几位家长交流发现,他们的孩子大都选择去了青山区或昆区的小学学习,即便是一部分还选择在东河小学读书的家长,也都规划了未来到青昆两区去读初中的设计。换句话说,在学籍一区化的形势下,能小学初中跨区就读的都是有关系能力的,而没有关系的家长只能选择最笨的办法,就是早早购买学区房。
说起来,东河才是整个包头市的根基,早在明清时期,晋商就在这里安家落户,发展商贸,因为靠近黄河,这里又修建了水路码头,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更是让这段历史为世人所知。在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兴建了包头市第一中学(包一中),成为包头地区第一所重点中学。
包头东河乔家金街
当昆都仑区和青山区这两个新兴的工业区建设后,包头市的重心确实逐步向西部转移,但东河区依然有大量的企业存在,因而差距并不大,而且由于东河的物价相对便宜,生活成本低,故而有“住在青山、玩在昆区、吃在东河”的说法。
近年来,东河改造老城区不断取得成果,修通和青山路和黄河大街—站北路两条交通线,极大的缓解了以往建设路铁西路口一关卡住所有人的问题,棚户区北梁成功拆迁安置,维多利兴建了两个大型商场,东河区一改过去老城区破旧的面貌,同样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
而硬件条件的改善却无法扭转教育形势的衰退,当初东河虽然与青山昆区两区在市容市貌等方面有差距,但还是有很多压箱底的宝贝,比如市重点小学公园路和实验小学、重点初中包二中、全市最好的三所高中之一的包一中,以及铁路幼儿园这样的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但现在,东河的教育与青山昆区相比却不断在下滑和衰落。
这种衰落是日积月累或者说是逐步出现的,首先是高中层面差距的拉大,包一中虽然在名义上依然是自治区级的重点高中,但在高考成绩上与包九中、包钢一中、北重三中这几所学校的差距不断变大,而成绩差距的扩大反过来又使得东河的优质生源流向青山昆区的重点高中,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
包一中的中考录取分数线远低于青昆几大名校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成绩,由于东河优质生源流失,使得包一中的高考成绩较青昆几所重点高中相比大幅下降,连续几年已经没有考入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了。同时在东河区内部,另辟蹊径的其他高中也在抢夺包一中手中愈来愈少的优质生源。2016年,东河区高考理科第一名和第三名均出自同样来自东河的铁一中,创造了东河教育几年内从未有过的历史。而以军事化管理为特色的回中和景开中学也越来越受到中等学习水平的东河区学生及家长的青睐。
就像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一样,高中教育的差距直接影响到了初中教育的发展,由于各城区的中考政策往往要多照顾本区的考生,所以东河的考生在考取青昆两区的高中时要多考十几分才能被录取,这使得大量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中考时更公平而选择了去青昆就读初中。仅仅是去年和今年,笔者身边有点条件的家长几乎毫无例外选择了到青山或昆区购买学区房,所有认识的年轻家长几乎讨论的内容都是青山哪个片区的学校好,哪个地方的房子性价比更高。
这一趋势的结果就是东河初中教育水平的近乎断崖式下降,在笔者的印象中,十年以前东河的几所比较不错的初中,如包二中、包八中、二十四中等,每所学校每年中考都能有二三十个考上重点高中录取线的考生,而到了2017年,这几所初中的中考情况则是每所学校中考分数能超过580分的都不到十人,反观青昆的重点初中每所学校中考58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轻松过百。看到初中教育如此大的差距,只能促使东河的年轻家长们砸锅卖铁拼了命也要购买青山的学区房,从而使得东河的初中教育和青昆两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初中教育的差距不断拉大自然波及到小学,在小学初中学籍一区化的情况下,东河的家长想要孩子在青山就读初中,那么最保险的方式就是去青山读小学,这使得东河重点小学的优质生源也随之一同流失。前几天,公园路小学的入学要求从户籍满三年调整为满一年即可,其根源恐怕也是因为优质生源的流失而导致学位不再拥挤。
教育资源的下滑最终导致了整个东河较青昆两区发展的滞后,甚至带来更多的连锁反应:优质生源的外流使得有条件的家庭纷纷迁居,从而会出现家长跟着学生走的人才迁徙。打个比方,一个在包头市中心医院(地理位置在东河区)的医生,由于子女要去青山或昆区就读,而从小学到初中需要十二年的时间,那么为了工作方便,他可能会选择跳槽到一附院或包钢医院工作(这两所医院都在昆区),这样会使得东河的优质人才也面临外流的问题。
教育下滑的另一个外在表现就是东河区的房价较之其他两区差距明显,记得笔者五年前购房时,东河房价与现在并没有多大差距,但这五年时间青山昆区的房价却在飞涨,一些学区房更是翻倍。房价便宜物价低的东河越来越成为周边进城农民的首选之地,进一步导致东河与其他两区发展差距的拉大。
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在于优质的学生,当一个学生身处比较高水平的学生群体时,他的学习水平通常都能水涨船高。事实上,东河拥有非常优质的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但由于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高水平学生群体的消失,而产生了从高到低的传导效应,使得教育情况一再下滑。
所以综上所述,整个东河教育的下滑其根源在于包一中,只要能把包一中的成绩重新提上来,自然下游的初中、小学的优质生源就保住了,东河整体教育就有希望了。其实当前的东河教育应该多向回中和景开参考借鉴一下,回中和景开通过更为严格的管理将很多入学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的毕业成绩大幅提升,从而吸引到了相当数量的中等水平的考生来就读。如果包一中能借鉴一些回中和景开的经验,并加大课上教学的力度打击课下补课的陋习,则能重拾东河优质生源的信心,挽回学校的吸引力。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从周边旗县吸收优质生源,作为一个从农村考出来的学生,笔者深知,农村孩子并非不聪明,而是由于基础教育的落后使得他们在中考高考时相比城市考生太为吃亏,如果包一中能够从周边旗县吸引到优质的生源,同样能弥补生源流失的问题。
而东河教育与青昆两区差距的不断拉大,根源又体现在城区环境的差距,如今东河区重点打造临近新都市区的城区,包一中已准备搬迁到新都市区旁边的新址,希望新的起点能带来新的希望,包一中能成为东河的未来发展的曙光。
支付宝红包领用教程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gks/6948.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把东河包头的那种年代感写得太好了!我仿佛就置身于那个被时光遗忘的地方,还能闻到空气里的烟草味和黄土的味道。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听老人说东河包头的往事,他们说得都是美好,现在看来却成了“失落之地”。可想而知,那些记忆里的光辉确实已经消失殆尽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家乡人,每次看到这类文章都会有些感慨。是啊,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但历史总是值得我们去回味和珍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作者对东河包头有一种莫名的怀念之情。或许他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份历史,也提醒自己珍惜现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荒廃的景象让人唏嘘不已,东河包头的“失落之地”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些昔日的繁华究竟去了哪里呢? 想要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把“失落之地”这几个字写得真好,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还记得小时候去过那里玩,现在想想真是太古早的事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评论真的让我泪目了! 感觉时代真的在急速流逝,曾经的辉煌也成了过去式。只能珍惜现在,好好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这类文章不是很感兴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节奏和方向,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必 dwell too much. 要专注于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把东河包头的历史描述得十分生动,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 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 reverence (敬畏),这篇文章很让人感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破败感真的让人感到可悲呀,我想起小时候去过东河包头时的热闹景象,现在竟然变成了这样。岁月真是无情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东河包头的“失落之地”不仅仅是一片荒凉的土地,更是时光流逝的见证。 那些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也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回忆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突然想起了我爷爷奶奶他们年轻时住在那里。也许他们是东河包头最真实的见证者吧!可惜我不曾有机会听他们讲述那些往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作者对“失落之地”的评价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是悲观还是反思?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评论写的很有深度。 东河包头的故事里也许隐藏着更深刻的历史意义,值得我去慢慢品味和探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曾经去过东河包头,那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年代感。 尽管现在它的光景不如前,但它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我有机会再去那里一次,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当年的痕迹。 感谢作者为我们讲述了这段历史故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落之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对于我来说,更像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许是希望能够记住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东河包头的故事是一段时间的沉淀,也充满了时代的味道。 希望更多人能够去了解和珍惜这样的历史遗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