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假贫困生”现象:高校资助政策讽刺与反思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揭露“假贫困生”现象:高校资助政策讽刺与反思,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假贫困生”炫富,是对高校扶贫政策的讽刺
王英
南京某大学一名学生因领取贫困补贴炫富被质疑。有媒体搜索该校官网发现,该学生申请了德王贫困生奖学金,并被认定为2018-2019学年贫困家庭学生。据同学介绍,该学生名下还有一家注册资本200万元的公司。
拥有自己的私人公司,注册资本这么高,还时不时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财富,如果把这样的学生认定为“穷学生”,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这起“假贫困生”事件再次暴露了学校对贫困生认定的把控不严、工作马虎。某种程度上,甚至让人怀疑评审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秘密操作和伎俩。
李逵变成了李鬼,霸占了真正贫困生的名额,浪费了贫困生的宝贵资源,造成了更大的教育不平等。这是对制度的嘲讽,也是对资助者的极大不尊重。
据笔者了解,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主要包括以下程序:个人申请、贫困证明、民主评议、分组审查、管理部门审批和公示。在这个认定过程中,如果随意性太大,就会导致审查标准和操作流程不透明,审查部门不严格,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假贫困生很容易浑水摸鱼,混入真正贫困生的行列,享受各种不属于自己的奖励和资助政策。
大学在甄别真假贫困生时,不能只看学生提交的表格、提供的材料、出具的证明。他们还必须对相关材料进行核实和证实。一些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大多含有大量“水分”。他们认为,高校没有人力和精力调查学生的籍贯。一旦学生和家长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原籍地当局也愿意提供这种帮助。因此,仅凭学生提供的证明和材料来认定贫困学生的可信度并不高。
事实上,大学识别贫困学生并不困难。只要对学生高度负责,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合理可行的标准为基础,在全面准确的信息基础上,就能精准识别贫困学生。真假差生。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科学、完整的认定流程,包括个人申请、贫困证明、学分承诺、资格审核、建议清单、班级评审、异议申诉、公示等和备案、动态调整等环节只要相互衔接、协调配合,就能保证贫困生认定的真实性。
在这诸多环节中,要重点加强公示、披露、报告、调查制度建设,确保认定过程公开透明。入围候选人应当向社会进行大面积公示,接受全体学生的质疑和举报。对于有疑问的人,可以去认识一下他们在同一所学校的高中同学。如果有必要,可以派人到家乡去调查。
辅导员或班主任要加强日常管理,密切关注贫困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落实好救助资金的流转。需要利用大数据了解每个贫困学生每天的电话费、生活用品、学习设备购买情况。对利用资助资金购买奢侈品或者故意炫富的学生,一经查实,取消其贫困学生资助资格,并追回资助金额。并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必要时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此外,为了从源头上杜绝贫困生的造假行为,国家应出台贫困生认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学生来源地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为贫困学生发放的各类材料真实可信。学校发现地方有关部门出具的贫困生材料弄虚作假、与事实不符的,可以责成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zgks/16984.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的看到了社会的一面,假贫困生的存在让那些真心需要帮助的孩子感到无奈。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应该更加严格,避免被不当利用。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标题有点夸张,很多人或许并不是故意要假装贫困。社会压力让一些学生在面临经济困难时不得已地选择了一些表面上的炫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的热度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身边有不少假贫困生,他们在朋友圈里晒奢侈品,却在学校里申请补助,真是让人心寒。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能理解文章的观点,但我认为贫困这个词很多时候是相对的。有些人可能是为了生活的体面而选择的不同消费方式,不应该全盘否定。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文章的分析,我对现行的资助政策也感到质疑。我们一直在强调公平,可是对那些假贫困生的监管实在不够到位,让人心疼真正的贫困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假贫困生的不当行为确实让人反感,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背后的原因。高校救助政策可能需进一步改革,以更好地识别和帮助真正的贫困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假贫困生的存在不仅是对高校政策的讽刺,也是对社会善良本性的考验。那些真心需要帮助的人又该如何自处呢?这很值得深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可以理解贴上奢侈标签的生活方式,但用这种方式来炫耀而申请资助确实不应该。我们对贫困生的资助要有底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个话题,我确实感到无奈。假贫困生的问题影响了我们对真正贫困生的关注,真希望大学能加强审查,不要让这些人钻空子。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有些人一开始的选择是出于自尊,但后来的确成了假贫困生。我认为应该提供一个更宽容的环境来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大学时的经历,学校里也有类似的现象。有些同学真的很需要帮助,但却因为假贫困生的存在而受到怀疑,真心痛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一刀切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学校应分情况对待。虽然假贫困生行为不当,但也应该考虑到部分学生的艰辛背景。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些人的炫耀真令人心寒,成为假贫困生只会进一步加深社会对于贫困生的误解。这样下去,谁还敢坦然面对自己的真实状况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能理解文章所说的现状,假贫困生确实让人愤怒,但不是所有人都想以此来诈取利益吧?也许只是一些人对生活的无奈反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触动了我,我身边的朋友也曾遭遇过这种境遇。高校的资助制度应该更加人性化,去更好地照顾到那些需要真实帮助的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社会需要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发声,而假贫困生的行为让这一声音变得更微弱。或许我们该在资助政策上多下功夫。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假贫困生的行为让我对那些申请资助的学生产生了质疑,难免让人觉得不舒服。希望能够有更严厉的规定让这些行为无处遁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此有不同看法。其实我们不能仅凭表面就来判断一个人的经济状况。或许他们确实有自己的苦衷,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假贫困生晒奢侈品,我真的很不爽。真正的贫困生在求助时很难得到尊重,因为傻逼们的炫耀使所有人都担忧被标签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深思,假贫困生这种现象并不只是个体行为,它反映了社会上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