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能力和兴趣判断自己适合什么行业?
作者: • 更新时间:2024-11-07 15:18:54 •阅读
回答者:李淼
是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非常重要。别听那些“先就业再择业”的P话,打个比方,这就好像“先嫁人再选孩儿他爸”一样,很不靠谱。
但是中国毕业生的悲剧往往源于此:高考时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学里不许换专业,毕业了矛盾于干对口行业或者自己找,矛盾没结果了就去考研,考研为了保险又不敢考外专业的研究生,读了本专业的研究生结果悲剧依旧。 好消息是你知道应该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职业,坏消息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的能力和兴趣在哪里,是么?
从张亮的答案里你可以看到一腔热血,但如果你现在还没有那种热情和热血,不妨看看我当年是怎么做的:
先弄明白自己的兴趣,再从能够“深化”或者“利用”你这个兴趣的行业里,选择和自己背景沾边的公司。
我本科毕业时的兴趣是日语,而专业是机械自动化,一外是英语,二外是法语。除了专业,兴趣基本都在语言上。于是我就去找“和机械相关,但是又能够用到外语”的职业,后来找到的工作果然能够给自己的语言能力很大发挥空间,同时又由于机械的教育背景,对产品的理解也没有什么障碍。
这里的“兴趣”是作为你工作时动力的来源,而“背景”又能够保障你工作时不遇到太多的困难,我总是喜欢这种“跨界式”或是“骑墙式”的选择。
对于一个没有太清晰的规划、也没有一腔热血的毕业生来说,这个方法至少能够让你高高兴兴地工作一阵子,想想以后的规划。运气好的话,跨界式选择的工作,也许收入也不错。
回答者:张亮,创新工场Ventreprenuer
我见过很多人,不愿意选择自己的爱好当工作;我见过很多人,永远不认真工作;我也见过很多人,认为自己很爱自己的工作,但就是干的成效不佳。
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去判断。因为无论提供什么方法、建议,人都是会欺骗自己的。你会说自己热爱某事,但其实你始终不愿意为它付出全部心血,一累就放弃了;你会说某个工作不错,其实你只是觉得那个工作的收入不错。
我自己会偶尔问自己,我的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当记者时,我的工作是还原事实。
编杂志时,我的工作是每两周创造一组可读的文章。
做投资时,我的工作是遴选最优秀的创业者并帮助他们。
然后我会问:我是否愿意一天十六个小时重复地做这件事?我是否可以摒弃这份工作的其他外表,只坚持做这一件事仍乐在其中? 必须承认,保持诚实是很难,但也是最重要的。
回答者:陈宝生
1、首先在面对专业和兴趣两方面的选择的时候,我觉得更应该偏向于兴趣,毕竟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或者专业对口可以带来一份相对前景比较直观的工作,但只有选择了感兴趣的工作,才能保证你未来的升迁和发展。
2、自己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就知道的,总是在不断的摸索和追求的过程中去接近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所以我觉得实习不一定是大三之后才去做的事情,摸索和探求,应该至少是在大一大二就完成的工作,大三应该是针对某一方向有针对性的去改进自己的不足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性。而且不一定是在公司里才叫实习,自己也可以模拟一下环境,编程的可以去做一个项目,新闻传媒的可以试着自己拍节目,销售的可以去卖场做些兼职。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说每一样都是你喜欢的,但是做过之后,至少你会知道,某个方向我是不喜欢的。
3、主动倾听。大部分人觉得倾听是被动的,人家说,我听。但是其实这样并不是最好的收获途径。在我看来,倾听应该是主动的,主动是指主动去制造别人说的机会,那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倾听。想知道某方面的事情,即使不认识也好,我也会主动邀请对方,一起坐坐聊聊,或吃饭或喝茶什么的,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其实对方也能为自己帮到了别人而感到高兴,本来是很好的事情,只是我觉得这样主动去做的人好像不多。
4、行业是固定的,人是可以变的这句话我很赞同,最后我也希望能够尽快的去到产品运营类的公司实习。
本文摘自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35719,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是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非常重要。别听那些“先就业再择业”的P话,打个比方,这就好像“先嫁人再选孩儿他爸”一样,很不靠谱。
但是中国毕业生的悲剧往往源于此:高考时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学里不许换专业,毕业了矛盾于干对口行业或者自己找,矛盾没结果了就去考研,考研为了保险又不敢考外专业的研究生,读了本专业的研究生结果悲剧依旧。 好消息是你知道应该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职业,坏消息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的能力和兴趣在哪里,是么?
从张亮的答案里你可以看到一腔热血,但如果你现在还没有那种热情和热血,不妨看看我当年是怎么做的:
先弄明白自己的兴趣,再从能够“深化”或者“利用”你这个兴趣的行业里,选择和自己背景沾边的公司。
我本科毕业时的兴趣是日语,而专业是机械自动化,一外是英语,二外是法语。除了专业,兴趣基本都在语言上。于是我就去找“和机械相关,但是又能够用到外语”的职业,后来找到的工作果然能够给自己的语言能力很大发挥空间,同时又由于机械的教育背景,对产品的理解也没有什么障碍。
这里的“兴趣”是作为你工作时动力的来源,而“背景”又能够保障你工作时不遇到太多的困难,我总是喜欢这种“跨界式”或是“骑墙式”的选择。
对于一个没有太清晰的规划、也没有一腔热血的毕业生来说,这个方法至少能够让你高高兴兴地工作一阵子,想想以后的规划。运气好的话,跨界式选择的工作,也许收入也不错。
回答者:张亮,创新工场Ventreprenuer
我见过很多人,不愿意选择自己的爱好当工作;我见过很多人,永远不认真工作;我也见过很多人,认为自己很爱自己的工作,但就是干的成效不佳。
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去判断。因为无论提供什么方法、建议,人都是会欺骗自己的。你会说自己热爱某事,但其实你始终不愿意为它付出全部心血,一累就放弃了;你会说某个工作不错,其实你只是觉得那个工作的收入不错。
我自己会偶尔问自己,我的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当记者时,我的工作是还原事实。
编杂志时,我的工作是每两周创造一组可读的文章。
做投资时,我的工作是遴选最优秀的创业者并帮助他们。
然后我会问:我是否愿意一天十六个小时重复地做这件事?我是否可以摒弃这份工作的其他外表,只坚持做这一件事仍乐在其中? 必须承认,保持诚实是很难,但也是最重要的。
回答者:陈宝生
1、首先在面对专业和兴趣两方面的选择的时候,我觉得更应该偏向于兴趣,毕竟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或者专业对口可以带来一份相对前景比较直观的工作,但只有选择了感兴趣的工作,才能保证你未来的升迁和发展。
2、自己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就知道的,总是在不断的摸索和追求的过程中去接近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所以我觉得实习不一定是大三之后才去做的事情,摸索和探求,应该至少是在大一大二就完成的工作,大三应该是针对某一方向有针对性的去改进自己的不足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性。而且不一定是在公司里才叫实习,自己也可以模拟一下环境,编程的可以去做一个项目,新闻传媒的可以试着自己拍节目,销售的可以去卖场做些兼职。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说每一样都是你喜欢的,但是做过之后,至少你会知道,某个方向我是不喜欢的。
3、主动倾听。大部分人觉得倾听是被动的,人家说,我听。但是其实这样并不是最好的收获途径。在我看来,倾听应该是主动的,主动是指主动去制造别人说的机会,那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倾听。想知道某方面的事情,即使不认识也好,我也会主动邀请对方,一起坐坐聊聊,或吃饭或喝茶什么的,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其实对方也能为自己帮到了别人而感到高兴,本来是很好的事情,只是我觉得这样主动去做的人好像不多。
4、行业是固定的,人是可以变的这句话我很赞同,最后我也希望能够尽快的去到产品运营类的公司实习。
本文摘自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35719,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ptgk/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