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析 ‖ 2023年新课标1卷文言文阅读《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
高考试题分析 ‖ 2023年新课标1卷文言文阅读
《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
试题材料为复合文本,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材料一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文本依据为《韩非子校注》(周勋初修订本)。材料二节选自《孔丛子·答问》。原文段篇幅较长,为适应高考要求,在不影响文献原意、保证准确设问答题的基础上,对原文内容进行了删节,个别用字、标点也根据不同的版本做了优化处理。
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政治,其中以知氏(知襄子荀瑶)势力最为强大。知氏率韩、魏之师围攻赵襄子。赵襄子退守晋阳城,面临国覆家亡的窘境。后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晋阳,以唇亡齿寒之理游说韩、魏,联合起来消灭了知氏,成为春秋战国之际的关键大事。晋阳之战后,赵襄子奖赏群臣,首先奖赏的不是建功立业的谋士武将,而是危难时节不失君臣之礼的高赫。对此,有关文献中多有评价。《韩非子·难一》引用此历史事件,说孔子称赞赵襄子“善赏哉”,认为孔子是从“礼”的角度进行评判;韩非进行驳难,认为“善赏罚者”应该使百官不敢侵职越权、不敢失君臣之礼,而高赫仅仅因为危难之际没有骄傲侮慢之心就受赏,明显是赏罚失当,所以得出“仲尼不知善赏”的结论,主要是从“法”的角度来评判的。材料一即选自《韩非子·难一》中的相关文字。
武臣,秦末时期人,曾为陈涉部将;孔鲋,孔子八世孙。在武臣与孔鲋的答问中,武臣将韩非与孔子相提并论,认为韩非称得上是“当世圣人”。孔鲋则列举韩非所谓“仲尼不知善赏”,不过是在“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因为事实是: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六年 (前479)就已经去世,直到悼公十四年 (前453)知氏才灭亡。也就是说孔子去世26年后,知氏才灭亡,所以所谓的“夫子善之”,纯粹是子虚乌有。因此孔指责武臣“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见识短浅,不明大道。材料二即选自《孔丛子·答问》中的相关文字。
两则材料,在内容上巧妙关联,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张力。所述事理简易顺畅,语言典雅规范,知识全面清晰,具有典范性,与高中毕业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相适应。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命制试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文言文词语理解能力、文言文翻译能力以及事理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试题与中学教材、课程标准有效关联,引导一线教学使用好统编教材提升课堂质量,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高考生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襄子围于晋阳中①,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只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未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 (荀瑶) 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CEG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包括实词的理解、句式的运用、文意把握、文言语感等。
本题画波浪线的部分正确的标点是:“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试题设置八个断句点,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三个正确的断句点。“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第一个断句点,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韩非子》其实并没有说“夫子善之”,这里是间接引用,它是针对“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来说的,所以这句话当理解为“韩非书说“孔子赞赏这一点’”。A、B都将句意点破,C是正确断句点。“引以张本”是第二个断句点。“张本”指为后面的议论预设伏笔,即通过预设“夫子善之”,然后进行驳难,所以接着是“然后难之”。因此,正确断句点应该是E、G。C、E、G三个断句点确认完成,答案就有了。“岂有不似哉”完整成句,“岂有……哉”为反问句式,不能割裂,因此H也不是答案项。
题干特别提醒“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是为了保证考生选择最佳断句点,避免心存侥幸。文言文断句可能存在可断、可不断之处,这时就应该优先考虑三处非断不可的地方做选项,不能选择可断、可不断之处,而舍弃非断不可之处,这对于正确引导文言文阅读与教学非常重要。
[试题亮点]
本题的试题设计对传统文言文断句题进行了新的调整,目的在于更为准确客观地考查出考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这道题以往的考试形式是将断句语段标注为四种断句结果,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一项。这种形式也可以考查出考生的相关能力,并且便于机器读卡评分;其缺点在于通过相关的训练,考生可以通过排除法缩小选择对象,而且有些选项错误过于明显,考生得分要么3分,要么0分,不能获得满意的区分度。新的试题设计有效降低了排除、猜测的可能性,引导考生认真阅读文段,理解文意,正确断句;得分会出现0~3分四个分数点,更能体现考生的层次水平差异。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B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关键词语的能力。
A项的“围”,在材料中出现在“襄子围于晋阳中”,指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围”是用主动句形式表达“被围困”,带有被动的意思。“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来自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的注释是“举,选拔、任用”“傅说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因此选项说“‘举’表示被选拔”是正确的,其中的“举”也是主动句形式表达“被选拔”,带有被动的意思。因此“围”“举”虽然意义不同,但在表被动这个用法上是相同的。因此A项正确。
B项的“劝”,在材料中出现在“遏奸劝善”,意思是遏制奸邪、鼓励良善。“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来自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不可以不劝爱人”之前有“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禁恶而劝爱”与“遏奸劝善”意义相近,其中的“劝”课文注释为“鼓励”,接着出现的“不可以不劝爱人”的“劝”意义与之相同。因此B项说两处“劝”字“词义不相同”,不正确,为答案项。
C项要求理解“具臣”的意思。《汉语大词典》对“具臣”的解释是“备位充数之臣”。在“先加具臣而后有功”中,“具臣”与“有功”相对,即“具臣”与“有功之臣”意义相反,而材料一张孟谈说“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关联两段材料可知,材料二中的“具臣”指高赫,是“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因此C项正确。
D项要求理解“诬说”的意义。“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而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含有恶意构陷的意味,贬义色彩浓烈。材料二“信诬说以疑圣”中的“诬说”是针对韩非而言的。赵襄子首赏高赫一事,孔子称善。韩非假设这个前提,然后进行驳难,以体现自己的观点主张,虽然预设前提与事实不合,但主观上并没有诬蔑陷害的意思。因此D项正确。
本题注重考教衔接,选项A、B有效勾连教材内容,对照语句均来自统编语文教材。
试题在考查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也考查了推理能力,引导考生通过相关语境的分析正确理解词语意义。例如C项要求考生理解“具臣”的意思,而考生对这个词语一定感到陌生,因此选项特意提醒考生注意“具臣”与“有功”相对,即“具臣”与“有功之臣”意义相反,再引导考生联系材料一的“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通过语言环境的分析与关联,帮助考生较为准确地理解“具臣”的意义。B项对“劝”的理解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去推导,文中“遏奸”与“劝善”相对,联系到课文《兼爱》“禁恶而劝爱”中“禁恶”与“劝爱”相对,就能很好地理解“劝”的词义。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C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试题设计大体依据两则材料的内容次序,从四个方面设置选项,考查考生对两个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A项的相关信息来自材料一,对应语句是:“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大意是:懂得赏罚的,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职权侵犯他人职守,群臣不敢失去君臣之间的礼节。主上设置相关法令,而臣下没有奸诈的想法。如果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懂得赏罚了。选项中的“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均来于此。韩非所谓“善赏罚”实际是强调“法”的重要性。有令行禁止之法而臣下犹有骄侮之意就应该罚,臣下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应该赏,是对前述“善赏罚”的补充。因此A项正确。
B项的相关信息来自材料二,对应语句是:“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大意是:韩非树立法制,与孔子言论不同的地方很多。我探究他们言论的含义,考校他们的区别,发现在遏制奸邪、鼓励行善方面,韩非未必是错误的,而孔子也未必完全合理。因此像韩非这样的人,同样是当代圣人。B项的概述与原文一致,是正确的。
C项的相关信息来自材料二,对应语句是:“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大意是:世人说到高一定指称苍天,说到低必然会指称深渊。那些好事之徒、穿凿附会之辈,必定从经书中寻章摘句为自己提供依据,援引圣贤来显示自己的高明,他们想借此让愚昧民众相信自己的话,从而使自己的学说有所依托。C项的概述与原文明显不同。主要错误点在于“自辅”“自贤”。“自辅”是指帮助自己、辅佐自己,即通过引经据典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自贤”是通过攀附圣贤、援用圣贤来彰显自己的贤能。C项表述为“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是错误的。其余“以上天作比”“以深渊作比”“争取民众的信任”等表述也不准确。将“好事而穿凿者”等同于“世人”,也有范围扩大之嫌。因此C项表述错误,为答案项。
D项的相关信息来自材料二,对应语句是:“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大意是:很久以来,我对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诸子学说塞耳不听。而你立个尺表就来度量天的高度,树个寸指就来测量渊的深度,昧于大道而不知醒悟,相信胡说妄言之说而怀疑圣人,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中“小道”“诸子”互文见义,故D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符合原文意思。“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与现在常说的“以管窥天、以蠡测海”意思相同,都用来形容见识短浅。“矇大道而不悟”在选项中表述为“见识短浅,不明大道”,也与原文意思相符。因此D项正确。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1)我的群臣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间的礼节,因此把他放在前面。
(2)请允许我大体说说一隅之见,先生您细察一下它是否真实。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综合把握能力、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要求整体把握语句在文段中的意义与作用,正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意义,重点关注关键词语的理解,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同时要对特定的句式结构有所了解。
第 (1)题关键词语有“骄侮”“是以”“先”等。“骄侮”有“骄傲轻慢”的意思。“是以”即“以是”,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翻译成“因此”,这在中学文言文课文中很常见,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是以君子远厨也”(《齐桓晋文之事》)、“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等等“先”,本为方位词,表示“前面”,在文句中带有宾语“之”,明显是作动词用,联系到文段前面说“高赫为赏首”,指奖赏群臣时把高赫放在第一个,直译就是“把他放在前面”。另外“无有不骄侮之意者”,翻译时应该注意其中的双重否定及结构的层次关系。
第(2)题关键词语有“请”“一隅”“审”“信”等。“请”现代汉语常见义项是“请求”,而文言文中通常表示要求对方允许实施某一动作行为,相当于“请允许”的意义,文句中的“请”当作如此翻译。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中的“请问其目”“请”是这个意思,现代汉语“请问”中的“请”,也是这个意思,因此考生应该不会陌生。“一隅”指一个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个方面,引申有“片面”的意思。“审”有“详细考察”的意思。“信”当翻译为“真实”。
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信息筛选能力、观点归纳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要回答“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先要了解材料一中韩非是如何表达自己观点的。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其观点是以“法”为中心,强调一切以“法”为准绳。韩非引用孔子称赞赵襄子“善赏”的话:“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表明孔子是从“礼”的角度评判此事;韩非则从“法”的角度进行否定,得出结论“仲尼不知善赏”。子鲋不同意韩非的观点,称韩非的说法看起来煞有介事,而实际是在使诈。事实依据是: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六年 (前479)去世,而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才有知襄子率韩、魏、赵伐郑之事,当时“晋四卿皆在”,知氏直到悼公十四年(前453) 才灭亡。因此孔子去世与赵襄子灭知氏、赏群臣,前后相距约26年。也就是说,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因此子鲋说“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两件事前后时间相距很远,而韩非在书中公然将孔子与赵襄子事合到一起来说,竟然没有丝毫愧疚,足见其观点不可信。
本文由新途教育网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ptgk/775.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解读得很透彻!我本来对这两篇文本理解不太深,看了之后豁然开朗。尤其喜欢你分析的 “无为” 理念的内涵,很有深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试题越来越难了,这种难度还是挺考验大家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的。这篇文章分析的很到位,希望能帮助更多同学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韩非子·难一” 和 “孔丛子·答问” 的对比阅读简直太棒了!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两篇文本,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到了儒家与法家的思想碰撞。真是很有启发意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的有些片面,没有全面考虑到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或许可以多关注作者之间的关系和作品的创作目的,更加深入地挖掘文本的价值。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做高考试题的时候总是觉得文言文部分太难了,看了这篇文章才发现其实很多都是逻辑思维的问题。还是需要好好把这些思想体系捋一遍才能更好地答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韩非子与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而法家则主张以法治国;两种不同理念的碰撞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分析挺好的,尤其是对 “无为” 理念的解读十分精彩。韩非子的思想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和思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言文阅读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单凭这篇文章的分析可能不够全面,还需要自己多加阅读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3年的高考试题确实更加注重思想性、深度了。这篇文章的分析对我很有帮助,让我对这两篇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清晰深入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种“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 的对比阅读题型很有特点,不仅要看懂两篇文本的内容,还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这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比较性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锻炼意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无为”的解读我并不完全认同,我觉得这种思想更容易被曲解为消极怠惰,实际上它更应该是一种智慧的运用,在行动中要寻求得当的时机和方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试题难度确实会随着年份变化而提高,尤其文言文部分就需要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和思维训练才能应对。 这篇文章分析到位,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加强学习的力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对于 “难一” 和 “答问” 的解读有些过于主观了,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的影响因素。建议再深入探讨不同的解释角度,让文章更加客观全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分析非常透彻,让我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我会继续关注类似的博文解读,希望能学习到更多知识和经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阅读“韩非子·难一” 和 “孔丛子·答问”,体会到了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博学精神。这篇文章的分析也让我更加理解他们的思想追求和文化立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言文的学习确实需要时间和耐心,但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练习,相信我们一定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这篇文章的分析对我来说很有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