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招生计划:1225个班级,特长生招生全面取消
其实2023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招生计划:1225个班级,特长生招生全面取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2023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招生计划:1225个班级,特长生招生全面取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6月28日开始报名,三类人群报名方式不同】
今年,郑州市区有小学毕业生7.43万人。
6月28日—30日,是今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招生报名时间。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在毕业学校报名;跨区报名、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在外地借读的学生回郑报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报名在区教育局指定报名地点报名。
具体来说,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本人或家长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20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提交毕业学校,毕业学校审查相关证件(户口薄、父母身份证、义务教育证书、房屋所有产权证等),做好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工作。
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在外地借读的小学毕业生,以及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由本人或家长携带相关证件,按规定时间到家庭住址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提供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就读。学校不得拒收已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得收取借读费。
【义务教育今年全面取消特长生招生】
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取消特长生招生。”郑州市将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部署要求,2020年取消特长生招生。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助力郑州市体艺展演活动,在文件工作要求中新增提升体艺素养,要求各区、各开发区不断深化体教结合、文教结合,创新体育艺术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运动技能和艺术素养。
【郑州外国语中学继续保留推荐生】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在小学毕业生就近分配升入初中的地方,外语学校仍然执行全市单独招生的规定。”郑州外国语中学是外国语特色学校,是全国16所外语学校之一。
今年,郑州外国语中学仍然延续往年招生政策,在实行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同时,部分学生实行推荐生入学制度,接收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由各区、各开发区小学推荐、区教育局审核审批。
推荐生计划6个班(含英、法、德等语种),面向中原区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4个班,各区、各开发区按1:1的比例分配到各小学,各小学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定推荐对象。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从今秋入学七年级新生开始,生物、地理将纳入中招考试科目】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教基二[2017]169号)要求,从2020年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开始,将生物、地理纳入中招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随当年九年级中招考试一并组织,考试成绩计入学生次年中招录取总成绩。
【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
2020年,郑州市教育局再次严格招生纪律,各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
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宣传考试状元和升学率;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不准接收“择校生”,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加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生管理,不得招收中国籍学生。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以特长生或实验班的名义招收学生。
需要提醒的是,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公办初中招生时间表】
6月22日前,各小学完成《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的审查把关工作。
6月28日—30日,各区中招办组织就近入学报名,选报民办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网上报名。
7月2日前,完成郑州外国语中学推荐生的推荐工作,各区将推荐生名单报市中招办。
8月19日前,各区完成就近分配工作。
大河网
用户评论
我孩子明年要参加初中学校考试了,这个政策可真是太好了!终于没有特长生的事儿了,孩子们可以专心学习文化课,公平一点竞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特长生全面取消?这样会不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呢?很多孩子可能在音乐、体育方面的天赋被埋没掉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1225个班级!这么多的班级就说明郑州市区教育资源充足啊,但我觉得竞争还是会很大,对学生压力蛮大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取消特长生招生,是不是因为想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进入重点中学?这个政策确实有利于提高高中阶段的学段录取公平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孩子就是体育特长生,现在这样会不会很打击他的学习信心呢?还是应该给孩子们更多选择空间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1225个班级,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初中可以选择!希望郑州市区的公立初中都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取消特长生招生计划,这样是不是就等于说文化课才是王道?孩子的天赋和特长不应该被忽视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政策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还是挺好的消息,不用再跟特长生比较了!希望各学校也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取消特长生招生政策是个进步,可以让招生考试更加公平公正。但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教育资源投入到普查学生身上,真正解决教育质量的差距问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郑州市区初中招生计划这么多班级,应该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入学需求吧!也期待新政策能更好地推动全市中小学事业的发展。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1225个班级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啊。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精神状态,顺利完成初中学习阶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取消特长生招生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这样就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很多对文化课成绩不太自信的孩子来说,这条政策会不会让他们更加焦虑呢? 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更有优势,不应该被忽视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取消特长生招生计划,希望能给更多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他们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郑州市区的公立初中在招生政策调整后,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文化课成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取消特长生招生计划,让所有学生都站在起跑线上竞争公平的机会,这样的教育环境才是真正的好环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特长生的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件比较遗憾的事情,他们可能无法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政策对学生的家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追求文化成绩的提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ptgk/7574.html
用户评论
这真是太好了!终于不用为了特长担心进不进好中学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就公平多了,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好的学校学习。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下孩子们可以专心学文化课了,不用分心练习特长太多。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招生计划多达1225个班意味着很多初中生都有地方上学,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新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取消特长生这个决定对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很有帮助,培养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也许以后学校会更加注重文化课教学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取消特长生能给更多孩子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天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么多的班意味着每个学校都可以有更小的班级规模,老师可以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更集中精力在课本知识上,而不是特长训练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取消特长生招生政策对未来几年教育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大影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样的改变可以激励孩子们更加重视学业,全方位发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是个很好的进步,可以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郑州的教育资源越來越丰富了, 学生们更有福气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别的省市会怎么跟进呢?这也很有意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公平的得到机会,学习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坦途。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取消特长生招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考虑学生本身的发展特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相信这项政策会让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对于促进公平教育很有帮助, 也能让孩子们更加专注学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还有更多城市能采用这样的政策,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