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通高考

考公务员的10大谎言,你值得了解



  你是否有考公务员的念头? 你是否听说公务员考试很难很难? 你是否考过几次但找不到头绪? 你是否不知道为什么要考公务员? 这些谎言的揭露也许就是你需要的答案。

  我07年专升本考试结束,就开始下决心考公务员,之后一年半时间我考了四次公务员考试,国考、省考、市考都参加了,两次进面试,最终以141分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职位,现在工作虽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但是终于可以开始踏踏实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是走了弯路的,从开始计划到最后录用公示发布,一共耗时213天,加报名费一起花费877元。工作两年,看着现在的各种媒体、公务员考试辅导班不断地妖魔化公务员考试,我觉得我有必要出来说几句话,给诸位一个客观的参考。

  现在的主流错误观点可以用十句话来概括,我会告诉你它们错的有多么离谱。

  一、没有关系根本不可能考上公务员

  当铺天盖地关于公务员考试漏.题、作弊的新闻传出,很多人都像知道了惊天真相一样地四处宣传,还有人感叹“难怪我考不上公务员,原来他们都在作弊!”。还有就是口耳相传的某某某又找关系打了招呼,面试直接大比分反超原来的笔试第一名,关于这样的版本我听过不下十种,让人产生这么一个印象--没有关系去考公务员就是徒劳。

  流言掩盖真相!这些事情之所以成为新闻,就是因为它们是少数情况,有些小市县我不敢说,就我考过的国考、省考、市考来说,虽然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但是国家对这一块监管非常严格,整体上还是公正合理的。我职院的几个好朋友和我差不多,都是农村家庭,自己一个人出来,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但都是吃得苦的苗子,当初相约一起考公务员,陆陆续续都考上了,一个也没落下。其中还有一位还是面试大比分反超其他人,他当时还蛮有顾虑,说别人会不会说他找了关系,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太像做手脚的,我说,你的口才绝对值这个分数。

  我想说,夸张的事实成为诸多人退却的借口。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报考了一个有人“预定”的职位,如果你笔试大比分超出,“他们”也是不敢随便动你的。

  二、公务员考试和中奖的几率差不多

  现在的公务员报考录取比例动辄都是300多比1、500多比1,我参加的那次市考报的职位还是1027比1,几率看起来是和中奖差不多,但是真的那么难吗?以下引用一位我很佩服公考名人的话来解释--“其实你仔细想想,这几百个人里面至少有50%的人是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去试一下,这部分绝对是炮灰,可以忽略不计;至少有30%的人只是随便复习一下,没有经过完整的训练;至少有15%的人复习方法不对,还在学行测解题十大技巧、申论万能八条之类的东西,最后剩下5%基础较好,方法得当,复习全面的人,真正的决斗也只在这几个人里面展开,还要除掉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或者发挥不稳定的,你要相信你所经受的训练是绝对让你成为王者的。”

  说得太经典了,就是这个道理,你不是在抽奖,你是在竞争!只要你训练的当,这些比例都是浮云!你会不屑与那些业余选手为伍的!

  三、我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复习公务员考试

  这个观念是大部分人的误区,因为我走了一些弯路,所以公考复习的时间才拖了大半年,其实我第一次参加市考只准备了两周,只差零点几分就能进面试了,虽然坚持复习,之后两次考试反而水准相对有所下降。我们在一起交流的时候都觉得其实自己考试状态最好的时候不是长时间复习之后,而是在大约45-55天的复习之后。复习两三周一次性考上公务员的人比比皆是,因为公务员考试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考试,很多时候考的是反应速度和思考节奏,所以复习时间太长反而会影响状态。有人说,难道我准备两三年,就一定比那些复习四五十天的差吗?这倒不一定,不过时间一长,你的复习就肯定要找别的突破口了,不然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节奏感非常重要,公务员考试不适合打持久仗。

  四、辅导书一定要多买几本,综合各种复习材料,把上面的题目都学会

  不!你最多只需要买两本!

  现在有些辅导机构很偷懒,参考书的题目和模拟卷的题目差不多,换汤不换药,换个数字、换个说法翻来覆去地向你重复,这样的唯一结果就是造成你思想僵化,做题模式化,抹杀了你的爆发力,你会发现你的成绩越来越稳定,连以前偶尔会卓越一把的时候都没有了,有的甚至会越练越差。

  申论和行测分别找一本系统性的书看一遍,了解一下基本题型,然后就一定要扔掉!然后就是做题,要做高质量、灵活多变的题目!切勿反复做一家出版社的卷子!

  因为市面上的模拟试卷每次只出那么几套,而且题目重复度很高,所以可选择余地比较少。当时我们考完第一次之后大家就都不约而同地去中政行测在线题库里做题,再没买过一张模拟卷或者是一本参考书。只是一个纯粹的海量题库而已,虽然一开始觉得上面的题目很难很变态而且极其跳跃,做起来很累,但我庆幸自己扔掉了那些陈词滥调的辅导书。事实上,只要保持思维活跃,真真实实地坚持去感受各种试题的丰富变化,考试分数的持续快速上升会让你没有任何借口去停止练习。
  五、不上辅导班,复习就上不了档次

  这完全是辅导班威胁你去交钱的说辞!花几千块钱进个辅导班,结果进去一听,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就算有些东西当时听起来很新奇,但是考试的完全用不上。我那877块钱的花费就还包括了某辅导班试听一堂课的费用,现在想起来就觉得花得冤。

  现行公务员考试并不像高考或者司法考试这种需要大量的知识记忆和理解的考试,他只是考察你本身的一些基本素质,所以你也只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提高你的表现水平。只要你经过了高考训练,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你会发现辅导班60分钟讲的东西你自己看书做题15分钟就搞懂了。

  公考辅导班这种产品只适合没有自信需要心理安慰的人去消费,心理安慰也是有效果的,当然你不需要的。

  六、这次行政能力测试题目太简单了,我就是时间不够,真可惜

  这就不得不说我的一个学弟的故事,他是个非常聪明而且记忆力极佳的孩子,数学系高材生,刚开始打算考公务员的时候还来问了我一大堆问题,复习非常认真,甚至每一种题目下面有多少种题型他都能如数家珍,常常来问我一些不知道哪里收集来的变态难题。但是他做题目有一些强迫症,就是每道题目必须完全搞懂、完美解答他才放过,所以高考的时候他是他们省的三科状元。就这么一个人,考了三四次公务员,从来没进过面试!这绝不是运气的问题!每次考出来都跟我说,“学长,这次数字部分和逻辑部分我肯定能拿满分。”他神色突然间一变,“就是那些文字题和资料题,那么简单的题目不够时间来做,真可惜!如果再给我10分钟,我绝对能上85分!”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样子,我是一声叹息。

  记住这句话,时间就是行测的一切。先练习按时完成题目,先学会如何在不足够的时间里拿到最多的分数,最后再来谈高分策略。千万不要做“考试的时候我再集中精神加快速度”的打算。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和功利心理,一般会比平时慢5-8分钟。

  像国考这类型的考试,120分钟140道题,90%的人都难以按时完成题目,至少都有一二十个题是乱写的,还有二三十个是题瞎猜的。为什么?时间不够?所以建议你在复习的时候就要严格按照时间来进行练习,一道题目规定时间如果是30秒,超过15秒还不知道解题头绪就要直接跳过,并且要有意识地去练习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最优化分配时间。我当时在中政行测上做速度冲刺的题目,就没有一次能按时全部完成的,习惯了尽善尽美地做题,所以感觉非常痛苦,因为一道题目你思考超过预计时间它就会自动变灰色,强制你继续往下做保持节奏。但是事实表明,这样的速度强化练习在我接下来的考试中起了巨大作用。

  七、申论是模式化的固定的东西,只要多写就可以了

  事实是,申论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你绝对不能闭门造车。申论的训练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孤芳自赏,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学了一段时间的申论写作后,觉得自己写得非常好了,连标准答案都显然不如自己的文章了,然后还加大练习量,从最开始一天一篇文章变成一天三篇,如行云流水一般。

  结果一参加考试,完了,还不如我不练的时候。为什么?申论是有严格的行文标准的,但不是死板的,它对观点、措辞、分析方法和你自己对社会事件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都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你一定要比对着练,找细微差距!身边有水平高的朋友一定要把你的文章多送给他看看,有米的可以去申论批改标准研究中心交专家批改,像我们这种什么都没有的就只能每天对着人民日报和新华网的新闻评论练,今天评论是什么标题我就搜集资料写什么方面的申论,写完再逐段逐句和评论稿去对比,效果也非常好。

  八、报名就应该报那些招聘人数多的职位,机会大很多

  吃过一两次亏的朋友应该已经知道这个问题了,有的职位招2个人,只有15个人报,有的职位招30个人,有4000多人报,哪个竞争更激烈显而易见。但这并不是说招的人越少就越应该去报,招的人数并不能做绝对参考,主要要看限制条件。我建议如果你不是对某个部门或者某个职位有特殊兴趣的话,你的报考原则应该是“在我的条件符合的职位里,哪个职位限制条件越多我就报哪个”。假如你是硕士毕业、机械自动化专业、党员、应届毕业生,有这么几个职位:A,专业不限,要求本科及以上。B,理工类专业,要求硕士。C,要求机械相关专业,硕士,党员。那么你肯定要报C职位,不管他们招聘的人数有多大差异。因为是限制条件按决定竞争激烈程度。

  另外补充一点就是,如果你对某些地方考试的公正性不是非常确定的话,建议不要报考只招1个人的职位。
  九、报考要求只要大概符合就可以了

  千万要钻牛角尖,你不钻的话别人会钻,报考要求是要100%符合的,不然你进了面试也会被刷下来,一切努力的付诸东流了。所以我建议诸君在开始浴血奋战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所打的仗是有意义的。容易犯错的情况(在部分地区偶有差异)有:1,职位要求是“专科”的,你如果是“本科”或者“硕士”都不能报考,“专科及以上”的职位你才能报考。2,职位要求的政治身份是“群众”,那么“党员”就不能报考。3,如果职位要求“化工类”专业,你是“材料化学”专业就不能报。看起来很奇怪,对吧?但是“化工类”专业其实是有具体范畴的,“材料化学”专业是材料类的专业,不要望文生义。4,职位要求“基层工作经验一年”,你只是在大学的时候去某社区工作站实习了一年,那么你还是不能报考,因为那算你的学习经历(三扶一支除外)。5,专业要求“应届毕业生”的,你2009年9月毕业就只能2009年考,不过现在有些地区将应届毕业生的范畴放宽到毕业后两年,这就要看具体政策了。

  还有很多不能详述,在报考的时候请你一定要再三看清楚,有疑惑的地方就打招考部门的电话询问清楚,不要在这个环节一十足成千古恨。

  十、我考上公务员就是为了收入稳定、生活安逸、社会地位有保障

  是的,很多地方的公务员待遇都很好,三险一金加各种奖金补贴,

  是的,很多地方的公务员工作确实很清闲,你可以朝九晚五,一根烟一杯茶。

  但是上面这么多总结的经验不是为了让你去赢得一个惬意的铁饭碗!

  我们的教育需要人关心,我们的食品需要人把关,我们的医疗需要人规范,我们的房价需要人解决,我们的权益需要人保护,农民工的生存需要人关注,失学儿童的愿望需要人实现,黑势力的保护伞需要人揭去,豆腐渣工程需要人推倒!不要世故地笑一笑,觉得这是幼稚的不可行的。就想想那些公务柜台前爱理不理的、推三阻四的公务员,想想那些整天吃吃喝喝、大腹便便的公务员,想想那些殴打群众、肇事逃逸的公务员,虽然是少数,但是如果你没有追求,你就有可能成为他们!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总理的声音还在回荡,振聋发聩,成为公务员的你我岂能推却这份荣耀的责任,这两年来我知道有多难,虽然很难,虽然会有很多阻力甚至牺牲,但我们一定要去做,才会有改变。

  我们需要很多很多办实事的好公务员,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最重要的原因。

  能看穿这些谎言,你只要踏踏实实地复习,考上就是迟早的事情。但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的公务员,这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你想考公务员,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加强你的实力,最终让你加入公务员队伍。
  • 上一篇:哪些人不适合考公务员,哪些人又适合呢?
  • 下一篇:基层公务员的真实生活情况

用户评论

小清晰的声音

哎,这篇文章说的真准!我也是从前一直被“稳定的工作”和“终身保障”这些所谓的谎言吸引才选择考公务员的,结果却发现现实一点都不像宣传的那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怕挣扎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公务员,他们每天的工作的确相对轻松,但也不一定就是一帆风顺,有时候工作量很大,还要处理复杂的官僚主义事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这篇文章戳中了我的痛点!考研考公是大家普遍的梦想,可是那些“不为金钱奋斗”, “铁饭碗”的想法真的是骗子的话呀!年轻人还是要努力提升自己,追求自己的发展方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我也觉得对公务员的一些误解应该被揭穿了! 真正想进入体制内,好好为社会贡献能量的人也需要不断学习进步,不是单纯依靠“铁饭碗”的安全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偏激,公务员工作确实不全是完美的,但也离不开很多努力和奉献。大家还是要看清楚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棃海

我本身就是公务员,我对这次文章的观点很认同,我们也需要正视这些问题,促进公务体制改革,让系统更加高效、透明!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虽然有些文章说的有点过火了,但我还是想说,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要对未来的路更有清醒的认识,不要相信那些脱离实际的宣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我本身就经历了考公务员的过程,确实很多时候被这些伪命题所困扰! 现在想来,自己选择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疯人疯语疯人愿

我觉得文章没有提到一些重要因素,比如个人性格、价值观等等也都影响着个人的职业选择权重。我们应该全面分析自身情况再去考虑哪个道路更适合自己。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这篇文章的确戳中了我的痛点!我之前一直被 “稳定的工作” 和 “终身保障” 的说辞所吸引,结果却发现现实一点都不像宣传的那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诈

作为一个正在准备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我很感谢作者能揭穿一些公务员考试中的虚假信息,我会认真阅读每一句话,谨慎做出选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代价是折磨╳

这篇文章挺有启发性的,让我重新思考了对公务员工作的认知。工作虽然稳定但也需要付出努力和能力才能获得认可,不能单纯追求一份“安稳的生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考公的道路并不尽如人意,还需要克服很多挑战!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关注相关的议题,为更多想要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文章的写作风格比较尖锐,但的确提出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希望未来公务员招录政策能够更透明化,让年轻人对这个职业有更清晰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情绪化了,公务员行业也有很多优点,比如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等,不能仅仅关注负面影响。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每一种工作选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猫腻

说实话,我觉得这篇文章说的有些过分了,公务员的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需要面对压力和挑战!年轻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月流沐@

我本身就是公务员,我认为这篇文章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片面看待问题。我们应该理性分析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道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ptgk/703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