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核心知识解析:一般与特殊现象详解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高中化学核心知识解析:一般与特殊现象详解,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 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氕的原子核中无中子。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是金属原子;但氢、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都不是金属元素。
3. 质子总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一般是同种微粒;但Ne与HF例外。
4. 离子核外一般都有电子;但氢离子(H+)的核外没有电子。
5. 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双原子组成的;但稀有气体为单原子,臭氧为三原子组成。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是单质,是纯净物;但O2与O3,白磷与红磷它们是混合物。
7.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般是化合反应;但反应物仅一种参加,却属于化合反应。如:3O2=2O3,2NO2
N2O4。
8. 原子活泼性强,对应单质性质一般较活泼;但氮原子活泼,可氮气很稳定。
9. 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但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ZnO是两性氧化物。
10. 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
11. 酸酐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但HMnO4的酸酐Mn2O7是金属氧化物。
12. 酸酐一般是氧化物;但乙酸酐 [(CH3CO)2O]等例外。
13. 溶于水成酸的氧化物一般是酸酐;但NO2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可硝酸的酸酐为N2O5。
14. 一种酸酐对应的酸一般是一种酸;但P2O5既是偏磷酸(HPO3)的酸酐,又是磷酸 (H3PO4)的酸酐。
15. 无氧酸一般都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但氢氰酸(HCN)例外。
16. 酸的“元数”一般等于酸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但亚磷酸(H3PO3)不是三元酸而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硼酸 (H3BO3)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等。
17. 在某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该元素化合价越高,对应酸的氧化性一般越强;但次氯酸(HClO)的氧化性比髙氣酸(HClO4)的氧化性强。
18. 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般是金属;但非金属石墨有金属光泽也能导电。
19. 饱和溶液升髙温度后一般变成不饱和溶液;但Ca(OH)2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仍然为饱和溶液。
20. 混合物的沸点一般有一定范围,而不是在某一温度;但95.5%的酒精溶液其沸点固定在78.1℃。
21. 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但水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可水既非酸也不是碱。
22. 通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一般也越大;但氨水、乙醇等溶液浓度越大密度反而减小。
23. 蒸发溶剂,一般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加热盐酸、氨水时,其质量分数却会降低。
24. 加热蒸发盐溶液一般可得到该盐的晶体;但加热蒸发AlCl3、FeCl3溶液得到的固体主要为 Al2O3、Fe2O3。
25. 酸式盐溶液一般显酸性;但NaHCO3水解程度较大,其溶液呈碱性。
26. 强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强酸;但H2S气体通人CuSO4溶液中,反应为:H2S + CuSO4 =CuS + H2SO4。
27.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般能氧化活泼金属;但铁、铝在冷的浓H2SO4或浓 HNO3中钝化。
28. 酸与酸一般不发生反应;但浓H2SO4、 H2SO3能把H2S氧化:H2S+H2SO4(浓)=SO2 +S| +2H2O, 2H2S+H2SO3=3S +3H2O。
29. 碱与碱一般不发生反应;但两性Al(OH)3 能与NaOH反应,氨水能与Cu(OH)2发生反应。
30.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但下列反应能发生:SiO2 + 4HF=SiF4↑+2H2O ,2H2S+SO2=3S+2H2O。
31. 酸与碱一般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下列例外:3H2S + 2Fe( OH)3 =2FeS +S +6H2O ,3Fe(OH)2 + 10HNO3=3Fe(NO3 )3 + NO↑+ 8H2O。
32.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单质一般可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 来;但Na、K等先与水反应,后与盐反应。
33. 金属与盐溶液一般发生置换反应;但下列例外:2FeCl3 + Fe→3FeCl2;2FeCl3 + Cu →2FeCl2 + CuCl2;金属与碱溶液一般不反应;但AI、Zn均与 NaOH溶液反应。
35. 盐与盐溶液反应一般生成两种新盐;但两种盐溶液间发生双水解就例外。如硫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铝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S3+6H2O=2Al(OH)3 +3H2S
36. 盐与碱反应一般生成新盐和新碱;但下列例外:NaHSO4 + NaOH →Na2SO4 + H2O,NaHCO3+NaOH=Na2CO3 + H2O,CH3 COONa + NaOH
Na2CO3 + CH4
37. 盐与酸反应一般生成新盐和新酸;但下列例外:2KMnO4 + 16HCl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38. 第VA、VIA、VIA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呈弱碱性。
39.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周期一般都是从金属元素开始;但第一周期从非金属氢元素开始。
40. 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一般越大;但Li>Al、Mg>Ca、Ra>Ba等例外。
41.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般逐渐增大;但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钾, 碲大于碘等例外。
42. 离子晶体中一般含有金属元素;但NH4Cl、 NH4NO3等无金属元素。
43. 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低于原子晶体;但 MgO 熔点(2800℃)髙于 SiO2 熔点(1600℃)。
44. 物质中一般有阳离子就必有阴离子;但在金属或合金中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其阴离子部分由自由电子所代替。
45. 构成分子晶体的分子一般都有共价键;但稀有气体的分子中没有共价键,是单原子分子。
46. 非金属氧化物在固态时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为原子晶体。
47. 单质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但O3是极性分子。
48.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的化合物一般属 离子化合物;但Al与Cl2化合形成的AlCl3属共价化合物。
49. 形成稳定的分子需满足8电子(或2电子)结构;但有些分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却能稳定存在,如BF3。
50. 正四面体分子中的键角一般是109°28';但白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其键角为60°。
51. 凡涉及到“反应”,一般就发生化学反应;但焰色反应却属于物理变化。
52. 对反应前后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如 2N2 +3H2
2NH3,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一 定条件下达成化学平衡时,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压强能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但充入“惰性气体”,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增大,然而平衡并不发生移动。
二、元素及化合物
1.卤素单质一般不与稀有气体反应,但F2却能与Xe、Kr等稀有气体反应生成对应的氟化物,如 KrF2、XeF2、XeF4、XeF6 等。
2. 常见的卤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一般为:X2 + H2O=HX + HXO;但F2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2 +2H2O=4HF+O2
3. 卤素与强碱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一般为:X2+2OH-=X- + XO- + H2O;但 F2 与强碱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HF再与碱反应。
4. Agx有感光性,见光一般分解;但AgF稳定,见光也不分解。
5. AgX—般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但 AgF可溶于水。
6. CaX2 一般可溶于水;但CaF2难溶于水。
7. 卤素在化合物中既可显负价,又可显正价;但氟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
8. 卤素的无氧酸(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是一种弱酸。
9. 氢齒酸一般不与硅或二氧化硅反应;但氢 氟酸能与硅或二氧化硅反应。
10. 卤素单质与铁反应一般生成FeX3;但I2 单质与铁反应生成物为FeI2。
11. 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的熔、沸点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髙;但NH3、H2O、HF 的熔、沸点反常升髙。
12.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从上到下一般增大;但钾的密度却反而比钠小。
13. 碱金属与足量氧气反应,一般都能生成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但Li与O2反应时,只能生成 Li2。
14. 制取活泼金属(如K、Ca、Na等)时,一般是电解其熔融盐;但铝却是将Al2O3熔化在冰晶石中进行电解。
15. 金属硫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但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16. 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一般呈+2、+4 价;但硅却只有+4价。
17. PO43-离子的鉴定,一般可用试剂AgNO3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溶液沉淀消失的方法进行;但磷酸中的PO43-离子不能用上述方法鉴定。
18. 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碲却能导电。
19. 金属在常温下一般为固体;但Hg却是液体。
20. 非金属单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但溴为液态。
21. 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但硅却不然。
22. 钡盐(如BaCO3、BaCl2等)一般都是极毒的;但BaSO4却无毒,因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而作钡餐。
23. 铜盐溶液一般为蓝色;但氣化铜浓溶液常为绿色。
24. 酸式盐一般可溶于水;但磷酸一氢盐除 钾、钠、铵盐外,几乎都不溶于水。
25. 氢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 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显-1价,如NaH、CaH2。
三、有机化学
1. 有机物一般含有碳、氢元素;但CCl4组成中不含氢。
2. 有机物一般易燃;但四氯化碳、聚四氟乙烯却不能燃烧。
3. 卤代烃水解得到的有机产物一般是醇类;但氣苯水解得到苯酚。
4. 卤代烃一般为液态,不溶于水;但一元氣代烷通常为气体。
5. 醇类催化氧化一般生成醛(或酮),继续氧化生成酸;但R3COH不能催化氧化成醛或酸。
6. 能称“某酸”的化合物一般是酸类;但苯酚俗称石炭酸,并不属于酸类,而是酚类。
7.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 团的物质一般是同系物,但苯甲醇与苯酚、乙烯与环丙烷等均相差“一并不是同系物。
8.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般是醛类;但葡萄糖、甲酸和甲酸某酯等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9.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分子中一般含有醛基;但果糖分子中不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10. 酸与醇间的反应一般属酯化反应;但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生成溴乙烷不是酯化反应。
11. 酯化反应一般发生在酸与醇之间;但纤维素与浓HNO3也能发生酯化反应。
12. 酯一般通过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原理制得;但乙酸苯酯是由乙酸酐(CH3CO)2O或乙酰氣 CH3COC1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到。
13. 有机物中的油一般是指由髙级脂肪酸与 甘油所生成的酯;但汽油、柴油、煤油等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14. 蜡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指髙级脂肪酸与髙级脂肪醇所形成的酯;但石蜡是高级烷烃(含 C20 ~ C30)的混合物。
15. 同分异构体一般能用同一化学式表示;但表示的并不都是同分异构体,如淀粉与纤维素。
16. 丝和毛一般是指蚕丝和动物的毛发,其成分都是蛋白质;但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人造毛则是合成纤维(聚丙烯腈)。
17. 玻璃一般是指硅酸盐;但有机玻璃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四、化学实验
1. 精密测量仪器刻度一般不是在上(如滴定管)就是在下(如量筒);但温度计的刻度在中间偏下。
2. 启普发生器适宜于块状固体、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如H2、H2S、CO2等);但制C2H2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3. 制取Cl2、HCl、NO等气体时,一般采用固—固、固一液、液一液发生装置制取;但制溴和硝酸时,应采用曲颈甑。
4. 固体的切割一般应放在桌面上进行;但白磷的切割要在水中进行。
5. 试剂瓶中药品取出后,一般不允许放回试剂瓶;但取用剩余的钾、钠、白磷等应放回原瓶。
6. 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废液及废物均应放人指定的废液缸或集中处理;但实验中不小心洒落的汞尽可能收集起来或撒上硫粉,消除其毒性。
7.胶头滴管一般不能伸入试管中接触试管或有关容器内壁;但制Fe(OH)2白色沉淀时, 滴管伸入试管内。
8. 用水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时,应将导管靠 近液面或接一倒扣漏斗,难溶气态物质的吸收,可把将导管插人水中;但在制乙酸乙酯时,导管在靠近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而不能插人其中。
9. 在电化腐蚀时,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先腐蚀;但铝铁合金,因铝表面有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而铁先腐蚀。
10. 中性干燥剂一般都可以用来干燥酸性、 碱性、中性等各种气体;但干燥氨气不能选用无水 CaCl2。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ptgk/6663.html
用户评论
这文章很好地解析了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遇到的一个关键概念。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一般和特殊的区别对掌握化学原理非常有帮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阅读后能让我更加深入理解化合物的性质特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化学世界里的'特殊规则'也挺有趣的,不像我想的那么枯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般"与"特殊"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发现这种分析方法非常有用,可以更好地记忆和应用知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做实验的同学来说,这个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结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帮我梳理了化学中一些常见的误解,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对比一般与特殊,我对一些常见反应类型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理解"一般"和"特殊"的区别是提升化学成绩的关键一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过之后感觉对化学的热爱又加深了一些,知识点变得不再那么难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般的规则"让我在面对复杂的化学问题时有了更多的应对策略。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提醒我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不能墨守成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具体例子分析,原来那些看似抽象的概念现在更加直观易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对比学习方式很有效,能让人快速掌握重点和难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般"与"特殊"的讲解不仅适用于化学,对其他学科也有启发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看待化学现象,在未来的学习中有大用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我对高中化学课程充满期待,因为我知道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般-特殊"这一框架在学习任何一门科学时都适用,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工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改变了我以往学习的被动状态,主动探索知识的乐趣重新点燃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