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讲解离子平衡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
大家好,关于高中化学知识讲解离子平衡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AcH2OHAcOH
平衡常数:
(Kw为水的离子积,Ka为乙酸的电离常数)
二。氯化铵溶液的水解(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NH4H2O NH3·H2O H
平衡常数:
(Kw为水的离子积,Kb为氨水的电离常数)
三。醋酸铵溶液水解(弱酸弱碱盐水解)
Ac H2O HAc OH NH4 H2O NH3·H2O H
由于生成的H+和OH-会结合形成水,从而促进乙酸铵的水解。将两式相加,得到醋酸铵总水解方程: Ac- NH4 H2O HAc NH3·H2O
平衡常数:(Kw为水的离子积,Ka为乙酸的电离常数,Kb为氨水的电离常数)
四。用于三氯化铁溶液的水解(无电离常数的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Fe3 3H2O Fe(OH)3 3 H 该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3(H)/c(Fe3)。液态水和固体氢氧化铁的浓度保持不变。
当加入较高浓度的铁离子时,意味着铁离子浓度增加,而氢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为了保持K不变(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水解平衡必须右移,氢离子浓度增加,酸性变强。
当加水稀释时,氢离子和铁离子的浓度基本上同时降低。为了保持K 不变,平衡必须向右移动。氢离子和铁离子浓度均降低,酸性减弱。
由于氢氧化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水存在电离平衡,因此存在以下关系: 因此,铁离子水解的平衡常数为:(Kw为水的离子积,Ksp为溶解度积常数) )
若为氯化铜Cu2 2H2O Cu(OH)2 3 H,则平衡常数为: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ptgk/16483.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真的很清晰,把离子平衡和水解平衡常数都解释得很深入,让我终于明白了这些概念!以前总是觉得这些课题很难懂,现在感觉好多了,感谢作者分享!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对化学知识的讲解不太感冒,但看了这篇博客后,我觉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概念,真的太棒了!计算方法也说得比较详细,有图有表,很容易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在复习高中化学呢,没想到能看到这么好的博客,水解平衡常数这块是以前一直让我头疼的,现在终于看明白了!作者的讲解思路很清晰,把要点都总结很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再也不用担心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写得太简洁了,一些重要的概念没有解释清楚,比如某些离子水的种类和性质,以及不同水解平衡常数代表什么,希望能更详细一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讲道理,计算公式本身并不复杂,但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才是关键。这篇文章从基础理论出发,逐步导出了计算方法,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真的很宝贵!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解平衡常数这个概念听起来就晦涩难懂,还好有这篇博客讲解,把复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让我能更容易理解。不过我觉得可以加入一些例子和应用场景,会更生动形象。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篇文章对初学者来说很有帮助,因为解释得很深入,而且还提供了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水解平衡常数的概念。但是对于已经在化学领域有基础的人来说,可能觉得文章内容比较浅显。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中化学真的太枯燥了!尤其是这块关于离子均衡和水解平衡常数,总是让我觉得思路混乱。希望老师能像这篇博客一样,讲得更生动有趣一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标题写的有点长,可以更简短一些,比如“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之类的,这样更容易被吸引眼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学习化学,尤其是这些反应机制和常数的计算很麻烦,这篇博客帮我理清思路了,感谢作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逻辑清晰,语言简洁易懂,但我觉得计算公式部分可以再多加一些解释,比如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水解平衡常数等等。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公式的来源和意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化学课上的老师总是把这些概念讲得非常抽象,这篇博客却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让我对离子平衡和水解平衡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发现很多文章都只介绍了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却没有深入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意义。这篇文章把重点放在原理解释上,真的很不容易找到这样的文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明白水解平衡常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之前总是蒙混过去,这篇文章把我弄明白了!感谢作者的辛勤讲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个博客挺不错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比如可以用更具吸引力的标题,或者加入一些动画或视频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写的简单易懂,但我觉得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水解平衡理论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料和文献参考,这篇文章只能算入门级别的内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