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设计专业中期汇报展览
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设计专业中期汇报展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梅花蕊开南枝暖,柳丝牵线忆春。 2022级研究生中期成果展恰逢初春。 “迎春”是学院学子向学院、向学校致敬的最好方式。本次展览将于2024年4月15日在江苏师范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涵盖2022届全体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报告,包括中国画、油画、书法、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艺术理论等专业。 “中期作品展”不仅梳理了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也是学生进入另一个学习阶段的起点。此次展览名为“中期作品展”。它既是对研究生入学一年半以来学习情况的评估和检查,也是对学生入学前所学专业相关知识储备、审美观念和技法运用的检验。进入毕业创作和论文。也是艺术主题和艺术形式的交流,也是各专业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美术学院导师组也会一一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让每个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同时,这些作品也能体现美术学院研究生的创作热情和探索精神。他们通过手中的画笔,描绘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传递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不仅提高了创造能力,还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他们在继承传统绘画技艺的基础上,勇于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材料,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在这里,既有基于传统艺术语言的笔墨深入探索,也有针对生活的个性化设计;有当代视觉文化的美学视角,也有综合媒体的形式实验。艺术与艺术设计的多样化表现,展现了全体研究生孜孜不倦的专业探索。它们也是青年学生艺术思维和社会情感的映射和成长的反映,体现了各自学术精神的衍生、融合和演化的生命力源泉。
在此预祝参加展览的研究生们学业有成!并向各位指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01 宋子阳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三金常在,笑口常开》
创意理念:本设计以三金西瓜霜缓解咽干、咽痛为主题,衍生出一款辅助三金西瓜霜缓解咽干、咽痛的创意产品。产品造型夸张了青铜人的大嘴,与功能性相结合,也寓意着三金永远在你身边,你可以永远微笑。
作品名称:《为你充能》
创意理念:双鹿多巴胺系列文创设计是基于双鹿电池的产品特性以及双鹿青春活力、能量迸发、活力四射的品牌基调。它以电池的造型和双鹿标志为原型,采取年轻化的手法。靓丽的多巴胺配色塑造了“为你充电”的品牌特色,是与闹钟、书夹、斜挎包等生活用品结合的文创产品。
个人简介:
葛慧慧,江苏徐州人,主修艺术设计,学习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作品名称:《蜂花正茂》
个人简介:
陈克同,江苏徐州人,主修艺术设计,主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从宋子阳教授。
作品名称:《蔚蓝之下信息可视化设计》
创意:日本于2023年8月23日正式开始向大海排放核污水,此举关系到全人类的健康和命运。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未来,核废水排入大海所造成的危机和负面影响将被可视化,并对核废水的危害进行总结和预测。
作品名称:《造园汉画像文创设计》
创作理念:汉画像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内涵。刻在石头上的图案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和画家的精湛技艺,而且是历史语言的形象表达,讲述了当时人们的行为、思想、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汉代石刻画像中建筑的分析和探索,我们以建筑为媒介,收集汉代画像中人物的具体项目作为设计素材,利用图像本身的意义来延伸和发展增强设计形式的丰富性。
个人简介:
侯跃,江苏无锡人,艺术设计专业,主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从宋子阳教授。
作品名称:《椰汁包装设计》
创意:设计以银鹭植物u椰子汁的品牌基调为基础,以插画风格绘制。画面以海浪、东南亚椰子、幼椰子树为主要元素,与产品名称紧密结合。 “椰子”对应了年轻人“是”的生活态度。整体画面简洁自然,突出了产品的核心卖点,营造出健康、活力、欢乐的氛围,在当代年轻人中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
个人简介:
董松岳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中共党员,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文化产业产品设计,师从宋子阳教授。
作品名称:《为你充能》
创意理念:以RIO醉酒者的内心为出发点进行文创设计,赋予产品更丰富的视觉可能性。小尾酒是自爱、自信、自由的象征。它简单、纯粹、多变。就像年轻人一样,无论经历怎样的成功和失败,我希望当我遇见萧维九时,我能褪去伪装,回归我的赤子之心。回归简单的自己。
个人简介:
韩雪辰,江苏徐州人,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艺术设计文化创意方向。
02 兰芳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再遇红楼观韶华》
创作理念:作品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主要视觉形象,选取林黛玉、王熙凤、史湘云等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总结每个人物的特点,将人物的性格与花,并设计人物形象。红色科学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让复古满足潮流,将传统文化融入插画中。整体绘画风格借鉴民族潮流形式,采用传统色彩红色,进行系列化设计和设计延伸。
个人简介:
谢诺,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兰芳教授。
作品名称:《汉画之韵》
创作理念:本设计从汉代画像石中提取“四神”形象,与汉代人民生活形象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汉文化特色的图案。该系列图案根据“四神”的季节特征,从“春夏秋冬”四个时期设计色彩和内容,打造“春”“农”“夏” ”和“采莲”、“秋”与“狩猎”、“冬”与“储”四个主题,旨在通过“四”的意象组合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祷和向往。神”和人们活动的形象,通过作品传达祈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个人简介:
刘悦,江苏常州人,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专业研究生,导师为兰芳教授。
作品名称:《梦金园ip形象设计》
创作理念:“梦金源”作为民族品牌,传承纯粹的工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匠心精神。本次设计选取了与梦锦园品牌一致、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吉祥动物“貔貅”的形象,并使其显得可爱。同时与金色元素相结合,拉近了它与年轻人的距离。更受喜爱。该系列海报结合“小星星运动”系列产品,传达梦金源工艺的纯粹性,体现梦金源“精密黄金珠宝专家”的品牌特色。
个人简介:
杜新元,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兰芳教授。
作品名称:《迎宾宴饮》
创作理念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品旨在将肖像石迎宾宴会的内容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这部作品通过插画的表达和“迎宾”风铃的设计,对建筑图案的解读,帮助我们理解汉代人的宇宙观念和信仰形式。进一步弘扬汉画像石传统文化,弘扬好客徐州的独特魅力!
个人简介:
侯玉兵,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专业研究生,师从兰芳教授。
作品名称:《射猎盛景》
创作思路:这部作品的标题是《狩猎场景》,顾名思义就是汉代狩猎时壮观的场景。我们从汉代肖像中提取并重新设计了狩猎图像。我们选取了一幅与车马结合的狩猎图,将其中的人物、动物、装饰元素提炼升华,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让汉代的雄伟狩猎成为可能。今天的场景正在上演。
个人简介:
王瑛,江苏盐城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师从兰芳教授。
03 陈芳副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娃哈哈-包装设计》
创作理念:增强活力,勇往直前,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精神指引。在锻炼过程中,主观精神力量给人的不仅是奋进的勇气,更是敢于行动的勇气和勇气。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奇迹和各种可能性就是基于此而创造的。这样诠释主题就是“前进的每一步都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图案用各种运动姿势告诉群体,你在赛场上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你在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整体图案简洁而富有层次感,旨在表达轻盈、动感的运动效果。辅助图形用于区分产品的不同特性,也表达电解水的不同风味。
作品名称:《今天学了没》
创作理念:主要任务是将强国形象拓展为适合文化创作的二次创作。原始图像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单一,无法与当前市场上的所有场景匹配和融合。因此,有必要提取图像线稿,抓住图像的主要特征,丰富表现力。扁平化的形象更加轻盈,丰富视觉后,形象更加动感、亲切,传递出IP衍生的包容趋势。在此基础上打造的形象是具有个性特色的强大IP,使IP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结合其他文化的碰撞,赋予强国IP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二维却又深思熟虑的激活形态。
个人简介:
周畅是江苏徐州人。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
作品名称:《啸风子——民艺虎图形设计》
创作理念:虎文化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的守护神,其中蕴含着劳动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秦代以来,龙升天,成为统治阶级的象征。老虎逃入民间,成为人民的守护神,至今仍经久不衰。民间艺术虎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它不仅是口口相传的生产工艺,更是我国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不断的生命祈祷和美好祝愿。本作品运用形状语法对民间艺术虎的装饰元素进行变异与组合,形成小凤子系列平面设计。本次设计作品的名称“小凤子”是虎的别名,意在传达民间艺术虎背后的工匠们对生活的热情,以新的形式传达持久的情感。
个人简介:
颜慧敏,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为文化创意设计,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民间工艺品、民间虎文化。
作品名称:《潮弄傩头》
个人简介:
刘诺诺,江苏连云港人,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州市玉雕艺术家协会会员,艺术设计文化创意设计专业研究生。
作品名称:《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校庆标识设计》
创意:标志将高音符号、飘带和校徽组合成数字“60”。高音符号代表音乐的灵魂,红丝带象征优雅的音乐旋律和喜庆的寓意,校徽代表学院的荣誉和传统。元素的组合,既是对过去六十年成就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作品名称:《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形象标识设计》
创意理念:标志融合了橄榄枝、盾牌、扬州地标文昌阁、蓝色丝带等元素。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盾牌代表公安机关的防护使命,扬州地标文昌阁凸显扬州地域特色,蓝色丝带代表人民警察的勇气和坚韧。
个人简介:
洪子墨(1998.8),江苏徐州人,专业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04 赵冬霞副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沛县泥模IP形象设计》
创作理念:徐州沛县泥塑于2007年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儿童启蒙的教具,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沛县泥模IP形象设计》 作品以泥模“龙头”为基础,打造IP形象龙东强。形象是由“龙头”图案演变而来。整体还结合了泥模本身的“扁”和“薄”的特点。我希望这个形象能让人们想起泥塑本身,看到IP形象背后的故事。泥模具有“土”的属性,因此整体颜色以黄色为主。整体以可爱的形象呈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亲切感。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IP形象,吸引消费者关注沛县泥塑,了解沛县泥塑。
作品名称:《“不折叠”蒲公英》
创作理念:作品《“不折叠”蒲公英》是一套以蒲公英中学指南为中心的纪念品。指南内容涵盖了学校背景、校园地图、趣味互动、访客留言等内容。该设计紧密围绕“蒲公英”一词展开。确保手册主题可识别性的代表性元素。此外,还附带笔记本、书签、邮票、印章等文具相关衍生品。
个人简介:
王梦妮,江苏淮安人,中共党员。她是江苏师范大学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从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从赵冬霞副教授。
视觉传达设计
05 李彦祖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派多格宠物品牌形象设计》
创意理念:Paidog是一个生产宠物用品和食品的消费品牌。从宠物食品细分市场入手,以“好看”的宠物产品,受众瞄准90后、95后刚开始养猫的年轻人。饲养宠物正在成为追求人与宠物和谐共处、美好生活的都市“空巢青年”的频繁选择。
个人简介:
孙明,江苏徐州人,美术学院2022级视觉传达专业硕士研究生。
06 崔浩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汉话徐州》
创作思路:该作品以汉画像中乐舞、车马、泗水捞鼎等生活场景为载体,以及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结合徐州标志性建筑宝莲寺、云龙山、音乐厅、彭祖楼、苏公塔,视觉呈现采用矢量插画风格,古朴典雅又不失趣味,引发公众对汉代肖像画的关注在徐州。基本图案应用于邮票、挂历等一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风格统一,具有纪念意义。不仅增加了视觉美感,也增强了徐州汉画像的宣传力度。
个人简介:
谢薇薇,美术学院2022级艺术设计研究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徐州市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
07 石晓东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多层次市域构想》
创作理念:作品主题为“城市包容、城市安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该设计致力于提出可持续的城市手表策略,通过环境友好、社会包容和安全可行性的原则来实现。通过综合开发、可持续交通、绿色基础设施、能源效率和社区参与,我们将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多层次有机城市,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作品名称:《Flower Coffee品牌形象设计》
创意理念:与批量生产、商业化的咖啡在“花咖啡”的种植、采摘、加工、烘焙等方面相比,花咖啡注重品质、独特性和个性化,追求更高层次的口感和体验。
从整体Logo我们可以分析出该品牌的经营模式是直销,不仅减少了咖啡豆的运输时间,而且通过点对点的直采保证了咖啡农的利益。
个人简介:
史翔宇,中共党员,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学士学位。 2021年至2022年担任西部计划志愿者,在陕西省三原县北溪镇支教。曾获国家奖学金、第十八届挑战杯国家特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全国铜奖、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三等奖。
作品名称:《如初女衣VI设计》
作品名称:《汉化像素》
创作理念:“汉画像素”是一个以汉画石艺术为基础的文创品牌设计项目。汉画像石记录了汉代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神奇的神仙世界。汉代人特有的乐观精神在汉画像石中流露出来。这也启发了两千多年后我们的日常生活。基于此,本项目以“思考汉代墓主的想法”作为项目的出发点,试图用设计语言在现代人和汉人之间建立审美和情感的联系。王朝。作品中,看似歇斯底里的表情背后,隐藏着图形秩序与汉代人对来世的美好憧憬。
个人简介:
视觉传达专业2022级研究生徐琪希望通过设计给每个人带来快乐,并正在为此而努力。
作品名称:《福虎》
创作理念:以邳州绣花鞋中的虎头鞋纹为灵感,对图案进行重组、重新设计。由于虎头鞋属于童鞋的一种,所以采用活泼、鲜艳的色彩,使其更加醒目、受欢迎。充满活力的图案和花纹也让人心情愉悦。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同时,对邳州虎头鞋的纹样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个人简介:
王子玉,江苏徐州人,在江苏师范大学视觉传达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作品名称:《“啡”常行动》
创意:本设计从环保角度出发,回收咖啡渣。这种循环经济的实践,不仅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理念,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个人简介:
颜彬彬,山东济宁人,2022级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品名称:《青田民俗改造》
创作思路:设计采用大量木结构结合当地红砖、水泥等传统材料,展现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外部空间的屋顶采用木梁柱结合当地的青瓦,保留其“旧”,展现其“新”。景观空间方面,木结构结合水泥浇筑造景,巧妙融入水体,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作品名称:《公转自转》
创作理念:将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形牛犁”通过创作转化并引入当代设计的视角。齿轮带动镜盘“公转”“自转”,“铁形牛犁”不再是古代的辅助生产工具。转变为具有“互动性”、“体验性”、“艺术性”的“机械装置”。作品的选材深受镜面雕塑艺术家Glenim Caldwell的启发,采用镜面塑钢,旋转而成。移动的镜盘重构了“支离破碎”、“扭曲”却又真实的外部世界。它强调机械感和科技感,通过镜像与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
个人简介:
夏敬之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美术学院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08 王斌副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龙重登场》
创作理念:本作品提取龙文化形象作为设计元素,提炼概括其造型和动态,以色彩缤纷的透视作为画风,并赋予其吉祥美好的寓意,创造出有趣的新年龙形象。 “隆龙”谐音,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平安喜乐。
个人简介:
刘同宇,江苏徐州人,美术学院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徐州市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名称:《清明踏青》
创作思路:提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百姓生活意象作为设计元素,对其造型和生存状态进行切割,同时将字体与中国传统建筑同构,以字体穿插文字、风景的拼贴。展现了古代清明节善政善民的社会景象。
个人简介:
贾瑞琳,山东潍坊人,美术学院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徐州市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名称:《静谧时光》
创作理念:插画展现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和创作空间,充满温暖和灵感,旨在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珍惜那些专注于学习和绘画的安静时刻。
个人简介:
常慕然,江苏徐州人,美术学院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研究生,徐州市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名称:《夏至》 创作理念:本设计作品以“西瓜”、“荷叶”等熟悉的元素为切入点,让人们快速联想到夏天。
作品名称:《五味杂陈》
创意理念:本设计作品结合实际像素照片和插图,创造出一个有趣的角落。再加上“甜、酸、苦、辣、咸”四个字,味道更是五味杂陈。
个人简介:
方方,江苏师范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硕士研究生,徐州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名称:《诗意节气》
创作思路:作品以二十四节气为设计主题,选取描述节气特征的古诗词,与江南园林的花窗元素相融合。极具艺术感的花窗,让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每个场景层层变化,营造出独特的中国美学。变化的渐变表情与之呼应,渲染出二十四节气的诗意之美。
作品名称《探险》
创作思路:该插画将冰川、陆地、沙漠三种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以生动的色彩和形象展现了多种动物的生活。旨在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了解、欣赏自然的多样性并探索其美丽,激发观赏者探索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欲望。
个人简介:
孙曼曼,美术学院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徐州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
09 刘华年副教授工作室作品
作品名称:《未来幻境》
创意理念:本设计旨在弘扬海洋文化,引导人们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激发人们探索未来海洋的欲望,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未来海洋主题展示旨在吸引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尤其是家庭和儿童。
作品名称:《宁静之美:江山画卷》
创作思路:设计风格采用国潮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灵感,使画面更具文化内涵。此外,白鹤的出现象征着幸福长寿,赋予画面更多美好寓意。总体而言,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呈现自然之美与和谐,同时弘扬传统文化,激发观众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个人简介:
鲍翔,江苏宿迁人,美术学院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品名称:《礼遇·长安》
创作思路:作品《礼遇·长安》采用新中式绘画手法绘制西安著名旅游景点,结合风土人情和吉祥元素,展现新时代西安的蓬勃生机。
作品名称:《DOPAMINE》
创作理念:基于流行词“多巴胺”的活动KV设计。
个人简介:
李慧贤是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2级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刘华年。
窦勤军副教授工作室作品10幅
作品名称:《鲁锦品牌创新设计》
创作理念:“布织织”是山东省土鲁锦概念品牌。鲁锦是鲁西南民间艺术的代表传统手工纺织品,也是黄河文化历史积淀的重要代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把人们带入了情感文化时代,老品牌的一些民俗文化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老品牌的视觉形象必须重新设计。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鲁金品牌新的视觉形象。新的品牌形象旨在迎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传达传统纺织行业的中国美,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品牌了解鲁锦文化。
设计通过寓言的方式实现视觉隐喻,即用符号在传统编织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产生情感共鸣。品牌标志采用字体设计+“飞梭”元素进行一体化设计,体现纺织行业的品牌基调。辅助图形选择棉作为主要元素,进行简化、灵活的设计,强调鲁锦“棉纺织”的特点。整体色彩根据传统鲁锦的红、绿特点进行优化,选择蓝绿、粉色的组合,贴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情感,同时传达传统鲁锦的吉祥文化。
个人简介:
王旭,山东济宁人,主修艺术设计,正在学习视觉传达。
相关问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ptgk/1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