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集锦21篇(附答案详解)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集锦21篇(附答案详解)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集锦21篇(附答案详解)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戴周犯严执法
此前,兵部郎中戴周,忠清清室,为人正直,升任大理少卿。上级选了很多人,骗取了他们的资金,并勒令他们投降。那些拒绝的人就会死。不久,发现有人作弊,他想杀了他。周报:“依法,法应流。”上级怒道:“你想遵守法律,让我失去信心?”对他说:“法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颁布的,法律是国家向天下传播大信仰的原因。”陛下对您所选择的人的许多欺骗行为感到愤怒,所以你想杀了他们。但知道他们是不可能的,你可以用正义惩罚他们。此乃忍小怒,守大信之道。”执法前后犯罪者,其言如泉涌,其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世界。
【注释】冒犯:冒犯君主威严。 上:指唐太宗。 促进:提高。 子印:子是资格的意思;殷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衔而受到的奖赏。 刘: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方劳役。 卜:表示。
1.解释句子中的点词。 (4分)
很快就会有人知道这个骗局
陛下对许多人的欺诈感到愤怒
所以我想杀了他
世界上没有不公正的监狱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上级选拔了很多行骗、用钱的人。他们被赦免并被勒令投降。那些拒绝的人就会死。
你是想遵守法律,让我失去信心吗?
这就是忍小怒,守大信。
3.结合课文上下文,简要分析戴舟的品质。 (4分)
参考答案:
1. 觉醒:(被)发现愤怒:怨恨所以:所以监狱:案件
每题1分,共4分。
2.因为皇帝在选拔人才时发现很多人冒充有为官资格或者受过嘉奖的人,于是下令这些人投降,不投降的一律处死。 难道你只是想遵守法律,让我背弃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吗? 这是忍小怒,守大信用。
每句话2分,共6分。就这么说吧。
3、戴周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为人忠诚正直,正直无畏,公正遵纪守法,不畏强权,据理力争。他严格依法处理违法犯罪的官员,说明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格执法的人。
每分值2 分,总计4 分。就这么说吧。
【翻译】
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正直、公正、正直,提拔他为大理寺少卿。 (有一次)皇帝在选拔人才时发现很多人冒充有为官资格或者受过嘉奖的人,就下令这些人投降,不投降的就处死。很快,一个有假资质的人被发现了,皇帝要处死他。戴舟报告:“按照法律(此人)应该流放。”皇帝勃然大怒:“难道你只是想遵纪守法,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道:“皇上的命令,是临时起意的。喜怒哀乐,法律是国家用之,以示对天下的重托。皇上痛恨许多被选中的人有欺诈行为,所以他要皇帝已经知道他不能这样做,然后让法律来决定,这是一种愤怒和保持极大信誉的行为。”皇帝(称赞戴胄)说:“你善于依法办事,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戴胄屡次得罪皇帝严法,论据如泉水一出。一般皇帝都会听从他的决定,天下不会有冤案。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3。 (14分)
何岳轶事
学者何乐,字微斋。有一次,我在一次夜行中发现了两百多两白银,但我不敢告诉家人,生怕说服他们保留黄金。第二天,我带他去了我收银子的地方。我看到一个人在寻找它。问了银子多少,印章也一样,就还了。那人想送点金子以表谢意,卫斋却说:“金子是我捡到的,没人知道,都是我的财产,这点儿金子有什么用呢?”那人道谢后就离开了。
他还尝试在太监家里教书。太监到京城办事,送了一个箱子到魏斋,里面有数百金子,说:“改日去取。”几年过去了,却没有任何消息。听说他的侄子因为别的事南下了。不要把盒子拿出来。我委托你寄来的。
夫恐斋是穷书生。如果他把金子捡起来还回去,他还能受到一阵子的鼓舞;如果他送了几年金子,一点也不为所动,那他还远远谈不上优秀!
【注】印(zh):封印的标记。 利益:贪图。 还可以鼓励自己:短期内可以鼓励自己不要贪婪。
1.解释句子中的点词。 (4分)
那人道谢后离开
下次再取
尝试在太监家里教书
绝对不要受到诱惑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不敢和家人说话,怕说服他们留下钱。
问其银数及印章,遂归还。
听说侄子因为其他事南下,无奈只好收下了箱子。
3.用四个字概括文章中写的两件事,并解释为什么作者认为何悦的第二个行为比第一个更有价值? (4分)
参考答案:
1.(4分)离开,离开。 等等,等等。 从来没有完全没有,完全没有。
2.(6分)
这件事他不敢告诉家人,怕家人劝他把钱留下。
(2分,单词解释错误扣1分,直至扣2分)
何月向男子询问了银子的数量和印记。答案都一致,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
(2分,单词解释错误扣1分,遗漏要素扣1分,直到扣完2分才扣1分)
(何月)听说官侄南下有事,不来取箱子。
(2分,单词解释错误扣1分,直至扣2分)
3.(4分)途中不要捡起丢失的东西(或:不要捡起金子)(1分);不要拿走您寄来的钱(1 分)。作者认为,抵制长期诱惑更加困难。卫斋的生活很困难,那箱钱一直伴随着他。如果他没有决心,他可能会找借口先用这笔钱。 (2分)
【翻译】
有一位学者,名叫何乐,号微斋。再次夜行捡到200两银子。我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劝我把钱留下。第二天早上,我拿着银子到了取钱的地方。只见一个人走过来,问他银子和印章(印章的记号)的数量。它们都匹配,所以我把它还给了那个人。那人想送何月一些银子以表谢意。何月道:“如果我捡到这些银币,不告诉任何人,那它们不都是我的了吗?我在乎这个吗?”我满怀感激地离开了。
何岳曾在官府任教。那家的一个官员来北京有事,把一个盒子交给何悦保管。里面有几百两银子,道:“等会儿我去捡。”走了几年,杳无音讯。听说那位官员的侄子因为其他原因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回盒子的。于是我就请他把箱子拿过来。书生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当他找到钱并归还时,他可以鼓励自己在短时间内不要贪婪。这些钱在他家里已经存了很多年了,但他并没有动心。这种高贵的品质远远超出了普通人。人们。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一场屠杀穆星的事件,是被狼群逼迫的。路旁有夜耕留下的房间,我冲进府岩。狼把爪子伸进茅草顶里。屠急忙抓住他,吩咐他不要走。如果你不关心,你就可以死。光有刀还不够,他就把爪子下面的皮割开,用吹猪的方法吹了。当我竭尽全力想要搬动狼时,我发现狼根本不动,于是我把它绑了起来。放眼望去,狼肿得像牛一样,大腿伸直不能弯曲,嘴巴张不开、合不拢。然后他又把它收回来了。没有屠,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注释】行石:田野休息的地方。 茅草:用草搭建的庇护所。 豕:猪。
1.解释并补充一些词语。 (4分)
(1) 依土木星( )
(2) 没有计划就会死( )
(3)直股不能弯曲( )
(4) 丢失后返回家( )
2.翻译句子。 (6分)
穆星被狼逼杀。
如果没有计划,你就会死。
然后他就收回来了。
3、选文中哪些词表达了狼对屠的威胁,哪些词表达了屠的机智? (2分)
4、故事中的狼很凶猛。屠夫虽然只有一把“__________”刀,但他用它打败了狼,这说明__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1.(1)晚上(2)杀(3)大腿上(4)背部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傍晚,屠夫走路时,被狼追赶。
屠夫没有办法杀死狼。
屠夫把狼抬回家了。
【评分】每句话2分,共6分。就这么说吧。
3、狼的威胁:强迫。屠夫的智慧:伏击、捕捉、砍杀、打击、捆绑。
4.不要损失一英寸。凭借勇气和智慧,你可以打败凶猛的敌人。
【评分】每分2分,共4分。就这么说吧。
【翻译】
傍晚,一位屠夫在路上行走,被狼追赶。路边有一栋晚上犁地剩下的房子,屠夫就跑进房子里躲了起来。狼把爪子从草席里伸出来。屠夫赶紧抓住它的爪子,不让狼逃走。但屠夫也杀不了狼。屠夫只有一把不到一寸大的刀,就在狼的爪子下割破了皮,像杀猪一样把狼炸飞了。屠夫用尽全力吹了一会儿,就觉得狼没那么动了,就用皮带把它绑了起来。出来时,只见狼的全身已经肿得像牛那么大了。他的大腿伸直无法弯曲,嘴巴张不开、合不拢。于是屠夫就背着狼回家了。除了屠夫之外,怎么会有人想出这样的计策呢?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濮留贤写书
蒲留贤老师《聊斋志异》,文笔简洁,没有一丝深意。他出身诸士,不独对抗左氏、龙门。相传老师住在乡下,没有朋友,性格特别古怪。他是村里男孩的老师。他生活贫困,自给自足。他没有向别人索要任何东西。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每天早上都会带一大朵瓷罂粟,里面藏着苦茶,还有一袋玉叶茭白。我把它放在人行道旁,两旁都是芦苇,坐在上面,在旁边抽烟。如果你看到修道的人做错了事,你就强行跟他说话,寻找奇怪的东西并解释它,并遵循别人所知道的。如果你渴了,喝点茶,或者给他一根烟,你们就可以畅所欲言了。无意间听到了什么,就回来掩盖了。二十多年的寒暑就是如此,所以这本书就告诉你。因此,的写作技巧是高超的。
【注】左氏与龙门:指左丘明、司马迁。左丘明撰《左传》,司马迁龙门人。 你:非常,非常。 罂粟:大腹小口的瓶或罐。 丹波茭白:烟草的旧音译。 或:有时。 亥:停,停。 蒇(chn):完成。 因此:因此,因此。
1.解释句子中的点词。 (4分)
每天早上携带一朵大瓷罂粟
必须让谈话自由地进行
坚强、固执
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的寒暑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自力更生,不向别人寻求帮助。
置于步行街旁,排上芦苇,坐于其上,吸烟饮茶。
寒暑二十余年,此书即将出版。
3、上一篇文章中哪些词句对应了非凡的文笔? (2分)(原答案)写作能力非凡的原因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1. 直到 拉这样
(1)家庭贫困,自给自足,不向他人求助。
(2)置于人行道旁,底下垫芦苇,坐于其上,旁备烟茶。
(3) 本书的完成历时二十多年。
3.(4分)
(1)行文简洁,没有一丝意思。它是从哲学家中诞生的。
(2)寻找奇怪的事情并解释它返回并粉饰它坚持
【翻译】
蒲松龄老师的《聊斋志异》精确简洁,没有任何寓言的痕迹。他的笔法源自诸子百家的文章,而不仅仅是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相传蒲松龄生活在农村,家境贫寒,没有配偶,性格十分古怪。他担任乡村儿童教师(即私立学校教师)。他家境贫寒,自给自足,不向别人求助。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每天早上都会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还拿一包烟草,放在人行道上,下面垫着芦苇,坐在上面,香烟和茶就在我身边。当你看到路过的行人时,你必须强迫他们和你说话,并收集精彩的故事和一些奇怪的传说。当你与人聊天时,你会知道这些精彩的故事;如果你渴了,你会给行人倒茶或敬烟,并且必须让(那些行人)可以自由交谈。每当你听到有趣的事情时,就回去编辑并记录下来。本书的完成历时二十多年。所以他的写作能力非常出色。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3。 (14分)
于令宜教人
曹州于令宜,市人,长厚不忤逆事,晚年家境颇富。一天晚上,一名小偷闯入他家,被邻居抓获。他是邻居的儿子。凌逸道:“你无悔无几,何必去当贼呢?”他说:“穷所迫!”问他要什么,他说:“拿一万,够吃穿了。”正如他想给的那样。走后,再叫他,就会被贼吓坏了。他说:“你们很穷,晚上还要背一万块回家,怕被人盘问,留到早上使者走的时候。”贼大愧,死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曹州:古地名,今山东省曹县。 市场人:做生意的人。 长侯:忠诚、诚实。 忤逆:冒犯。 很少后悔:很少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 万:即万铜钱。
1.解释句子中的点词。 (4分)
随他所愿
已经走了
他是邻居的儿子
害怕被别人质疑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长得厚重,不抗物,晚年家道富贵。
你已经没有多少遗憾了,何必去当小偷呢?
小偷感到羞愧,作为一个好公民而死。
3.你从于令宜身上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哪些现实意义? ((4分)
参考答案:
1.给予离开实际或原本询问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他为人正直,不冒犯他人(或不触犯法律),晚年家境颇为富裕。
你很少做有辱良心的事(或者说:你很谨慎,很少做错事)。为什么你(现在)变成了小偷?
小偷深感羞愧,终于成为善良的人。
【评分】每句话2分,共6分。就这么说吧。
3、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或者:用一颗慷慨的心来拯救跌倒的人。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不要因为别人而对一件事做出判断性的结论,应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拥有一颗宽恕和善良的心,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只要意思正确)
【评分】每题2分,共4分。就这么说吧。
【翻译】
于令宜是一位商人。他为人诚实,不会得罪别人。晚年,他的家庭非常富有。一天晚上,一名小偷闯入他家行窃。他被儿子们抓住,发现他是邻居的孩子。于令宜问他:“你很少做错事,为什么要做贼呢?”贼回答说:“只是因为穷而已。”于令宜又问他要什么,贼说:“能得十贯钱就够了,够衣食了。”玉令宜按照他的要求送给了他。贼人已经走了,余令宜又叫住了他。小偷非常害怕。玉令宜对他说:“你很穷,如果晚上带着十个铜钱回去,恐怕会被人质问,把钱留下,明天就拿走。”小偷深感羞愧,终于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人们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3。 (14分)
孟子年轻时,学成归来。孟的母亲已经状况良好。她问:“你在哪里学的?”孟子说:“自律”。孟的母亲用刀割断了编织物。孟子惧而问其故。孟子的母亲说:“你若废学,我便断织。夫君,学而立名,问而知之,若如此而活,则在世。”太平,一动,便远离祸患,若今弃之,亦不能免此役。”孟子惧怕,日夜苦读,教子思,成为天下有名的儒家。 君子说孟母懂得为人母。
——选自《列女传》
1.解释点斜体(4分)
(1)学习后返回
(二)孟母的功绩
(3)孟子的母亲用刀把布料割断
(4)他教子思,成为世界著名的儒家。
2. 翻译。 (6分)
(一)子若荒学,就如我不再织布一样。
(2)先生说孟母懂得做母亲。
(三)如果现在废除,虽不能免奴役,但也难免祸患。
3、孟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解释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 (1) 已经(2) 目前(3) 使用(4)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1) 你浪费了你的学业,就像我剪这块布一样。
(2)有德之人认为孟母懂得母道。
(三)今若荒废学业,不免从事苦役,难免祸患。 ”
3、按照孟妈妈的榜样来教育孩子。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以接受。
【翻译】
孟子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编织。 (见他回来)她问:“学习怎么样?”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和过去一样。”妈妈见他漠不关心的样子,很恼火,就用剪刀把针织布剪断了。孟子见状,非常害怕,就问母亲:“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孟母曰:“你荒废学业,正如我剪这布一样。有德之人读书,是为了立名,求才,增长知识。所以,如果能平和做事,就可以避免灾难。”如果现在荒废学业,就难免做卑鄙的劳动,也难免灾难。”孟子听后大吃一惊。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以子思为师,终于成为天下著名的儒家。有贤德的人都认为孟母懂得母道。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至3。(14分)
卖酒小传
维熙
万安县有一个卖酒的,靠酿好酒发了大财。他一生不会欺骗任何人,他会问一个卖他的童子或婢女:“你能喝点酒吗?”或者他把瓶子和瓮打碎,到各家去拿瓶子,然后往里面倒更多的酒,这样他就可以拿着还回去了。因此,远近都称他为长老。
家里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喝酒,谈论平常事,无法做出决定,于是互相抱怨。卖酒的问道:“你们为什么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呢?”酒徒说:“我们借了钱给A,但A拒绝限期还款,所以他要起诉。诉讼会毁了家庭,还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卖酒的人说” 曰:“子木四百金。
如果客人有马车,路上花太多钱,就会发现下雪而无法出行。听说有卖酒的长辈,就倾向于留在那里。雪已经下了好几天了,卖酒的人都喊着顾客一起赌博,用赢来的钱买酒买肉一起喝。有许多顾客有负担,他私下里说:“卖酒的不是高级人吗?但我已经有负担了,如果我喝多了,就会得到黄金奖励。”卖酒的人笑道:“主人是拿顾客的钱去买酒买肉吗?天很冷,不知道名字,顾客就不愿意喝酒了。”把你要偿还的一切都拿回来。
卫子说:我听说卖酒的人喜欢赌博。闲着没事,他就和三个儿子整天赌博,争吵吵架,毫无家庭礼仪。或者被问到的时候,他说:“孩子们,我们玩得开心吧,不然我们就会拉拢别人的家庭,毁掉我的财产。”哇!卖酒的人是一位长辈,但他也是一位智者!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释】平时讨论事情。 忠告:叹息。 同侪:同侪、同行、同类。 两者:利息和本金。 责任:获取证据。 橐:tu,口袋,名词作动词,意思是“装在口袋里”。 报酬,这里是“支出”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突出显示的单词的含义。 (4分)
酿好酒致富。
或者派童子、女仆去卖……
甲方逾期拒不支付的,将提起诉讼
听说长辈卖酒,往往就留在屋里。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各位先生,为什么要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呢?
连续下雪了好几天,卖酒的人都喊着顾客一起赌博,用赢来的钱买酒买肉一起喝。
叹息!卖酒的人是一位长辈,但他也是一位智者!
3. 所选文章展示了葡萄酒销售商的哪些品质?请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说明。 (4分)
参考答案:
1. (1) 依赖,依靠。 (2) 遣送,送走。 (3)超过。 快步走。
为什么这么多次聚在一起喝酒互相叹气?
连续下了几天雪。卖酒的每天请他的顾客和他一起赌博,并用赢来的钱买酒和肉一起吃喝。
唉!卖酒的人不仅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评分】每句话2分,共6分。就这么说吧。
(一)诚信经营。例如,如果一个孩子或女人来买酒,一定要问是谁买的酒。
(2)乐于助人。例如,还清别人的债务。
(三)体贴。比如,他担心客人不能吃饱喝足,就用赢钱买酒买肉的方式招待客人。
(4) 明智地管理你的家庭。比如,我没事的时候,就整天和三个儿子一起赌博,以保家产。
【评分】每项1分,共4分。就这么说吧。
【翻译】
万安县有一位酒商,凭借高超的酿酒技术致富。生活中永远不要欺负别人。有人送小孩或妇女去买酒,卖酒的总是会问:“你能喝吗?”有的人(来买酒的)走路不稳,摔倒,把酒器摔坏了。卖酒的总是要求从自己家里拿酒瓶来重新装满。让(买酒的人)收回去。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他是一个有德的人。
村里有的人多次聚在一起喝酒,商量却拿不定主意,互相叹息。 ” 卖酒的问道:“你们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喝酒,互相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我们为A向B借钱提供了担保,A逾期后拒绝还款,我们会因为贷款被起诉。如果被起诉,我们就会失去一切,失去家人。”将无法安息!”卖酒的问道:“你们保证多少钱?”他们回答说:本息共四百两。 ” 卖酒的说:“有什么好担心的?他立即拿出四百两帮助他们还贷,没有要借条。
有一个人,口袋里装着很多东西,走在路上。雪下得很大,他无法前行。听说那卖酒的人是个有德行的人,我就赶紧走到他家去住下。下了好几天的雪,卖酒的人每天都让他的顾客和他一起赌博,用赢来的钱买酒和肉一起吃喝。很多时候,顾客赌输了,私下里不高兴地说:“卖酒的人不是有德行吗?可是,我已经输了,还得吃吃喝喝,花掉赢来的钱。”薛婷随后,客人将赌博输的钱兑现,准备离开。卖酒的人笑道:“主人用客人的钱去买酒买肉,这怎么合理呢?天气很冷,如果不是以博彩的名义,客人(你)会肯定不肯吃喝。”卖酒的人听从了客人的吩咐。他在那里赢得的钱已全额返还给他。
魏老师说:听说那个卖酒的喜欢赌博。他和三个儿子整日赌博,家人之间争吵毫无礼仪可言。有人问他,他说:“我的儿子们喜欢玩,不然就会跟别人赌博,毁掉我的家产。”唉!卖酒的人不仅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至4。(14分)
江邑VS靖宣王
景宣王问群臣:“听说北方人惧怕赵国,嘲笑他,我怎能真诚呢?”官员们的说法并不正确。
江邑对他说:“老虎要了百兽吃掉了,得到了一只狐狸。狐狸说:‘没有人敢吃我。天帝让我长大,被各种各样的动物包围着。但现在我吃了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因为我不信,我先去给我儿子,他见了我怎么敢不走呢?老虎不知道。动物们因为害怕我而走开了,是的,我以为我害怕狐狸。”
如今王地五千里外,铠甲兵百万,专属于赵西邪。所以,北方人惧怕西邪,其实是惧怕王的铁甲兵!老虎和其他野兽一样可怕! ”
【注】逆:不服从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并补充一些词语(4分)
(一)没人敢吃我
(二)天帝让我养百兽
(三)诸兽见我都不敢走吗?
(4)老虎不知道野兽害怕自己而逃跑。
2.翻译句子(6分)
(1) 圣子认为我不信
(2)老虎不知道猛兽害怕自己,以为害怕狐狸,就逃跑了。
(三)今日你若吃了我,便是违逆皇命。
3.从这个寓言中可以总结出的成语:(2分)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 (1) 吃(2) 成为领导者(3) 逃跑(4) 理解
(1) 如果你不相信我。
(2) 老虎不明白动物们害怕他而逃跑,反而以为它们害怕狐狸。
(3)如果你吃了我,你就违背了神的命令。
3、狐狸冒充老虎的力量。
4、这个故事的主要意义不是表现狐狸的聪明,而是揭露它的狡猾,指出一些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办坏事,总是找一个势力作为靠山,利用一个掩盖自己的迹象。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应该学会识破这种欺骗。
【翻译】
楚宣王问群臣:“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灵殷昭的嘲笑,这是真的吗?”大臣们无人回答。
蒋逸回复:“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他发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帝任命我为野兽的首领。如果你吃了我,那就犯法了。”听从神的命令,如果你不相信我,我走在前面,你跟着我,看看有没有动物看到我不敢逃跑。 ”老虎信了,跟着狐狸走了。动物们一看到他们,全都逃跑了。老虎不明白动物们害怕他而逃跑,反而以为它们害怕狐狸。
如今大王领地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只有赵希邪一人掌握权力。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邪,其实是害怕国王的军队,就像一群动物害怕老虎一样。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3。 (14分)
陶侃作客入住
陶公很少有远大的志向,家境极其贫困,与母亲詹氏生活在一起。同县的范夔很有名,为人孝顺,就去跟他聊天。其时,冰雪积日,聊天室如悬磬(qng),马匹仆婢甚多。坎的母语说:“如果你出去有客人,我会亲自处理。”詹的头发在地上,下面有两夸(b),卖了几张胡(h)米,还有胡(zhu)房子的柱子。我了解到,一半被砍下来当燃料,茬被砍成碎片当马草。黄昏时分,精美的食物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信徒都一无所有。奎不仅感叹他的辩才才华,也对他的善良深感愧疚。明早我就出发,继续追他,已经是百里之外了。奎曰:路已远,不如归来。他还是没有回来。奎说道:“你可以走了,到了洛阳,我们应该好好谈谈。”说完就回来了。夔、罗,时称鱼阳火、古戎,名声大噪。
【注释】赤贫:非常贫困。 樊哙:人名。 推荐为孝廉:推荐为孝廉。 室如悬磬:房间如悬石磬。形容自己穷得一无所有。挂:悬挂;编钟:乐器,空心。 下半部分是两顶假发:将其剪断,做成两顶假发。髲:假发。 砍:用刀或斧子砍。 斩:同“挫”,斩。 茬:草席。 其:指陶侃。
1.解释句子中的点词。 (4分)
同郡县人范奎苏著名:( )
工资的一半。薪水: ( )
明丹去丹:( )
言而无信。返回: ( )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如果你出去有客人,我会亲自处理。
翻译:
奎既钦佩他的辩才才华,又对他的善良深感羞愧。
翻译:
路途遥远,该返程了。
翻译:
3、陶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尝试解释原因。 (4分)
回答:
参考答案:
1.苏:总是,总是。 燃料:柴火、木柴。 旦:黎明,早晨。 返回:返回。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 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己想办法。 樊哙既欣赏陶侃的聪明才智,又对他的殷勤深感愧疚。 路已经很远了,你该回去了。
【评分】每句话2分,共6分。就这么说吧。
3、陶妈妈是一个重情重名、思想独立、有责任感的人;她也是一个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原因:当孩子想要招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而感到尴尬时,陶妈妈在家里倾其所有来完成孩子的愿望。
【评分】每题2分,共4分。只要意思正确,如果有同学不同意陶暮的做法,只要辩解,就会酌情扣分。
【翻译】
陶侃年轻时胸怀大志,但家境十分贫困,与母亲詹氏生活在一起。同县人范夔,向来很有名气,被推荐为孝廉。有一次他想住在陶侃家里。那时,地面已经被冰雪覆盖了很多天。陶侃家一无所有,而樊哙却有许多车马和仆人。陶侃的母亲詹对陶侃说:“你去外面留住客人吧,我自己想办法。”詹的头发很长,拖到了地上。她把它剪下来,做了两顶假发,这是她通过卖头发得到的。钱可以换几桶大米。他还砍掉了支撑房屋的一半柱子做柴火,砍碎草席做马草饲料。到了晚上,精美的食物和饮料被奉上,随行人员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樊哙不仅欣赏陶侃的聪明才智,更对他的殷勤款待深感愧疚。次日一早,范夙告辞,陶侃便送他一路前行,几乎到了百里左右。樊哙道:“我们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你也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 ”樊哙道:“你也该回去了,等我到了京都洛阳,再给你说好话。陶侃便回去了。樊哙到达洛阳,在杨回、古榕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为人知。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3。 (14分)
陶公工作严谨、勤奋。当他在荆州时,他命令船官将木屑全部记录下来,无论多少。西安不明白其中的意义。正会后,下雪了,开始放晴,但听事情前后的雪除完后,还是湿的,所以我就用锯末覆盖了。没有受伤。官员所用的竹子,都命为粗头,堆积如山。后来桓玄武攻蜀,装船,以之为钉。
【注】陶公:陶侃,字世行,晋代鄱阳人。历任侍中、太尉、靖江府刺史。 主要会议、元旦聚会。 朝堂:处理政治事务的大厅。 粗头:剩余的较大竹片。 桓玄武:桓温,曾任将军、司马。
1.解释文中所加词语的含义。 (4分)
(1) 西安不明白其含义西安( )
(2)值积雪始晴 值( ) (3)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犹 ( ) (4) 悉以作钉 以( )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陶公性检厉,勤于事 译文: (2)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3)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4分)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咸不解其意 咸(全、都) (2)值积雪始晴 值(遇到,碰上……的时候。) (3)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犹 (还) (4) 悉以作钉 以(用来)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陶公本性节俭,在做事上非常勤快。 (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 (3)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4分) 【译文】 陶侃性情俭省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监造船只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把战船组装起来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作钉。 十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好:( ) (2)公使吏禁之 之:( ) (3)则外莫敢为也 莫:( ) (4)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逾:(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2)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3)逾月,而国莫之服。 3.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 1.(1) 喜欢(2)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3)没有人(4)超过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1) 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人不要女扮男装呢? (2)大王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 (3) 过了一个月,齐国都城里再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上行则下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这种行为,(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十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咸: ②中济,船破,皆游 济: ③有顷,益怠 怠: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 1.①咸:都。②济:渡,渡河。③怠:疲惫。④遂:于是,就。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评分】每文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象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 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众客和之( ) ②亦在坐( ) ③天地万物与我并生( ) ④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 2.翻译:(6分) 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什么?你对鲍氏之子的话如何看待?(4分) 参考答案: 1.①附和 ②也 ③一同 ④相似 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 ②不像你所说的; 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 3.责难、驳斥。 【译文】 齐国姓田的(权臣)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鲍家男子年龄二十岁,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约,互相成为食物,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肉,岂不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吗?”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①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②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②固:坚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A.畜一红马( ) B.公不许 ( ) C.之万怪之 ( ) D.比公乘之 (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 ②此乃劣马,故退之。 ③盖此马愿从主也。 参考答案: A.畜一红马(养) B. 公不许 (同意 、 答应) C. 之万怪之 (对…感到奇怪) D. 比公乘之 (等到) (1)有一个军人看见非常喜爱,派人来买,张之万不答应。 (2)这匹马是劣马,于是退回来。 (3)原来是这匹马希望跟随主人。 3.因为军人虽识马,但他没有摸熟马的脾气、习性,不能以其道策之。 【译文】 张尚书张之万,养了一匹红马,非常神勇,曾经日行千里,却没有气喘吁吁。有一个军人看见非常喜爱,派人来买,张之万不答应。那人一定要买,张之万无奈,于是让那人牵了去。没过几天,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很奇怪,询问缘故,那人说:“刚刚骑上去,就被马掀了下来。连连换了几个人,都被掀了下来。这匹马是劣马,于是退回来。”张之万求之不得,于是退回了钱收回了马。等到张之万乘马时,非常温驯,和以前一样。原来是这匹马希望跟随主人。 十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④,覆以绣衣,⑴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⑵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⑶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释】①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②中外亲:表兄弟。③坏冢:荒墓。④卓:同“桌”。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云耕者入坏冢而得 云 得 (2)公以百金答之 答 (3)笑谓坐客曰 谓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⑵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 ⑶非故也,何罪之有? 参考答案: (1)说。获得,得到。 (2)答谢。 (3)对……说。 【评分】每空1分,共4分 (1)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劝说所有客人饮酒。 (2) 不一会儿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 (3)(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待人宽厚,能宽容别人的过错等。 【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①侷武:空间逼仄、狭小。②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九试于乡,不得举( ) ⑵客有至者,则延入( ) ⑶常语学者曰( ) ⑷于身心何所益( )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译文: 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译文: 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参考答案: ⑴任用,选拔 ⑵领,邀请 ⑶告诉,对……说 ⑷好处 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 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 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 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 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 ⑸勤奋著书 ⑹热情好客。 【译文】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借所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斋先生读书的地方。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 狭小,没有奇葩异卉可以娱乐眼睛。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十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 (4分) ①诸子禽之 禽: ②汝素寡悔 素: ③问其所欲 欲: ④卒为良民 卒: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②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③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实际说说你的感悟。(4分) 参考答案: 1.①禽:通“擒” 抓获 ②素:一向,平时 ③欲 :想要 ④卒:最终 2.①你一向为人本分谨慎,何苦要当小偷呢? ②于令仪就按他说的数目,付给了他钱。 ③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 曹州人于令仪,原来是个以贩卖货物为业的小商人。他为人宽厚,从不欺骗人,晚年时家道殷实富足。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到于令仪家里行窃,被他几个儿子抓住了。原来小偷是邻居家的儿子。于令仪问他:“你一向为人本分谨慎,何苦要当小偷呢?”小偷回答道;“不过是被贫穷逼成这样罢了。于令仪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如能得到十千钱,就足够穿衣吃饭了。”于令仪就按他说的数目,付给了他钱。小偷拿了钱以后,已经走出去了。于令仪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叫住他。那小偷不知是否有变,非常害怕。于令仪说:“你如此贫困,夜里带着十千钱回家,我恐怕你在路上,要被人怀疑盘问,就麻烦了。” 于是于令仪留下小偷,在自己家里过夜,到天亮后,才让他回去。小偷经历了这样的人和事,很受感动,大为惭愧,后来终于成了一个良民。 十八、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莫敢诘 莫: ②先生文章名一时 名: ③汝敢笞我! 笞: ④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假: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4分) 参考答案: 1.① 没有人(谁)②著名 闻名 ③ 用竹板打 ④借 2.① 宰相和珅位高权重,气焰嚣张。 ② 这辆车怎么能再让宰相乘坐呢! ③ (他)喜好山水,于是游遍了江苏浙江一带,所到的地方,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捧着竹杖草鞋欢迎他。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谢御史因鞭打和珅家奴,焚烧和珅的车子而被削职的故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品质。 【译文】 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谢先生说:“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这真是好御史啊!”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烧车御史”的名号。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十九、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将三军 将: ②吴起不悦 悦: ③好用兵 好: ④方是之时 方: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6分) ①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②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③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4分) 参考答案: 1.①率领 ②高兴 ③喜爱 ④正当,在 2.①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 ②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 ③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 3.要点:①性情率真 ②心胸开阔 ③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④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 ⑤善于与同僚沟通。 【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二十、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一老父衣粗衣 ②孙叔敖再拜曰 ③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④官益大而心益小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 ⑵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⑶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3. 文中那位“老父”对孙叔敖提出治楚“三策”的内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1.①穿 ② 两次 ③离开(背弃) ④小心谨慎 2.(1)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 (2) 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 (3) 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 3.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孙叔敖是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并能虚心接受的好官员。 【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二十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子产论政宽猛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①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②人于萑苻③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⑨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①(服)使…服从。②〔取〕同“聚”。③〔萑苻〕读音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④〔汔〕读音qì,接近,差不多。⑤〔从〕通“纵”。⑥〔诡随〕放肆谲诈。⑦〔絿〕读音qiú,急,急躁。⑧〔遒〕迫近,聚集。⑨ (慢) 对上司无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故鲜死焉 ②疾数月而卒 ③不及此 ④盗少止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⑵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⑶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3. 文末孔子称赞太叔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 1.①很少 ② 病 ③到,等到④稍稍,稍微 2.(1)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 (2) 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 (3) 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 3.答: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4分) 【译文】 郑国的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大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轻视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子产)病数月后死去。 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郑国(因此)很多盗贼,(他们)从沼泽地招集人手。大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发步兵去攻击沼地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相关问答
答: 这套《收藏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含答案)》肯定非常适合想提高中考语文成绩的同学。特别是那些正在备战中考,想要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的学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
13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当然,对于喜欢阅读经典中国古籍的爱好者来说,这份训练题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文言文的结构、文风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
29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这21篇训练题涵盖了文言文中常见的各种写作类型,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每个训练题都选自经典的古籍,并且针对中考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精心设计。其中不仅包括阅读理解、语法填空、词语赏析等基础练习,还有对文章结构、情感抒发、意境表达等深层含义的解读。
8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总之,这份训练资料全面系统地涵盖了中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所需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ptgk/1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