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芙妮退出背后:潮流已退,杭州仅存门店多在沃居超市
今天给各位分享达芙妮退出背后:潮流已退,杭州仅存门店多在沃居超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杭州江城路世纪联华超市一楼。
张阿姨推着购物车走了出来。里面有大袋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和刚去皮的散装玉米。她在一堆99元的凉鞋前停下,拿起一双镶满闪亮水钻的露趾凉鞋。
没有进柜台,没有照镜子,仅仅5分钟,张阿姨就决定拿下。
新鞋很快就和方便面、玉米一起被拿走了。黑色袋子上,白衣达芙妮三个字有些显眼,但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这是邱汉芳周二下午接到的第一笔订单。这家超市的达芙妮柜台就只有她和店长李华两个人。
包括江城路店在内,目前杭州达芙妮门店仅剩几家,其中超过三家是附属于超市的。唯一一座超过100平方米的,位于距离主城15公里的良渚。
这几天,李华等人对顾客说得最多的就是总部澄清,不会撤柜,只撤中高端品牌。
超市周围的土地已经被拆除,只剩下几栋老房子,显得有些落寞,就像曾经由S.H.E代言、拥有自己专属广告歌曲的达芙妮品牌不再辉煌。很多人因为达芙妮退出的消息突然回忆起时尚和青春的记忆。三十年来,达芙妮经历了风风雨雨,也曾跌倒过。她还在苦苦寻找生存之道,但最终却错过了一代人的青春。
女孩的第一个“奢侈品”
达芙妮专柜
和大多数女孩一样,何雪的时尚启蒙与达芙妮有关。 12年前她的第一双高跟鞋是达芙妮的“爆款”,一双坡跟鞋。
高中合唱比赛,她是指挥,可以穿西装,但新买的白色西装无论是New Balance跑鞋还是阿迪达斯贝壳鞋都不适合。于是,她向妈妈要了200块钱,午休时饿着肚子跑出学校,打车去了最近的达芙妮。
在此之前,她只是透过街边的窗户远远地看了一眼,却从未踏进过里面。何雪记不清那天自己试了多少双高跟鞋。最后,她选择了一款打折的黑色坡跟鞋,前面有一个蝴蝶结。 “黑色搭配西装很端庄,蝴蝶结代表了少女心,最重要的是它卖198,我手里的钱刚好够用。”何雪回忆道。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达芙妮平时200元到400元的价格并不能随时消费。打折季期间,店里常常挤满了人。
十二年前,李华刚刚加入达芙妮担任导购。每年季末打折期间,她都会要求店员穿红色衣服,以便顾客在人群中很容易找到。
在网络购物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达芙妮擅长营销。有S.H.E为达芙妮演唱的广告歌《月桂女神》吸引年轻女孩,刘若英则是留住知性女性的代言人。作为中国第一代快速消费品品牌,达芙妮门店遍布各大商业街。它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并在线下购买。以每年开店800家的速度,在巅峰时期,达芙妮网上店铺开设的厦门门店数量达到了6881家。
平均每年售出5000 万双女鞋。 2005年,达芙妮占据了中国女鞋近20%的市场份额,稳居“C位”。
这份职业也让李华感到自豪。她还记得品牌鼎盛时期,她去坐公交车的时候,几乎每个女孩脚上都穿着达芙妮。
几位不同时期的导购员回忆说,成交是如此容易:几乎每个顾客离开时都会带走一两双鞋。业绩好的导购一天可以卖出60多双鞋;即使价格超过1000元,过膝靴也很受欢迎,每天的销售额在3万元左右,导购会认为“中等”。除夕夜,杭州延安路旗舰店甚至一夜之间实现了12万元的销售额。
每当达芙妮出新一季的时候,李华都会疯狂地给自己和女儿买鞋子。母女俩穿的鞋子几乎都是达芙妮的。
直到女儿高二,李华又送了她一双鞋,却被她无情地拒绝了。
从“高跟鞋”到“平底鞋”
达芙妮专柜
改变永远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
李华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大概是在她被女儿拒绝的同时,达芙妮标志性的坡跟鞋、厚底鞋不再那么好卖了,尤其是5厘米以上的高跟鞋,对于刚长大的人来说,都不太舒服。女孩们。受到冷遇。
站在摆满马卡龙色蝴蝶结高跟鞋的柜台前,李华很难想象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女孩们都穿上了裙子,并开始搭配平底鞋和小白鞋,尽管李华认为这不合适。
2012年,正当营收突破百亿、老板迎娶女明星、达芙妮风华正茂之时,疯狂扩张埋下的危机逐渐显现。
李华在一家街边小店当店长,对面也开着另一家店,卖类似款式的鞋子。李华不明白为什么同时开设两家达芙妮店,相互竞争。
那一年,28岁的林青青也加入达芙妮担任导购。她只在延安路旗舰店工作了三四个月,就被提升为店长。 “因为新开的店太多了,当时杭州有二十、三十家,”她说。店铺。”
达芙妮逐渐进入不良循环:库存积压严重,需要快速扩张消化库存;但开设大量门店需要大量库存。达芙妮只能依靠微调模具和销售基础款来继续必要的流量,以至于到了2015年,店里仍然在卖三四年前流行的厚底鞋。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时尚,曾经的时尚“偶像”达芙妮很快就从巅峰跌落到泥沼里。
达芙妮专柜正在进行库存清理。
达芙妮并不是没有想过拥抱改变。 2006年,电商迅速崛起时,达芙妮曾与天猫、京东合作,但很快,他们将业务重心转向台资电商公司“耀店100”,自行投资,减少与外商合作。其他公司。与电商平台合作。
就像今天一样,没有人记得“约电100”是什么。达芙妮犯了一个错误,与互联网电商失去了彼此。自2015年以来,其业绩持续下滑。
曾经熙熙攘攘、收银台前排起长龙的达芙妮柜台,如今已不再繁华。林青青回忆,早在2017年左右,在电商冲击下,租金高、客流量低的街边店纷纷倒闭。
走出超市后,顾客有点难相处
2018年,李华所在的达芙妮街店撤掉了专柜,她被分配到了曾经是“竞争对手”的一家超市店。她每天接触最多的都是50岁以上的阿姨。
超市卖场客流量稳定,通常营业额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周末有时能到一万元,但还是有后顾之忧。
前几天,李华刚刚办理了退货。一位姐姐买了半年拖鞋,说穿了脚滑,要求退款。李华再三向大姐解释,是大姐坚持要买大一码,但现在鞋子已经穿了很长时间,影响二次销售,无法退款。
大姐在店里开始争执,随后又到附近的红蜻蜓专柜和化妆品店投诉,这惊动了超市经理,最后被劝回家。李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争执。她曾见过去年买鞋的人来找她争论今年的降价问题。她也习惯了每天都有老太太过来询问价格,却拒绝购买,等待价格下跌。
前几年,会有老顾客从萧山开车过来买鞋,一次买六双,但这样的老顾客越来越少了。李华偶尔会觉得有些茫然,回想起自己忙得没空接公司鞋子团购订单的日子。如今,此类命令已不复存在。
有时,达芙妮柜台依然忙碌。
有时,达芙妮柜台依然忙碌。
2019年,延安路旗舰店也关闭了。林青青干脆与几个合作伙伴签约,统一了达芙妮在杭州的销售。达芙妮,曾经是时尚女鞋的代名词,现在在大型商场里已经很难找到了。林青青坦言,“每月房租7万到8万元,达芙妮很难生存。”
“去他妈的吧”,达芙妮试图改变
从杭州主城乘坐地铁到良渚永旺购物中心需要近一个小时。张丽华直奔二楼达芙妮柜台。这家店面积超过300平方米,是目前杭州最大的达芙妮专卖店。店长是张丽华的老熟人——杨阿丽,他是在买鞋时认识的。
41岁的张丽华,当了十几年的私人美容顾问,买了达芙妮也有十几年了。但去年底,她常去的宁波达芙妮店不见了,小她5岁的杨阿丽被调到杭州担任店长。
去杭州出差期间,张丽华去达芙妮采购夏季鞋子。亮紫色尖头细高跟鞋、天蓝色丝绒高跟鞋、闪粉尖头低跟鞋、方头坡跟凉鞋、浅绿色平底凉鞋、圆头休闲鞋……在货架上数百种色彩缤纷的款式中,张丽华流连了两个小时并一次买了六双。
张丽华一次性买了六双鞋。
过去十几年,每次换季,她都会去达芙妮专卖店,“我经常一下子买很多,每次去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鞋子,至少买三双”或者一年四对。”
“短跟时尚鞋一般是上班穿;高跟鞋是出席晚宴或重要会议时搭配礼服穿;凉鞋是为雨天准备的。”张丽华热爱美丽,她所从事的美容行业对她的着装也有要求,她也会付出努力。有适合不同服装和场合的鞋子,达芙妮多年来一直成为她最喜欢的选择。 “款式多样,稳定,价格实惠。我只花了千多块钱就买了六双鞋。”
常年奔波于浙江各地,张利华说,自己在鞋子上的花销不少。 “很多时候一双鞋只能用半年。”达芙妮还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利华买的达芙妮高跟鞋越来越低,他不再向周围的人推荐达芙妮。他只是说:“如果从店里撤下来,我会觉得很可惜。”
近年来,款式设计发生了变化。
“今年受疫情影响,整个市场不好,业绩只有去年的50%。”对于达芙妮此刻的孤独,林青青既遗憾又惆怅,但她也不断安慰自己,总会有转机的,“产品开发我们不能决定,只能提高服务,尽力留住客户。毕竟,达芙妮还在坚持,你看,李宁不是从关店浪潮中回来了吗?”
在李华的货架上,达芙妮这个30多岁的品牌的面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更多的“老爹鞋”、运动鞋、“国潮”帆布鞋,被摆在最显眼的货架上。
这个系列的名字叫《福耀直上直下》。
(李华、林青青为化名)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hwks/13485.html
用户评论
真没想到达芙妮这么快就从杭州消失啦!我记得以前街上很多达芙妮店,现在只剩下在超市门口的小门店?连个美美的店铺都无法再留住消费者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跟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有关吧,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体验感和个性化,老一点的潮流品牌好像没法抓住他们眼球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唉,达芙妮的产品其实蛮好的啊,价格也亲民。现在超市里买衣服已经很普遍了,不知道这样对达芙妮来说是好还是坏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文章写的很有感觉啊,把达芙妮的现状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记得以前杭州的时尚街区就是“达芙妮”的主导店面,如今只剩下几家蜗居超市旁,真是令人感怀。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时代变了呗,现在流行什么网红的东西,像我这种喜欢传统一点审美的反而越来越难选择了!希望达芙妮还能推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品吸引大家回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太悲观了,达芙妮还是有很多忠实客户的支持的!而且在超市里也能方便不少人购买,这样也能接触到更多顾客群体吧。希望达芙妮能不断调整策略,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逛街总是路过达芙妮店,感觉好时尚的样子,现在想想还是挺有怀念感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杭州的潮流确实在变啊,现在的年轻人好像更喜欢那些“新潮”的东西。 达芙妮应该考虑一下转型, 或许可以尝试和一些年轻设计师合作, 设计一些更加符合当下潮流的产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觉得这些超市里的达芙妮店,价格还是比较实惠的! 如果想买个便宜好看的衣服,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唉,时代变化果然很快。达芙妮就像一代代年轻人一样,经历着兴衰轮回,只能感慨时间无情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市场瞬息万变,达芙妮的遭遇也是一种警示。 要想在潮流市场中生存下去,品牌就需要不断创新和转型, 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喜欢买一些轻便时尚的服装,超市里偶尔会逛达芙妮店!希望他们能保持产品质量好、价格亲民的样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杭州的街头的品牌店铺还挺多的,现在很多都消失了。 不知道是不是消费观念在转变?年轻人更喜欢那种新鲜感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达芙妮这几个年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啊,希望他们能找回昔日的光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以前杭州的天橋路还有很多达芙妮门店呢!现在想想那时候的青春好美好珍贵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真的很有说服力。看来年轻人的消费趋势确实在改变着整个市场生态,很多曾经的热销品牌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杭州的天气越来越干燥了,连衣服都不觉得舒适穿,希望达芙妮能够推出一些更适合当下气候的面料的服装!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