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早晨,从一碗阳春面开始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老上海的早晨,从一碗阳春面开始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上海本地人以及在上海生活多年的人来说,记忆中的食物并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碗普通的阳春面。宽阔的汤面上浮着红汤、白面、青葱、蒜叶。面条正如其名,简单、清爽、爽口。世界上的美食,往往会用最简单、最家常的方法,把平凡甚至平庸的食材变成令人难忘的味道。
阳春面是苏式面条的一种。最初被称为“清汤面”,不加任何配料。在旧社会,它们是小贩和低收入人群的食物。那时候一碗面要十毛钱。上海人也称十月为“小阳春”,因为“小阳春”的缘故,很多商人、学者都觉得原来的名字不太吉利,就改成了这样一个优雅的名字——阳春面。
一碗面条,汤绿面清,面条排列整齐,平淡如春天的白雪,却保持着不偏不倚的上海风味,渗透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如今,在上海想吃一碗正宗的鄂阳春面,确实不容易。
上海人在谈到食物的味道时,更喜欢“新鲜”这个词。不仅食材要新鲜,菜肴中也不时加入冬笋等新鲜食材。至于味精之类的东西,他们是尽量省着。
因为阳春面没有配料,所以对汤的要求很高,汤必须用骨头熬制。阳春面也有白汤和红汤之分。正宗的上海阳春面是白汤,而红汤阳春面则是苏帮面传承下来的。区别在于是否加酱油。
另外,无论是白汤还是红汤,猪油都是绝对不能少的。阳春面的梦幻香气就来自于此。以前这种猪油必须和大葱一起煮。小孩子们喜欢围在大人的身边,只为了趁热吃一碗猪油,沾点糖。它又脆又甜。现在很多餐馆提倡健康,甚至省略了猪油,这也让汤的味道变差了。汤料煮沸后需要沉淀、过滤。用上海话来说,出来的汤“鲜得眉毛都掉了”!
吃面条的时候千万不能马虎。一般需要同时准备两锅,一锅是热水,一锅是冷水,用来过沸水中焯过的面条。这绝对是一项技术活。如果煮得太早或太晚,都会影响面条的外观和味道。经过这样的“冰与火”的磨炼,面条表面收缩,纹路光滑挺直。
面条煮熟泡水后,用特制的长筷子将面条从锅中高高提起,先放入漏勺中滤去水分,然后将其折成三份,放入面碗中。汤。总计三个层次必须整齐有序。如果一碗阳春面乱七八糟地端上桌,面都烂了,那就算是浪费钱了。
说它是完整的浇头是不对的。阳春面总要放一些葱来装饰。一般应选择上海本地的细韭菜。去掉洋葱头,只留下葱杆。将它们切成浓密的葱花,撒在面条上。绿色让人赏心悦目。
上一碗阳春面时,汤不宜过多。面汤应略高于汤。面汤清亮,面条软而不烂,韧而不硬。大葱散发着淡淡的猪油香味。真是太美了!很多当地的常客也会提前告诉服务员:“重油、宽汤、重香头!” (这意味着更多的猪油,更多的汤,更多的葱花)
这么一碗精心煮好的面,要小心吃。闻香味,喝汤,再吃面。一碗下来,全身都暖和起来,更有家的感觉。
如今,上海的许多阳春面还带有配料:咸菜、萝卜干、虾米、紫菜、卤蛋、熏鱼、牛排、黄鱼等,面貌大变。但对于我们祖父母辈的老上海人来说,最深刻的记忆还是那碗热气腾腾、简单爽口、飘着葱的阳春面。
如果您刚来上海,又没有当地人带路,您可以尝试一下以下著名的面馆。肯定有一些上海本地人想跳出来说:只有外地人才去这里吃饭。
舒二想说的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苍蝇餐厅”。比如,上海很多居民区附近的小菜市场、老城区的小巷子里,都有很多正宗的面馆、馄饨店。价格实惠,更受当地人欢迎。人们欢迎,但外地人初来上海,不熟悉这里,所以应该避免探索曲折的弄堂。毕竟,吃只是此行的目的之一。
附:上海一些有名的面馆(不仅仅是阳春面)
1. 德兴面馆
地址:黄浦区广东路471号(近福建路)
2.五岳人家面馆
地址:南京路、淮海路等多地都有连锁店
3. 奶奶的面条
地址:卢湾区思南路36号(近南昌路)
4. 香河面馆
地址:长宁区定西路1235弄1号(近安化路)
5. 大眼面馆
地址:卢湾区鲁班路105号(近梨园路)
6. 永兴面馆
地址:黄浦区广西北路452号(近宁波路)
7. 味香斋
地址:卢湾区雁荡路14号(近淮海中路)
8、大肠面
地址:卢湾区复兴中路59号
9. 家里有好吃的
地址:黄浦区云南中路43号(近北海路)
10. 老班寨
地址:黄浦区福州路600号(近浙江中路)
官网:www.leshujidi.com
吃货集中营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hwks/1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