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传承: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历程
大家好,探寻千年传承: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历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探寻千年传承: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历程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在谈论古代考试时,我们现在的人们或许会感叹,如今只需要关注考试的知识范围即可,即使要到外地考试,也可以轻松购买高铁车票,预定酒店房间,基本没什么问题。然而回到从前,古人参加一次考试可谓是备受考验,如同剥掉一层皮一样困难。
不只是交通问题,古人在赴考途中还需应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包括乘坐的奇特交通工具以及自己步行的辛苦,另外还要确保身体健康,财物安全。在这种近似“穷游”的环境下,他们还必须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当他们终于抵达考场后,却又面临着严格的考场纪律,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在考场外等候时,古代考生往往早已是疲惫不堪。唐代的舒元舆在《上论贡士书》中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试之日,见八百人尽手携脂烛水炭,洎朝晡餐器,或荷于肩,或提于席,为吏胥纵慢声大呼其名氏。试者突入,棘围重重,乃分坐庑下,寒余雪飞,单席在地。”
确实,古人参加考试时,除了携带必要的笔墨纸砚等用品外,还需携带干粮、席子、炊具等生活必需品,甚至有人会携带便于书写的家具。尽管他们已经做足了准备,但由于考场纪律严格,他们只能带着简单的席子进入考场,甚至在下雪天也要坐在冰冷的地面上。
最令古人痛苦的莫过于考试前的搜检环节。几乎每位参加过考试的人都对此深感不满。杜佑在《通典·选举三·历代制下》中记录道:“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呵出入,以防假滥焉。”考场守门的官员会大声呼唤考生的姓名,检查他们的证件,并对他们进行搜身,以防止作弊行为。如果发现任何异常,他们便会立即将考生赶出考场。
考试纪律严格没问题,但多少有点伤害读书人的自尊心。唐朝出现了一位勇敢的考生——李飞。他无法忍受官员的傲慢态度,最终选择放弃考试。据杜牧《樊川文集》记载,李飞来自江西,才华横溢。在参加礼部考试时,官员大声呼喊他的名字,检查完证件后就让他进入考场。然而,李飞却对此表示质疑,质问官员:“如是选贤耶?即求贡,如是自以为贤耶?”随后,李飞挥一挥衣袖,扛着行李回到了江东。
李飞弃考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戡”,隐居在阳羡乡里,专注于文学批评。他的主要批评对象是元稹和白居易,认为他们的诗歌过于纤巧艳丽,有伤风化。然而,他的观点与当时的主流观点相悖,因此名声大噪。此外,他还编写了一本名为“当代诗人作品集”的书籍,旨在倡导正统的诗歌风格。
尽管李戡后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当年的弃考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科举考试纪律的严格。
宋代防作弊措施升级,苏东坡“盲猜”也错了
李戡曾因考场上被胥吏直呼其名而尴尬不已,若是生于宋代,恐怕会受更大的困扰,因为宋代对考试进场的审查极为严格。唐、五代时期虽有挟书、传义之禁令,但实际执行并不严格。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论考试进士事宜状》中便提到:“准礼部试进士例,许用书策,兼得通宵。”
然而,到了宋代,挟书、传义已被明文禁止。自宋太宗起,为防止考生作弊,特设监门与巡铺官,严密监视考场纪律。考生入场前需解衣接受检查。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鉴于解衣检查有损士子尊严,遂废止该项规定。尽管不再解衣,但考场仍派兵巡逻。元祐年间,巡逻人数增至百余人。苏轼对此有生动描绘:“诃察严细,如防盗贼。”
此外,防作弊措施亦不断完善。如今我们在考场常听到的“请考生按位就座”便是源于宋代。而宋代最著名且影响深远的防作弊手段则是实行弥封(糊名)、誊录制度。
谈及弥封、誊录制度,其严格程度令人惊叹。据载,苏轼竟因此事打赌失败。故事主角为李廌,苏轼对其赞赏有加。某次省试,苏轼任主考官,看到一份试卷不禁“呵呵呵”大笑,欣喜若狂,并在试卷上写下数十字评语。为证明自己判断无误,苏轼与黄庭坚打赌。待拆封核对成绩时,苏轼却发现并非李廌所著,而是另一考生章持。李廌虽才情出众,却屡试不第。
尽管防作弊措施如此严格,仍无法完全杜绝作弊行为。一些书商抓住考生急功近利之心,推出供考生携带入场的小册子。北宋中期之前,此类小册子多为手抄本;北宋后期,雕版印刷的小册子问世。《宋会要辑稿》记录了当时考试作弊盛行的情况:“蝇头细字,缀成小册,引试既毕,遗编蠹简,几至堆积。兼鬻书者,以《三经新义》并庄、老、字说等,作小册刊印,可置掌握,人竞求买,以备场屋检阅之用。”
据说南宋时期,建阳地区形成了制作这类作弊小册子的产业链,且小册子被称为“夹袋册”,售价昂贵。考生为将小册子带入考场,可谓费尽心机,有的藏于鞋底,有的塞进食器……尽管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仍有人冒险尝试。
虽然有人可能会侥幸在考试中作弊成功,但未来漫长的人生之路,真的可以通过作弊来走完吗?因此,考试,诚信才是最重要的。
古代考题也疯狂,处处都是“扣分点”
当我们成功克服一切考试难题,坐下来等待答题的那一刻,古代和现代的考生都不得不面对同样的灵魂拷问:这份考卷究竟讲些什么呢?为何那些未曾预料到的题目也会突然出现呢?
这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题目,在唐代多半是经帖类题型,宋代则是墨义类题型,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填空题。例如唐代的经帖,其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对经典知识的熟练程度,也就是记忆力。然而,这种出题方式有时被形容为“刁钻”,甚至有些人认为它“缺德”。这种题型通常会遮盖经书的上下文,只留下一行,然后裁剪成帖,去掉其中几个字,考生需要填写出这几个字。
宋代的墨义也并不轻松,考试难度与唐代相当。根据马端临所见的吕夷简应解试的试卷,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考题情况。例如“作者七人矣,请以七人之名对”,或者“见有礼于其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等。这些题目需要考生死记硬背才能作答,想要通过考试,全靠记忆力。
虽然诸科考试的难度较大,但如果记忆力不够,还是很难通过。因此,大部分考生选择了进士科,因为该科目的试题较为灵活,除了经帖、墨义外,还有诗、赋、论等,这样既不必死记硬背,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因此,当时的考生非常看重进士科。
然而,即使是进士科的开放性试题,也并非易事。答题和评分标准都非常严格,需要考生绞尽脑汁。诗赋必须符合特定的写作规范,如对偶、音律、韵脚、字数等,处处都是“扣分点”。尤其是韵脚,考官不仅会提出要求,还会指定韵脚,一旦出错,就可能面临“挂科”。据魏泰在《东轩笔录》中的记载,大才子欧阳修在17岁时参加随州解试,因落入官韵而未能录取。
除了这些严格的答题要求,古人也像我们一样,需要掌握答题的技巧。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作文模板,尽管常常受到批评,但在考试中,很多人仍然会选择使用。毕竟,“一分一操场”嘛!在南宋中期,曾兴起一种名为“永嘉文体”的模板作文,主要是借助经义和历史事件来探讨政治制度和政策,以及如何提高国家治理效果。这种文体在科举考试中曾经风靡一时,学会后能够降低“挂科”风险。
除了掌握知识点和答题技巧,现代人还非常注重“卷面问题”。许多教师都会反复强调书写的重要性,“衡水体”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走红的。实际上,古代也存在“卷面分”的概念。明朝初年,朱元璋和朱棣两位皇帝大力推广书法,使得帖学盛行。对于科举考试,朝廷明确要求用楷书答题,力求工整,这种字体被称为“馆阁体”,因此许多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练习。如果字迹潦草,即便文章写得再出色,最终也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请您不要嘲笑古代考试内容的奇特,古代和现代一样,都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无数人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奇葩答卷上“热搜”,金圣叹是“废话文学”鼻祖吧
明朝时期,有位名叫邢昉的文人,年轻时便才华横溢,但多次科举均未成功。43岁那年,他已是第六次参加乡试,这次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向考试生涯说再见。据记载,邢昉答题时故意表现出疯狂的样子,写下了许多离经叛道的言论,完全无视考试规则。其他考生的怪异答案可能会令考官啼笑皆非,但邢昉的回答却让主考官连连摇头,最后甚至将其试卷丢弃。对此,邢昉毫不在意,反而自嘲地说:“做官有何意义,人生在世,只要留下一个狂妄的名声即可。”
明末清初的文坛巨匠金圣叹也曾因奇特的答卷引发关注,而且不止一次。首次引起轰动是在他首次应试时,题目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这道题的主旨显然是怀才而莫展,正常人就算理解错了,最多也就是写上几句奇葩的话,但金圣叹不同,他的答案那是跨学科,直接当成是艺考。他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和一把剃刀,并解释为“此亦匏瓜之意形也”。
金圣叹再次成为焦点,同样是因为考试,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续写下三十九个“动心”,并解释称:“孟子曰四十不动心,那么三十九岁前必定动心。”这与写一篇500字作文,全文只有“我的妈妈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漂亮”又有何区别!原来,“废话文学”的先驱竟是金圣叹!
清代关于奇特答卷的趣事层出不穷。除了广为人知的“妹妹(昧昧)我思之”,考官批注“哥哥你错了”之外,还有一位考生竟将考官逼成了戏精。据史书记载,清朝太守张船山在登州府担任主考时,以《伯夷叔齐》为主题,要求考生以“八卦文”作答。一位考生别出心裁,将“伯”“夷”“叔”“齐”四字拆分,每字各写两股。张船山看后忍俊不禁,立即在试卷上写下一篇短文:“孤竹君哭声悲,叫一声我的儿啊,我只知道你在首阳山下做了饿杀鬼,谁知你被一个混账东西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炸)八块。”
由此可见,无论多么重要的考试,总会出现一些令人捧腹的奇葩现象。这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既有欢乐,也有悲伤;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能坚持学习,努力应考,作为现代人,我们又怎能轻言放弃呢?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hwks/11361.html
用户评论
真的没想到高考居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我还以为是近代才有的呢,这说明古代人对学习和进步也是非常重视的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高考压力很大,但看来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我们可能只是经历了又一个时代的高考周期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文章让我有了更多思考。从古至今,人类追求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始终是主旋律,这背后的力量让人震撼!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的“高考”形式和现在的不同之处真的很大啊。那时候注重诗词歌赋的积累和考评,今天更侧重于对考试内容的掌握和应试技巧。时代在变,但人类对知识的渴求似乎永恒不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文章太精彩了!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千年前就开始选拔人才,可见文明传承的力量强大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种说法有些过于主观吧。把古代的一些考试行为定义为“高考”,会不会有点牵强?我觉得现代的高考制度和目的更加明确,更能体现社会需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这样的选拔机制,让人感慨时光飞逝。其实古今中外的人们都追求着学习进取,只是时代不同,形式也不尽相同罢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对古代考制产生了好奇心,很想了解一下当时的考生们是如何应对考试的压力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说明古代文人雅士受教育的机会非常贵重,他们为了通过考试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如今的教育环境更加平等了吗?想想今天学生的经历和那时候的学生真的不一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标题有点耸人听险,把古代的一些考試称为“高考”好像太夸张了。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但形式上确实不同于现在的考试制度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内容不错,虽然我更注重现代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对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但的确感受到了人类追求自我提升的历史脉络!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高考”其实只限于特定阶层吧,大部分人并不可及。而如今的高考制度则覆盖了全国所有学生成长,更加注重公平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进步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很有深度,让我看到了历史与现在的连接。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贯穿始终,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高考”其实更像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工具,用来维持社会等级制度。而今天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全方位的培养人才,提升每个人的素养和综合能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真的很吸引人 ,让我想一探究竟!看来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滞。我们能从历史中学习到很多关于自我成长和他与社会的关系的概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高考”听起来压力比现在还大?没有轻松模拟题,也没有复习资料丰富…想想都让人头疼!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古人的学问和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