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新形势:非京籍学生面临升学挑战,去留两难
北京“十三五”教育规划显示,教育将减少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教育在首都人口控制中的积极作用。
《财经》 记者项惠莲/文
10月12日上午,数十名家长赶赴北京二中院行政庭旁听庭审。他们的情况类似,都没有北京户口。其中一些家庭的孩子已经上初中,正在为留还是走而苦苦挣扎。
原告系非京籍初中生,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其父亲黄家明担任诉讼代理人。今年上半年,因社保情况不符合条件,黄家明收到了《2016年北京市流动儿童高中招生审核结果通知书》,显示其不合格。随后,他向北京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该通知,但对方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随后,黄家明代表子女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不予受理案件的决定。
《财经》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政府认为,本次驳回申请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行政复议时,申请人应为北京市教育考试院。
原告称,教委、教育考试院是局级单位,是实施方。他们是在北京市政府领导下的,应该请他们重新考虑。此案未当庭宣判。
这并不是第一次因学校出勤问题提起诉讼。 2014年,9名外地初中生委托家长向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对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考试法》第《教育法》条规定,侵犯“受教育者平等入学权利”。继续教育、就业等”。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县级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等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辖区内的中等、初中教育进行管理。
一审、二审均败诉后,9名学生另谋出路。 3名学生返回居住地就读高中,其中1人通过天津蓝印户口进入高中,1人向河北香河县一所高中借钱,4人留在北京。报名参加国际课程。
在人口控制的趋势下,外地学生在北京各级学校就读的空间日益缩小。幼儿园转小学期间,需要家长缴纳社保、购买房产或租房等一系列证明,并且有很多限制,比如需要在入学前办好暂住证等。特定日期,申请人必须在其居住的地区就业等。
在高中教育层面,对非北京学生的限制也在发生变化。 2013年之前,北京允许“借读生”参加中考。考试结束后,可以根据成绩联系高中,获得临时学籍,但必须返回原籍地参加高考。 2014年,这扇门关闭了。非京城下乡知青子女、博士后子女均可报考高中。但在满足暂住证、连续三年社保等条件后,非京人员子女只能申请高中。职业学校。
北京以外的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也有所减少。今年9月底公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显示,北京市将有序缓解部分教育职能,推动部分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有序搬迁。北京。同时,减少教育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教育对首都人口控制的积极作用。
北京市教委表示,将减少市属高校在京外招生的人数。普通高等学校不再增设招收外地学生的成人教育机构和办学职能。同时,减少中等职业学校在京以外地区招生的学生数量。
相关问答
答: 北京一直都是很多家长心目中理想居住地之一,因为教育实力比较强,所以希望自家孩子能在北京上学。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非京籍生入读北京学校确实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有一些家庭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回老家,还有一些家庭则想要努力留在北京。
4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其实现在的情况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完全就是进了北京就是“无路可走”。 很多家长和孩子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经过慎重考虑。可以多了解一下北京的教育政策变化,以及各家学校最新的招生细则。同时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家庭条件和自身的想法来决定最好的方案。
19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说实在的,北京市内的许多公立学校对非京籍学子的入学途径相对严格,竞争非常激烈。但也不是没有机会!一些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或者部分私立学校,对于非京籍学子可能会更加宽松一些。当然,要根据具体的最新招生情况来判断。
11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建议家长可以关注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官网和各家学校官网发布的招生信息,了解详细的入学条件和报名流程。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咨询教育机构获取更多关于北京学校招生政策的信息。
2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hwks/1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