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文本解读与默写练习:附答案、原文、注释及译文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离骚》(节选)文本解读与默写练习:附答案、原文、注释及译文,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至死不变的美好志向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离骚》中,诗人表明宁死流亡也不愿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离骚》中,面对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钻营逢迎的污浊社会,诗人看不到希望,忧愁烦闷,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的句子是:“(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6.屈原的《离骚》中,写到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调和,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7.屈原在《离骚》中强调人人各有其乐,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8.在《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坚守“清白”,以前贤为榜样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9.屈原在《离骚》中,对自己此前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后悔没认清形势,选准道路,准备抽身而退的句子是:“(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0.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方”与“圆”不配,“道不同不相谋”的句子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
1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洁身自好反遭殃受累,早晨进谏,傍晚被贬黜的句子是:“(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12.《离骚》中,屈原悲愤痛斥之后,情感趋于平和,体现诗人委屈心志,压制情感的句子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便粉身碎骨也绝不改变志向的两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5.《离骚》中“(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两句用“绳墨”等形象的比喻批判当时随意歪曲法律,竞相苟合、取悦他人的不良社会风气。
16.《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两句,借“鸷鸟”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17.《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两句就是诗人用荷叶、荷花装饰衣着来比拟培养美德。
18.《离骚》中,表现楚怀王糊涂、荒唐,贤愚不分,始终不能体察民心的诗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9.屈原《离骚》中写诗人离楚出游时,用“(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两句诗,表现诗人回过头纵目远望,下定决心去辽阔大地观光巡行。
20.屈原在《离骚》中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B
1.在《离骚》(节选)中,屈原说自己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佩饰挂在身旁以表明自己的追求的句子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2.屈原在《离骚》(节选)中明确表达天赋给自己带来良好的素质,而自己也毫不懈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3.屈原在《离骚》(节选)中写自己早晨在山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摘取宿莽的句子是“(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4.屈原《离骚》(节选)中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两句,以自己的家世和父亲的名讳来说明身世,显示对祖先的崇拜以及他出身贵族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5.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6.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7.在《离骚》(节选)中,屈原说自己曾因用香蕙作佩带而遭贬黜,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仍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8.在《离骚》(节选)中,屈原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有美好的品德,但却遭到小人毁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9.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自荐充当前驱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前路)”。
1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和屈原《离骚》中“(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11.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现自己兼具“内美”与“修德”,报国尽忠心切,唯恐时不我待的诗句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12.在《离骚》(节选)中,屈原用“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两句写自己出生的时间吉祥;写父亲根据他出生时的情况取了美好的名字的句子是“(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13.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也要保持清白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4.《离骚》(节选)中,屈原用方枘和圆凿为喻,表明自己与世俗小人不能相容的语句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5.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爱美好、从正道之心的句子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6 《离骚》(节选)中批判时人违背准则,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的句子是“(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7.《离骚》(节选)中“(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两句,上句词直,下句意婉,旨在规劝国君废除旧习,更改旧制。
18.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19.屈原在《离骚》(节选)中借草木、美人感叹岁月无情,担心自己年华老去,一腔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的句子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0.屈原《离骚》中“(夫孰异道而相安)”运用反问手法,表明了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一句写出了诗人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志向的气节。
21.《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2.屈原在《离骚》(节选)中流泪哀叹民生艰难的诗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23. 《离骚》中屈原表示不在乎别人是否了解自己,只在意自己内在品质美好的诗句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4. 《离骚》中与“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意思相似的两句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今译与注释
选自《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01]【原】帝高阳之苗裔(yì)兮,朕皇考曰伯庸。
【译】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远代子孙(意即楚王的同宗),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注】高阳: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颛顼(zhuān xū),与黄帝、帝喾、尧、舜并称“上古五帝”。苗裔: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喻指远代子孙。楚之始祖熊绎是颛顼之后,事周成王,封于楚。传国至楚武王熊通,生子瑕,受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即其后代。所以屈原说自己是高阳氏的子孙,即楚王的同宗。朕:我。秦始皇之前都可以自称朕,自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自称。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大。
[02]【原】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gēng)寅(yín)吾以降(jiàng)。
【译】正当寅年的寅月寅日,我降生了。
【注】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孟陬,等于说孟春正月。贞:正,正当。孟:开始。陬:正月。庚寅: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降:降生。
[03]【原】皇览揆(kuí)余初度兮,肇(zhào)锡(cì)余以嘉名。
【译】先父观察衡量我降生时的情况,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名。
【注】皇:皇考的简称。览:观察。揆:推理揣度。初度:出生时的情况。度,等于说时节(依朱熹说),指生庚年月。肇:开始。锡:通“赐”。嘉名:美名。
[04]【原】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注】字:表字,这里活用作动词,起个表字。屈原名平,“原”是字,“正则”“灵均”包含了他名和字的意义。
[05]【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
【译】我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在品质,又加之以美好的容态。或译: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再加上我又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注】纷:盛多。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重:再、加。修:长。能:才。修能:长才,优秀的才能。能,一说作“态”,美好的容态。
[06]【原】扈(hù)江离与辟芷(zhǐ)兮,纫(rèn)秋兰以为佩。
【译】肩披江离与长在幽僻处的白芷,将秋天的兰花连缀起来做成配饰。或译: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注】扈:楚方言,披挂。江离:一种香草。辟芷:生于幽僻之处的白芷。辟,同“僻”,僻静、幽静。白芷,也是香草。纫:连缀、连接。草有茎叶可做绳索。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一作“秋天的兰花”。
[07]【原】汩(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心忧岁月不等待我。
【注释】汩: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比喻时间过得飞快。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08]【原】朝搴(qiān)阰(pí)之木兰兮,夕揽(lǎn)洲之宿莽(mǎng)。
【译】早晨我采撷坡上的木兰,傍晚我又摘取洲上的宿莽。
【注】朝搴、夕揽,比喻早晚勤勉修德。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死,比喻坚贞的品德。搴:拔取。阰:土坡。木兰:一种香木。揽:采摘。宿莽:一种香草。
[09]【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译】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注】忽:迅速的样子。淹:久留。代序:时序更替。
[10]【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 通:唯)
【译】想到草木不断地在飘零凋谢,不禁担忧美人(代指君王)也会日益衰老。
【注】惟:思虑。零、落:都是掉下来的意思。美人: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一说指楚怀王,一说指作者。迟暮:衰老。
[11]【原】不抚壮而弃秽(huì)兮,何不改此度?(改此度 一作:改乎此度)
【译】何不趁着年富力强去除邪恶污秽,何不改变现行的法度?或译: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注】抚:趁。抚壮:把握壮年。弃秽:抛弃污秽的东西。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度,法度、准则。
[12]【原】乘骐(qí)骥(jì)以驰骋兮,来吾道(dǎo)夫先路!
【译】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我愿为先驱)!
【注】骐骥:骏马。道:通“导”,引导。先路:前驱。
[13]【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译】长长地叹息而掩面拭泪,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注】太息:叹息。掩涕:掩面而泣。民生:人生。一说百姓的生活。
[14]【原】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jī)兮,謇朝谇(suì)而夕替。
【译】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或译: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直言进谏晚上就被罢免。
【注】虽:虽然。或“只是”。好:爱慕、崇尚。修姱:美好或洁净而美好。鞿羁:喻指束缚、约束。鞿,马缰绳。羁,马笼头。謇:楚地方言,句首助词,无实义。谇:进谏。替:废弃。
[15]【原】既替余以蕙纕(xiāng)兮,又申之以揽茝。
【译】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戴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茝兰而给我加上罪名。
【注】蕙:香草名,也叫熏草,俗名佩兰。纕:佩带。申:重复、加上。揽:采集。茝:香草,即白芷。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
[16]【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我真心爱好修身洁行,即使为它死多次也不会后悔。
【注】九死:死多次。九,非实数,甚言其多。
[17]【原】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的心情。
【注】灵修:神仙。这里指前楚怀王(芈姓,熊槐。后楚怀王乃槐孙熊心)。浩荡:荒唐,没有准则。民,还是译为“百姓”的好。
[18]【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译】那些小人妒忌我秀美的蛾眉(美好的品德),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注】众女:喻小人。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谣:诋毁。诼:诽谤。
[19]【原】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规矩而改错。
【译】世俗本来是善于取巧的,背弃规矩而又任意改变正常的措施。
【注】时俗:世俗。工巧:善于取巧。偭:违背。改:更改。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20]【原】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译】违背准则而追随邪曲,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为法度。
【注】绳墨:正曲直之具,喻指准绳、准则。追曲:追随邪佞。曲:斜曲。周容:苟合取容,迎合讨好。
[21]【原】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译】忧愁烦闷而又失意,独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或译: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注】忳:忧闷。郁邑:同“郁悒”,忧愁苦闷。忳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强调忧闷之深切。侘傺:失意的样子。穷困:走投无路。
[22]【原】宁溘(kè)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宁可突然死去,随流水消逝,我也不肯做出迎合讨好他人的丑态。
【注】流亡:随水漂流而去。一说指放逐出亡。此态:迎合讨好他人的丑态。
[23]【原】鸷(zhì)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猛禽不与凡鸟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注】鸷鸟:鸟之猛者,如鹰、雕等。一说,鸷指猛禽,鸟指凡鸟。不群:指不与众鸟同群。比喻忠贞自守,不同流合污。前世:古代。
[24]【原】何方圜(yuán)之能周兮,夫孰(shú)异道而相安?
【译】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结合,哪有道不同却能够相互安处的?
【注】方圜:方和圜,方枘(ruì)(榫头)和圆凿(榫sǔn眼)。圜,通“圆”。周,合。孰,何。异道,不同道。
[25]【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gòu)。
【译】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备和辱骂。
【注】屈:委屈。尤:责骂。攘:容忍。诟:耻辱。
[26]【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译】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本来就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注】伏:通“服”,保持,坚守。厚:推重。
[27]【原】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译】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注】相(xiàng)道:观看。延伫:久立。
[28]【原】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译】调转我的车返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
【注】回:调转。及:趁着。行迷:指迷途。
[29]【原】步余马于兰皋(gāo)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译】让我的马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驱马疾行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在那里休息。或译: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注】步:徐行。皋:水边高地。丘:山冈。焉:在那里。止息:休息一下。
[30]【原】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退下来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进:进仕。不入,不被容纳,不被君王所用。离,通“罹”,遭受。初服,指未出仕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这句是说自己退隐之后还要继续培养自己的才德。下文的“衣”“裳”“冠”“佩”都是说“初服”。
[31]【原】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我要把菱叶和荷叶裁剪成上衣,缝缀荷花做下裳。
【注】制:裁制。芰(jì)荷:菱叶和荷叶。芙蓉:莲花。
[32]【原】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译】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确实是美好的。
【注】不吾知: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苟:如果、只要。芳:美好。
[33]【原】高余冠之岌(jí)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注】岌岌:高耸的样子。陆离:修长而美好的样子。
[34]【原】芳与泽其杂糅(róu)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译】服饰的芳香和佩玉的润泽交织在一起,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是没有减损。或译:(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所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注】芳,芳香。泽,光泽。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亏:减损。
[35]【原】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译】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方广大的地方。
【注】游目:放眼观看。往观:前去观望。四荒:辽阔大地(四方荒远之地)。
[36]【原】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译】佩戴着五彩缤纷的华丽装饰,浓郁的芳香更加显著。
【注】缤纷:极言多。繁饰:众多的装饰品。菲菲:香气浓烈。章:同“彰”,明显。
[37]【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译】人生各有各的爱好啊,我独爱美好而且习以为常。
【注】民生:人生。常:恒常之法。
[38] 【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即使粉身碎骨我仍然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因为受到惩罚而停止(爱美好,从正道)?
【注】惩,因受创而戒止。
(选择性必修下)
屈原与《楚辞》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自述身世、志趣,指斥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感叹抱负不申;《九章》亦多揭露现实的黑暗与混乱,并抒发怀归之情。两者均突出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怀疑和质问,体现出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的精神。《九歌》则是优美的祭神乐歌。他在楚国地方文艺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华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化神话传说,抒发热烈的感情,塑造出鲜明的形象。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刘向辑,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不肯与世浮沉的高尚精神,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是楚辞的代表作品,凡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的含义,有的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言离犹“罹”),还有的说是楚地的古乐曲名。
(2024年6月29日)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hwks/10843.html
用户评论
这个版本解释很到位!我一直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吊起来,现在终于明白了屈原的苦心和决心。他对君子的阐释让我很有感触,尤其是在今天社会中,这句箴言依然如此重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离骚啊,每次都被读哭一遍!屈原对命运的不甘和对爱国的忠诚真是让人敬佩,可惜他最终选择了以死明志,这种悲壮的结局也确实令人惋惜。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眼前,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君子,而不是像屈原一样被人辜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理解性默写简直太巧妙了!它不仅呈现了《离骚》的核心主题,还把屈原的情感挖掘得淋漓尽致。这让我对屈原的诗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喜欢注释部分,解释非常透彻,很有帮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答案真有我的感觉!我之前读过很多人解读《离骚》,但都没有像这个版本那么直接清晰地表达出我对它的理解。屈原想要表达的爱国之心、求知若渴的斗志,以及对命运的不甘和屈服的情感都写得非常到位。我觉得这篇文章很适合用来学习诗歌分析方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离骚》里的这种悲壮情绪。虽然屈原的才华令人叹服,但他对周遭环境的否定和自我哀叹让我感觉有些矫情。也许是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这样的表达更能触动人心的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理解性默写太棒了,特别是最后一段译文,将古代诗歌的味道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之前一直觉得古诗词很难理解,但看完这个版本后,我觉得原来它们也能这样生动、易懂地表达出来。希望以后能多读一些经典诗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屈原真是个极端的人,他的一生充满着矛盾和挣扎,最终选择了自我毁灭的悲剧结局。这让我不禁思考,一个国家对待人才的态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果能够重视和尊重像屈原这样 talented 的个人,也许历史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注释部分写得很有深度,解释了《离骚》中很多深层含义。尤其是对“天行健”的解读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古代就得到了阐释。我觉得这份理解性默写非常适合用来学习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比较欣赏屈原的爱国情怀和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虽然他的处境令人惋惜,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这让我深深感动。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传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理解性默写读来感觉有点太严肃了。我觉得古代诗歌应该更注重意境的表达,而不是只停留在思想层面。虽然《离骚》确实充满了政治讽刺的意味,但我更想感受屈原的内心世界,而不是被其宏大的主观意识所淹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像我这样的学习古典诗歌的新手来说,这份理解性默写非常有用!通过作者的讲解,我对《离骚》的基本内容和写作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能继续学习更多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这篇文章只是表面上解释了《离骚》,却没有真正理解屈原诗歌深层含义的挣扎和无奈。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学术性分析,比如与其他类似题材作品的对比、对文体结构的探讨等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解读屈原的作品。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版本比较适合用来入门学习《离骚》,但对于对古诗词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可能会有种重复和浅层的感受。我还想看到一些更前卫的解读方式,比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屈原的情感世界,或者从文化史的角度来探究他诗歌背后的时代背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离骚》写得很好?其实我还是倾向于平易近人的文学作品,这种充满了政治讽刺和人生苦闷的诗歌让我感觉太沉重了,也没有什么积极向上的意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份理解性默写非常适合在课室里使用,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骚》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同时,注释部分也比较详细地解释了一些生僻字词和诗歌的蕴涵,这对学生学习古诗文很有帮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看的一些关于《离骚》的视频解读都觉得过于主观,作者总是在自己的臆測上进行发挥。这份理解性默写比较客观,专注于对文本本身的分析,让人更容易掌握作品的精髓!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