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山水篇精选练习四
其实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山水篇精选练习四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山水篇精选练习四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打开电脑,整理原先电脑中的库存,偶尔发现一部自己整理的集子,中国传统文化与课外文言文。
这是18年时的一部约稿,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未能达成而束之高阁。再后来也就无从想起,直到今日又重新发现,阅之已有沧桑之感。其实,到现在,自己什么作品都没有发表,这些整理耗费了我很多事日的光阴与精力,结果却没起到丝毫作用,现在想来实在可惜。
因此,今天借助头条的平台,分章发出来,以示对往日之回忆。部分地方加以修改,以期对中考学生有一点借鉴。那样,我更会感到莫大的慰安!
本集子课外文言文部分共分十个主题。今天发的是第四个主题:
寄情山水
山水篇
【主题导入】
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从未停止过,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是允许我们心存梦想的——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一)
浙① 游
徐霞客
二十四日,五鼓行。二十里至绿葭浜,天始明。午过青浦。下午抵余山北,因与静闻登陆,取道山中之塔凹而南。先过一坏圃,则八年前中秋歌舞之地,所谓施子野之别墅也。是年,子野绣圃征歌甫②就,眉公同余过访,极其妖艳。不三年,余同长卿过,复寻其胜,则人亡琴在,已有易主之感。而今则断榭零垣,三顿停顿而三改其观,沧桑之变如此。越塔凹,则寺已无门,惟大钟犹悬树间,而山南徐氏别墅亦已转属。因急趋眉公顽仙庐。眉公远望客至,先趋避;询知余,复出,挽手入林,饮至深夜。余欲别,眉公欲为余作一书寄鸡足③二僧。强为少留,遂不发舟。
【注释】①浙:浙江。②甫:刚刚。③鸡足:鸡足山。
1、请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十四日,五鼓行( ) (2)下午抵余山北( )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寻其胜,则人亡琴在,已有易主之感。
(2)惟大钟犹悬树间。
3、请根据文意,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二十里至绿葭浜。
(2)沧桑之变如此。
4、眉公见客来先“趋避”后“复出”是因为什么?
5、你觉得这篇游记体现了怎样的哲理?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A、B、D错误,正确划法是:A. 二十里/至绿葭浜.B. 子野绣圃征歌/甫就D. 沧桑之变/如此 。
1、(1)走 (2)抵达
2、(1)重新探寻那园圃旧日的风光情趣,却物是人非,已经有易主之感。
(2)只有大钟仍然悬挂在树间。
3、(1)二十里/至绿葭浜。
(2)沧桑之变/如此。
4、“趋避”是不愿他人打扰,“复出”表现对知己异乎热情。
5、岁月沧桑;世事易变。
【参考译文】
二十四日五更时出发。行二十里到绿霞洪,天才亮。中午经过青浦县。下午抵达佘山北面,于是与静闻登陆,取道山中的塔凹向南走。先经过一个荒废了的园圃,这是八年前中秋节唱歌跳舞的地方,人称施子野的别墅。那年,施子野刚刚精心营造好园圃,征聘了一些唱歌的人,陈眉公同我来探访,景致极其优美动人。不到三年,我和长卿来这里〔已经卖给兵部侍郎王念生。〕如今则只剩得断榭残墙。我三次在这里停留,而每次的面貌各不相同,沧桑的变化如此之大!越过塔凹,却见到寺已经没有门了,只有大钟仍然悬挂在树间,山南部的徐氏别墅也已经换了主人。于是急忙前往陈眉公的顽仙庐。眉公远远地望见有客人来,先是赶忙避开;询问后知道是我,又走出来,挽着我的手走进他隐居的树林中,饮酒直到深夜。我打算告别时,眉公说要为我写一封信给鸡足山的两位僧人〔一个叫弘辩,一个叫安仁〕,硬要我稍作停留,因此没有开船。
(二)
游 大 林 寺
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②,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③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日:“此地实匡庐④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选》)
【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②穷远:十分僻远。③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分别指唐代比部郎中萧存、户部郎中魏弘简、右补阙李渤三人。李渤,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曾提及。④ 匡庐:庐山。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隐居庐山,故有此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 ) (2)环寺多清流苍石( )
2、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划两处)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恍然若别造一世界
译文:
4、大林寺景色优美,为什么游人却那么少呢?
5、请在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请从分析词语角度入手,对下边句子进行赏析。
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赏析:
【参考答案】
1、(1)从 (2)环绕
2、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3、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
4、(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答出一句即可)
5、示例:本句运用历、抵、憩、登、宿等动词,准确形象的写出了我们游历大林寺的行踪。
【参考译文】
我同河南府元集虚等好友一道,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来到上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迹罕至。寺的周围溪水清澈,岩石苍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长。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东人。这里山势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节变换非常缓慢。在这里,初夏时节却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气。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山涧绿草还很短浅,人事景致,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点不同。刚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于是随口吟出绝句一首: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久,我们环顾大林寺的屋壁,只见屋壁上有萧存、魏弘简、李渤三人题写的诗句。为此,我和元集虚等人无不感叹,并说:“此处实为庐山第一胜境,从交通大道走到僻远的大林寺,还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萧、魏、李这三人游览人林寺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冷落萧条,再没有知名人士承袭他们游览题诗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禄对人们的诱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
(三)
游白水①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②,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③,浴于汤池④,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⑤,山八九折⑥,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⑦,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记。
【注释】①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②绍圣元年:即1094年。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③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④汤池:即汤泉。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⑤悬水:瀑布。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⑥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⑦磓(zhuì):当作“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食余甘煮菜 食:
② 顾影颓然 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译文: 。
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吃 ②回头看
2、 A 解析:“折处辄为潭”的意思是每个弯道就是一个潭。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
3、(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4、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是一个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鼓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
(四)
东坡短文两篇
(一)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
(二)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⑥,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⑦,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范子丰:苏轼的儿女亲家。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 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⑤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⑥木末:树梢。⑦死法:死于军法。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临皋亭下八十数步 下:
②若人悟此 若 _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译文: 。
(2)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
译文: 。
3、江山风景心头过,自古闲者最难得。古人常用闲者来写自己独特的心境。你能说说对文(一)中“闲者”的理解吗?
4、文(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请你概括写出来。
【参考答案】
1、①向下 ②如果
2、2、江山风月,本来就是没有固定的主人,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
3、“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审美心灵的的人。
4、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
【参考译文】
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风月,本来就是没有固定的主人,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哪一个更优美?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吧。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佑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五)
北过北地富平县西,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河水又北径富平县故城西。秦置北部都尉,治县城,王莽名郡为威戎,县曰持武。建武中,曹凤字仲理,为北地太守,政化尤异,黄龙应于九里谷高冈亭。角长三尺,大十围,梢至十余丈。天子嘉之,赐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
(选自《水经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北过北地富平县西 北:
②王莽名郡为威戎 名: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世谓之为青山峡
②天子嘉之,赐帛百匹
3、文章中提到“黄龙应于九里谷高冈亭”,主要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向北 ②命名
2、①世人称它为青山峡。②皇帝嘉奖他,赏赐丝绸百匹
3、(1)突出曹凤施政教化成绩突出。 (2)添加传说,增添神秘色彩。
4、示例:文章先写到青天峡,接着写到持武城,最后介绍了曹凤的政绩。
【参考译文】
又往北流过北地郡富平县西边,河畔有两座山峰相对并峙,河水就从两山间流出一一这就是上河峡,世人称为青山峡。河水穿过山峡北流,往东分出一条支流。河水又往北流经富平县旧城西边,秦时设置北部都尉,治所就在这座县城。王莽命名郡为威戎,县名持武。建武年间 ,曹凤,字仲理,当了北地太守,他施政教化成绩特别出色,因此在九里谷高冈亭有黄龙出现。龙角长三尺,龙身粗十围,尾长.十余丈。皇帝嘉奖他,赏赐丝绸百匹,把傣禄增加到二千石。
(六)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①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而高人韵士,能以片言数语尽之者,则谓之诗可,谓之画可,谓高人韵士之诗画亦无不可。花关②曲折,云来不认湾头;草径幽深,落叶但敲门扇。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棹;垂杨残月,一江春水送行舟。 草色伴河桥,锦缆晓牵三竺雨;花阴连野寺,布帆晴挂六桥烟。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徙倚:徘徊。②关:关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结庐松竹之间( )
(2)此时可以诗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芳草盈阶,茶烟几缕
3、作者在文中说“诗可”、“ 画可”,“诗画亦无不可”意在突出什么呢?
4、请你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春光满眼,黄鸟一声。
赏析:
【参考答案】
1、(1)建造房子 (2)作诗
2、芳草爬满台阶,几缕煮茶的青烟
3、意在突出所写环境的美丽。
4、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春光明媚,鸟儿啼鸣的美好景色。语句简洁,读来琅琅上口。
【参考译文】
在松竹间搭建茅庐,闲云飘在门外;徘徊在苍翠的树林下,花瓣沾上衣衫。芳草爬满台阶,几缕煮茶的青烟;放眼望去一片春光,侧耳聆听,黄鸟一声鸣叫。这个时候可以作诗,也可以画画,只担心诗不能将心中之言完全表达,画不能将胸中之意描绘淋漓。而怀有高雅情韵的隐士,以只言片语就能完全表达心意,称之为诗也可以,称之为画也可以,称为高人韵士的诗画也没有什么不可。鲜花布满了弯弯曲曲的关山,白云飘来却辨认不了哪里是其停泊的港湾;萋萋芳草遮掩了幽深的小径,落叶也要问路,不断地敲打柴门。纤细的青草,和煦的微风,晚上两岸的青山都在迎接小船;河岸边垂柳白杨,晓风残月,一江春水送别远行的小船。碧绿的草色与河上的小桥相伴,锦绣的缆绳在拂晓时分牵动了天竺山的细雨;花阴连着山野中的寺庙,布帆在晴日里挂着六桥的云烟。
(七)
莲花洞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注释】①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②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③ 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 ) ②净慈之绝胜处也( )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
译文:
3、作者对自然景色有独特的感受,请根据示例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亭 轩豁可望 ,湖水 ,杨柳 ,石 。
4、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是 ②美好的景色
2、我曾经说过到吴山、南屏山一带,都是表层为土,下面是石头,
3、湖光献碧 、须眉形影、如落镜中。
4、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叹(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莲花洞的前面是居然亭,亭开畅,可以远眺。每次登上观望,湖水清澈透明,(站在湖旁)人的影子像是在镜子里,全部显现。六桥的杨柳,一路上被风吹拂,摇曳多姿,倒好像是杨柳牵引着风,引出了水中波浪,杨柳错落有致,非常迷人。晴朗的月夜和烟雨迷茫的时候,风景各不相同,这是净慈寺最绝妙的地方。洞里的石头玲珑剔透,好像活的一样,比精工雕刻还要巧妙。我曾经说过到吴山、南屏山一带都是表层为土,下面是石头,石头中间有孔,可以相互贯通,且这种洞石越发掘越多。近点的如宋氏园亭的石头,都是从这里搜索的,又如紫阳宫的石头,很多是被孙内使从这挖掘出来的。噫!如果能使五丁大力神把钱塘江的水挑来,将山的表面尘泥洗,尽使山下面石头的奇妙奥秘全部显露出来,该是怎么样的情形呢?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8504.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让我感受到读书的力量!读完《山水篇》,仿佛自己置身于美丽的自然景色之间,那清澈的溪水、翠绿的山林……让人心中无比宁静,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希望在学习上也能像文言文一样深入浅出,去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智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考这几年压力真的好大啊!幸好课外还有这些文言文阅读练习,让我能稍微放松一下心情,还能开阔视野,真是感谢老师们的用心。希望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题目,能够让我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山水篇”都想起小学读书《爱护小草》的那份真诚感悟,文言文的文字虽然有些陌生,但它传递的情感却历久弥新。这种用典的艺术手法真让人佩服,希望自己也能像作者一样,能够用文字来描绘心中的美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有点太过空泛了,缺少具体事例和论述,读起来有些平淡无奇。也许是文言文的风格,但我总觉得很难抓住重点,缺乏逻辑性,让人难以产生共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山水篇的优美句子总是能够让我沉淀下来好好品味一下。每次看到‘高山流水’,感觉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感慨。或许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所在吧!它能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虽然读起来有点困难,但总觉得里面隐藏着一种独特的智慧。我想努力去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含义,希望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人生哲理,也能让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独立思考,开阔视野。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中考的文言文阅读练习越来越多了,压力也越来越大了。我希望考试的时候能顺利发挥实力!加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描绘了山水景色的壮观与幽静。尤其喜欢其中的某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希望能多读一些这样的文言文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发现每次阅读《山水篇》的时候,都会感到一股清新的气息拂面而来,仿佛回到了宁静的山林间,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尘世的压力。 文言文的语言真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平静和安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平时很少读文言文,但我还是能够从《山水篇》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它让我意识到自然不仅是美好的景色,更是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的资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偏向于抒情,缺乏具体案例支撑,导致论述深度不够。希望后续的练习能够更加注重逻辑清晰、观点鲜明的表达。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发现自己还是不太熟悉文言文的写作风格,有时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需要多练习才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山水篇》让我想到小时候去郊外玩的时候,感受过的那些美好的山河景色。文言文能把那种感觉写得如此生动,真是一种艺术水平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读完后心中感慨万千,仿佛也领悟到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是偏喜欢诗歌这种文言文形式,因为它更直接更形象地表达了情感和思想,而《山水篇》这类型的文章,有时候就感觉比较抽象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老师能够给我们选择一些主题更贴近生活,《山水篇》的感受虽然深刻,但距离日常有点遥远,让我很难产生共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文言文确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能扩展我们的词汇量和知识面,还能提升我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