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堂:深入探索民族音乐之美
其实高中音乐课堂:深入探索民族音乐之美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高中音乐课堂:深入探索民族音乐之美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高中音乐课堂的现状首先,从教学对象上来说,音乐学科中小学学段衔接成主要问题。我们都知道,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呈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其次,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中国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就目前我们用的“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来说,民族音乐材料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不够生动多样,缺乏对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在材料选择方面很广泛,作品有国外的与中国的、自创的与民间的、现代的和历史的,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观。但是“弘扬民族音乐”已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教材对适宜于进入课堂的民族传统音乐资源作深度开发的太少。比如: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戏曲更是丰富多彩,而教材中只是单单出现了京剧,虽然京剧具有代表性,但只选择一种也显得单调。综合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课本在选材上重视传统,又关注当代经典性,又富时代感。中西兼顾,搭配合理。就是在民族音乐部分应该更加丰富些。最后,就是教师本身,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有所欠缺,很多重点太流于表面。尽管教师也有对民族音乐风格的构成要素如旋律、音域、节奏、节拍等进行分析,但只停留在单一、浅显的层面,没有联系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因而学生没有深入去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部分。但基于现在民族音乐的严重缺失,多数教师对民族音乐认识不足的情况,建议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料供教师学习、选择。
二、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对民族音乐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髙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21世纪的青少年来说,更应加强对伴随着民族历程、倾诉着民族苦难与欢乐心声的艺术珍品的热爱。”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的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要对学生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还要告诉学生音乐传统都有它自身的传承过程。我们应将我国的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要让学生通过这种音乐学习形式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祖国和祖国的音乐文化,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在教学中体现民族音乐地位的方法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光有着很强的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更是拥有着各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民族音乐知识的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内涵,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学习民族传统音乐,下面笔者就民族音乐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一问题,笔者将具体措施总结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1.提高高中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用中国的传统节日来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于当今学生应该是最直接的,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举国欢庆的聚会。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是什么?传统文化无疑是其核心之一,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2.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编排
民族音乐有着非常强大的教育意义,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如今的学生对流行音乐过于迷恋,使审美的范围逐渐变得狭窄,民族音乐带来的美好意境,既可以指引学生建设良好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身心。所以我们要将课堂上的内容进行选择和编排:首先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的作品为题材,如《草原小姐妹》、《水浒传》等;这里以比较著名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后又由何占豪根据越剧音乐为素材改编成小提琴协奏曲,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置身于音乐之中,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学生通过在感受音乐的节奏、曲调、和声等要素时结合对故事的了解很快就能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进而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针对此类曲目进行音乐教育和传承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民族特质以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这样可以有效增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还可以选具有较强的民族民间风格的作品进行欣赏,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孟姜女哭长城》、《水浒传》、等;还有其他类似这种民间风格的作品都具有浓浓的民族地方特色,旋律非常优美流畅且色调鲜明,最主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听赏后对民族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一些如《高山流水》、《上去高山望平川》等采用大自然中的天然素材为题材的作品,像这类作品以自然风光为背景作为艺术象征来表达情感,用这类作品来引导学生具有丰富而具体的联想的效果。随着音乐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中国民族音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最主要是通过电子软件制作出一些我们在音乐中需要的音色,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能够让学生通过感受视觉上和听觉上的效果变化来感受音乐技术的丰富多样,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电子音乐,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不光是音乐的创作者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民族音乐作品能得到发扬。让学生通过高中音乐课堂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民族音乐中加入电子音乐中的新型特殊音色,才能创造出适合当今时代潮流发展的作品,由此看出,民族音乐其非常强大的教育意义,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确实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3.丰富民族音乐在校园中的实践活动音乐课堂就是对音乐活动的具体实施,也可以叫音乐实践活动。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他们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音乐实践内容。比如民族音乐作品演绎、校园歌手大赛(设定具体内容)、还有央视比较火的《经典咏流传》我们可以用经典诵读的方式,内容和音乐让学生自己选。也可以利用校园红歌赛、元旦晚会等。这些都属于比较适合的校园举办的民族音乐学习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从潜意识中让学生喜欢上民族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四、总结在一线教学的教师都很清楚,学生对西方音乐的了解远远胜于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音乐学习中较容易接触到西方音乐比如钢琴曲,所以我们要借着学生这种学习热情做到“洋为中用”。在高中音乐教育中要最广泛地尊重、吸取、接纳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教师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从立足于民族音乐认同导入到民族音乐知识的拓展,起到了环环相扣的作用来吸引学生。当今世界无论是政治信仰、思想意识还是国家体制、文化体制等,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多极发展”的格局。中学课堂是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第一课,为了确保我国民族音乐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只要用对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动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学习民族音乐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将会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责任和民族力量。
用户评论
终于有人提到了民族音乐!这几年流行文化太盛了,很多人都忽略了我们传统音乐的美好之处了。希望这个课程能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演奏技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中学音乐?我一直觉得音乐课应该更多地接触一些世界级的音乐作品,比如古典乐啊交响乐这些吧,民族音乐听起来有些老气,年轻一代未必感兴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就喜欢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和弹奏民歌,对民族音乐很有情感共鸣。相信课程能让我了解更多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真是太期待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音协的学生,我对不同音乐流派的学习都很重视。这次有机会深入探索民族音乐之美,希望能从专业角度学习到新的东西,开阔我的视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希望课程能够多一些实践操作环节,我们能亲自尝试演奏不同的民族乐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讲解。或许可以邀请专业的民歌歌手和音乐家来现场指导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认为学音乐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感受和理解。希望这个课程能够引导我们去体会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国外的乐团也在演奏中国民歌和传统音乐,他们把民族气息融入现代审美里很成功,课堂上可以分享一些这些案例给我们?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期待这门课程能教会我们如何去欣赏和评价民族音乐,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听”而已。希望能够了解其结构、意象的表现形式等等专业知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住在一个老旧的社区,经常能听到邻居们弹奏民谣声,这些都是我记忆中美好的画面。希望能通过课程更全面地了解这些经典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底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远离了传统艺术作品,希望这门课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让更多人懂得欣赏民族音乐的价值!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听到不同地域风格的民歌表演,比如江南唱腔、豫剧等等,更想深入了解每个地方不同的文化特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中学民族音乐太棒了!可以让我们接触到不一样的艺术形式,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课程能够避免过于枯燥的理论讲解,可以多用一些音频视频资料,让学习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现代音乐作品都融入了民族元素,课程可以探讨一下这种创新和融合的趋势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中阶段学音乐真的很重要,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操。希望这门课能够引导我们正确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学习其他流派的音乐也很重要啊,不能光局限于传统音乐,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认识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民歌这种类型的音乐,但尊重每种文化的传承! 希望课程能够让我了解更多关于民族音乐的背景知识和发展历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学习和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是很有帮助的,毕竟音乐是一种语言,它可以超越国界和文化差异,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6981.html
用户评论
我觉得把民族音乐融入到高考音乐考试中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文化底蕴,也能培养他们更丰富的音乐审美。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被推向舞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高中没选理科,所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课程,现在想想还挺遗憾的。我觉得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非常有意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开始对民族音乐进行鉴赏教学,有些太早了。毕竟,青少年时期思想还比较单纯,容易被形式感所左右。我觉得应该等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再学习这种更深入的音乐理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民族音乐的魅力确实很大,但我不认为它应该成为主流的音乐风格。艺术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音乐潮流,过度强调传统文化可能会让学生缺乏创作灵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个喜欢民谣和摇滚的人,对这方面的课程没太大兴趣,但我理解国家想要弘扬民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一些更轻松的元素,比如现代流行音乐的改编,这样才能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学习民族音乐就像探索一座宝藏般的旅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音律和情感表达方式,去品味它们的精髓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体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中生其实很有潜力去吸收新的知识,只要把教学方法做得吸引人足够,他们就愿意去探索。不过,课程要适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该被好好传承下去。希望国家能出台更多政策支持民族音乐的创作和推广,让它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对传统音乐了解不多,但从一些精彩的演奏中我能感受到它的力量之美。 期待看到更多年轻艺术家将民族音乐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时代风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民族音乐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有些人可能在理解上会有困难。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逐步领悟它的内涵和韵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个人认为民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许多情感和故事,值得我们认真去了解和欣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接触民族音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也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建议课程内容尽量多样化,涵盖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民族音乐的魅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学习民族音乐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它能带给我们的心灵感受和启迪。希望大家都能像老师一样,带着一颗热爱的心去欣赏这独特的艺术形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很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强调其传统文化内涵,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让学生用更具时代感的视角去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学习民族音乐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但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探索和创新,把民族音乐理念融入到现代音乐创作中,开拓新的艺术风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如今多元化文化的背景下,更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优质的民族音乐教学资源,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们来说,接触更多的音乐类型是一件好事,包括民族音乐。 希望这些课程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爱上音乐,并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特色,感受祖国多元的文化魅力! 希望能通过这门课,让更多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 heritage。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