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大家好,关于《烯烃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进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近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Paolo Melchiorre课题组发展了光驱动的反应策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和廉价的硫醇催化剂通过还原交叉偶联反应将两个烯烃有效的“缝合”在一起,从而构建了一根新的C-C键,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sp3-杂化产物。反应中缺电子烯烃被光氧化还原催化剂还原,在质子化后产生碳自由基,随后被中性烯烃捕获。这种分子间交叉偶联反应策略可以通过非传统的断键方式从烯烃快速合成sp3-骨架分子。相关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文章链接DOI:10.1021/jacs.3c11285。
正文
烯烃广泛存在于石油衍生化合物、天然产物、药物和材料分子中。因此,探索它们的直接官能团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两个烯烃的分子间交叉偶联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转化,因为其可以利用这些简单易得的起始原料快速构建新的C-C键。在此背景下,Bara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基于金属氢化物的氢原子转移(MHAT)机理实现了烯烃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Figure 1a)。总的来说,这一过程通过两个烯烃的结合产生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sp3-杂化产物。最近,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Paolo Melchiorre课题组发展了一种不同机理模式的烯烃分子间还原交叉偶联新方法。其使用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和廉价的硫醇催化剂将两个烯烃“缝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根新的C-C键(Figure 1b)。下载化学加APP到你手机,更加方便,更多收获。
总结
Paolo Melchiorre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光驱动的反应策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利用简单易得的催化剂实现了烯烃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sp3-杂化产物。实现此转化的核心是通过光氧化还原来实现缺电子烯烃的还原,从而产生自由基。这些底物可以很容易的与各种苯乙烯和其它简单易得的中性烯烃发生偶联。此转化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并可以应用其对生物相关化合物进行后期修饰。
文献详情:
Wei Zhou, Igor A. Dmitriev, Paolo Melchiorre*.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of Olefins via a Radical Pathway. J. Am. Chem. Soc., 2023, https://doi.org/10.1021/jacs.3c11285.
用户评论
哇塞,这个“烯烃还原交叉偶联”反应太酷了!一直在寻找类似的合成方法,这篇文章给我打开了新思路,以后可以尝试一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对碳链上的可控修饰比较感兴趣,这篇论文介绍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特别吸引我。研究进展很让人激动,期待看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标题说的有点抽象,也许可以简化一些,这样更容易引起人的兴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分析得很有深度,特别是对不同催化剂的影响机制的解读非常有帮助。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具体反应条件和产率的研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交叉偶联反应确实厉害,可以合成许多复杂分子结构,这篇文章介绍了新的思路,很有用!希望能有更详细的实验步骤分享出来。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烯烃还原交叉偶联”的名字听起来很专业,感觉有点难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目前在做碳氢键活化方面的研究,这篇论文里的反应机制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下一步希望能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试验验证。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读下来感觉比较学术,对于非化学专业的读者来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希望未来可以出一些更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介绍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烯烃还原交叉偶联反应听起来很复杂,我猜想应用场景有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有机合成研究者,我对这篇论文非常感兴趣!交叉偶联反应一直是热点方向,这个新的还原方法很有潜力,有望推动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把“烯烃还原交叉偶联”的研究进展概括得很好,包括了催化体系、反应机理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阅读之后对该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想问一下,这个反应有没有什么局限性?比如对底物的适用范围,产率是多少?希望作者能够在后续研究中给出更具体的答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一直在关注碳-碳键构建的新策略,这篇论文的“烯烃还原交叉偶联”方法让人眼前一亮!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该反应的应用和拓展研究成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这个“烯烃还原交叉偶联反应”,以后做实验的时候可以多尝试一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有层次感,从基础原理到最新的研究成果都一环扣一环,读起来非常清晰易懂。而且作者的总结也很到位,指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要应用这个反应进行大型化生产,需要解决哪方面的难题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论文介绍到的方法确实很有潜力,但还需要更广泛的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才能证明其在化学合成领域的真正价值。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一个化学新兵来说,这本书有点难懂啦!希望能有简单易懂的解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研究方向很新颖而且很有意义,期待看到后续研究成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5896.html
用户评论
这篇论文太牛了!将烯烃和酰胺通过还原交叉偶联反应连接起来,这在化学合成中简直是里程碑式的进展啊! 以前想做到这种高选择性的连接只能走很多步复杂的反应路线。现在终于有了一种高效简单的方法了,期待后续研究能拓展到更多底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着这篇JACS的论文,感觉未来有机合成真的越来越酷炫了。还原交叉偶联,这个名字就很霸气,直接把两个难搞的对象给绑在一起了!想学习一下具体的反应条件和机制,看看能不能应用到我的研究项目里去。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不错,实验数据也很丰富全面,证明了这个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的高效性和可控性。不过个人觉得反应的适用范围稍微有限,比如那些结构复杂的烯烃不太好处理,后续还需要改进拓展应用场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化学领域来说,新的反应模式总让人兴奋不已!这篇论文提出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确实很有潜力,可以大大简化一些复杂合成路线。但是,作为一个实验研究的爱好者,我还是期待看到更详细的机制解析和相关探究工作,这会更能激发我对该技术的兴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种方法应用起来挺简单易操作的,而且产物的选择性也很高,不像传统的偶联反应那样容易出现副产物。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好奇这个反应的绿色环保性怎么样?使用什么类型的催化剂? 这些信息能不能在论文中补充一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关注这类新型偶联反应的研究,这篇JACS文章做得不错。还原交叉偶联确实很有价值,可以解决很多従来的方法难以实现的问题。希望以后能够看到更多应用案例,看看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和医药化学领域的潜力如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冷冰冰的,过于注重数据实验统计,缺乏一些对反应原理的探讨和展望。我希望作者能多些描述对这个还原交叉偶联反应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这样更能让读者感受到这篇论文的深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虽然技术含量高,但也有些生涩难懂。对于没有深入了解有机化学理论背景的读者来说,理解这个“还原交叉偶联”的过程还是比较困难的。希望能有更多通俗易懂的解释和案例说明,这样更能够吸引大众关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烯烃和酰胺经过还原交叉偶联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这也太神奇了吧! 我对化学反应都挺感兴趣的,希望有机会深入学习这个新方法,看看自己能不能应用到一些实际项目中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题目开始就让人感到这个研究很厉害!现在做化学合成越来越需要高效节能的方式,这篇论文提出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是不是刚好满足了这个需求?真的期待看到这个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仔细阅读完文章后,感觉这个“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的确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解决某些经典有机合成难题很有帮助。不过作为一名化学研究者,我还是比较想知道这种方法能否被应用到更实际的场景中,比如药物研发或者材料化学领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这篇论文的写法很学术,但内容确实扎实,我从图表分析中了解到这个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的速度很快,产物收率也很高。这对于化学合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希望有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它的机理和应用范围.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挺喜欢这种新型反应模式的发现, 以前做化学文献 review的时候,遇到类似的连接难题常常束手无策。现在有了 “还原交叉偶联”这个方法,许多合成路线都可以变得更加简洁, 这真是太棒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论文虽然很全面,但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需要补充完善的,比如反应条件是否容易控制? 不同类型烯烃和酰胺能否通用于这个反应?这些细节信息对于读者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新手化学学生,看完这篇文章感觉脑袋一片混乱,那些“催化剂”, “还原基团”的专业术语让我完全无法跟上作者的意思。希望学者们以后能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化学理论知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一个已经研究了几年的老chemist来说,这篇论文内容其实并不新鲜,很多类似方法早就在其他期刊发表过。不过我还是要佩服作者对这个新反应模式深入的研究思路和实验技术的掌控力, 这篇JACS文章确实写得相当漂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这种新型化学反应总是充满期待的,希望能看到它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这篇文章虽然很学术,但能让我了解到“还原交叉偶联”这个概念的潜力, 对于我的科研方向更有启发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