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家教月入过万,4小时报酬200元,211大学录取与否真的那么关键?
与专业教师相比,大学生导师有很多优势。他们刚刚从高考战场走出来,对应试教育所需的知识比较熟悉。他们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而且年龄上也不落后于学生。如果更大的话,对方的抵抗力就会减弱。
但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轻松成为高收入家教。没有985或211标志。普通大学的学生当导师只能赚点血汗钱。拥有第二或第三学位的学生甚至可以担任导师。几乎所有这些都很难获得。
大学生高收入补习的背后,是家长不断增加的教育支出。广州的一位妈妈在一家外企担任高管,月薪3万元。她丈夫的收入更高。算了算,她发现自己根本负担不起孩子的暑假:去美国10天的游学就要花掉2万元。元,请阿姨照顾需要5000元,钢琴、奥数、作文、英语的辅导费用约为4万元。花这个钱让我心疼,但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心里不安。如果我不花这些钱,我就对不起我的孩子,这让我更加不安。
烧钱教育之所以如此普遍,一部分是因为炒作,但更多的是家长的焦虑。虽然现在教育部门呼吁减负,有的地区甚至禁止小学生把作业带出校门,但效果并不一定那么好。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和家长有以下三种选择:第一种是所有家长达成合作,减轻大家的负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三种是所有家长达成合作,减轻大家的负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二是别人的负担减轻了,自己的孩子增加了负数,这样就更容易获得相对优势。第三类孩子增加负担,减轻自己孩子的负担。除非他们天赋异禀,否则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弱势。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所有家长都能达成一致,主动减轻自己的负担。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主宰别人呢?所以只能主动增加对方的负担。结果,孩子越来越累,家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后果还不仅限于这些。它使得基础教育所强调的公平不复存在。对于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尤其不公平。一个出身贫寒的贵族子弟,在这个时代是很难登天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只能自己养活自己,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则有父母、祖父母、名牌大学的导师在背后支持。有一个庞大的团队。财富和阶层的差异被准确而清晰地投射到孩子身上。
此外,这也会让那些尚未生育的孩子对养育后代产生恐惧:像其他人一样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巨资,会增加自己的生活压力,降低生活质量。如果不投资,那么孩子将来很有可能会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又何必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受苦呢?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现在有些年轻人想要孩子,但又不敢。
教育焦虑的严重性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且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部门需要多思考、统筹规划,至少保证基础教育的公平性,给普通家庭的孩子一些希望。引导家长在教育问题上保持理性,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均匀。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相关问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1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