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乡:不容错过的六大“镇馆之宝”之旅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探索新乡:不容错过的六大“镇馆之宝”之旅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有6件珍贵文物被评为“博物馆之宝”。快来看看吧!
商代牛主
爵,古代饮酒器。说白了,就是古人喝酒时用的酒杯。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的青铜牛首,经专家鉴定为商代晚期文物。
此牛总高23.5厘米,腹径7.8厘米,腹深10.5厘米,尾至尾长19.3厘米,宽3.6厘米,足高10.2厘米,重量1095克。宽流、尖尾、圆底。有盖无柱,顶部有夔龙图案,中间凹处有半圆环。腹部饰饕餮纹,龙头造型。整器造型匀称,轮廓清晰,纹饰繁密精美。盖前端饰水牛头,眼睛突出,口鼻突出,头部突出。它的耳朵呈叶状直立,额顶有月牙形的双角,向后向内弯曲,显得巨大而引人注目。三角锥足稍向外。 1952年河南省辉县楚丘出土。
有趣的文物
这牛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有一个盖子。爵杯一般无盖,带盖爵杯极少。著名学者、甲骨文专家徐进雄指出:“可以说,有盖的爵杯不到百分之一”。从目前公布的文物研究资料来看,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牛头盖爵杯十分罕见。它非常稀有,因此非常有价值。
自古以来,好酒都是与英雄相配的。拿着两公斤多的酒杯痛饮,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件牛胜绝的封面内侧铭文和胯下铭文都有“女”字。 “福”是女子的“名”。商代已婚妇女一般称为“妇”,如“妇好”、“妇惠”。铭文所表达的意思可能是这套器物曾为“福”铸所使用或使用过。商周时期,“国家大事是祭祀和战争”。能拥有专属铜酒杯的女人,即使不是公主,也一定是贵妇。
商代玉鸮
新乡市博物馆藏品,一级文物,商代文物。高4.6厘米,宽3.3厘米,厚3.5厘米,重47.2克。头部有孔,可以握在手掌中。是商代贵族佩戴或手持的珍贵玉器。这是地位的象征。
该玉石品质优良,由和田玉籽料精制而成。局部有红琴,层次分明。通体饰有立体圆雕,胸部、翅膀、头部、背部均饰有羽毛纹、卷云纹。刀工纯熟,线条流畅,造型独特,给人一种戒备、威严之感。
鸮(xiao)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等猛禽的总称。古人相信猫头鹰是一种神奇的鸟。商代被尊奉为“战神”。人们相信猫头鹰是勇敢和智慧的象征,具有战胜敌人的神秘力量。商人拜鸟,《诗经·商颂》有“天命乌鸟降临,生商”诗。
白釉观音坐像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白釉观音坐像,出自明代德化窑瓷器。整体高24.5厘米,底座直径13.2厘米。通体施白釉,釉质饱满润泽。透光率极好,瓷质细腻如玉。造型精美,比例匀称。构思巧妙,设计巧妙,实为古瓷中的瑰宝。
仔细一看,观音坐在圆蒲团上,半盘腿。将头发梳成双层高髻,上盘为螺旋形,下盘为花瓣形。有一簪龙,毛发逼真,根部清晰可辨。观音低头垂目,圆脸,眉心有一根白发。额头宽阔,眉毛弯弯,眼睛似闭非闭。挺直的鼻子,小嘴,下垂的耳朵。五官精致,表情温柔,脸庞饱满丰润。头戴长巾,身穿宽胸阔袖上衣,下着裙子。褶纹流畅、动感、生动。胸前佩戴莲花吊坠,右手向下置于右膝上,左手向上折叠于右手上。不幸的是,手指不见了。
坐像整体造型采用造型、揉捏、雕刻等工艺,手法细腻,技艺精湛。另外,瓷器釉色洁白、滋润、半透明、光亮,充分体现了德化窑白瓷的特点。明代德化瓷雕是中国陶瓷史上辉煌的一页。观音是其主旋律之一,在陶瓷史上受到独特的赞誉。
明末关公铜像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明末关公铜像高172厘米,宽118厘米,厚130厘米,重578公斤。此尊塑像为身着军装的坐像,神态凝重,气势磅礴。他的表情栩栩如生,冷静而坚定。充满张力的形式中,有着生生不息的气势。彩虹威严的外表之下,似乎也黯淡了往日剑光的光影。
柔和的灯光下,只见关羽头上戴着围巾,围巾挂在肩上。脸型方而宽阔,蚕眉、浓眉高高扬起,没有丝毫的怒气和自负。鼻子和眉毛高且突出,眼睛微闭。鼻孔大,嘴巴撅起,唇线锐利有棱角,五缕胡须散落在胸前。身穿珍贵铠甲,虎头护腹、护肩。腰带打成一个结,自然垂下。穿着作战裙和作战靴。将左手按在左腿上,右手握拳平放在右腿上。右腿拱起,脚转向右侧。左腿向前,脚转向左侧。整体形象流畅、扎实。造型巨大独特,铸造精美。堪称不可多得的杰作。
此尊造像生动逼真,保存完好,纹饰繁复清晰,制作精美。在古代青铜造像和文物中极为罕见。充分展现了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有助于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精神信仰等。提供重要的物理信息。
郑板桥兰竹石水墨画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现藏郑板桥中殿水墨兰竹石画卷、纸本、绢本画卷。左上刻有七言诗一首。署名“板桥郑协”。下钤有白色铭文两枚:“郑燮印”和“魏宜昌”,从书画印章的特点来看,很可能是他担任魏县县令时的作品。
作品尺寸为长141厘米、宽43厘米。题词是:你是兰花,我是竹枝。在山里相对来说不会有相思之苦。世人唯梦红尘,黎明明月明。这幅画的中心主题是竹、石、兰。画面正中,山石巍峨。左右两丛墨兰披挂,山水秀美,色彩斑斓。画中所绘墨竹远近清晰,表现生动,构图精妙。墨色细腻,浓淡恰当。文笔铿锵有力,意义深远。
郑板桥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谢明,字克柔、板桥,江苏兴化人。清康熙年间进士,雍正年间进士,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无不独特、独立,被誉为世间“三绝”。当代书画大师徐悲鸿称郑板桥为“中国三百年来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文学、书画尤为奇特。看他的诗词、书法,画画,我们不仅要看到他的崇高,还要看到他的善良和奇妙,他是古今中人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梅、兰、竹、菊”被誉为国画“四君子”。郑板桥喜画竹、兰、松、菊、石。在他的作品中,竹、兰、石始终是主角。一生画竹最多,其次为兰、石。他曾说过:“竹、兰、石有节,有香,有骨。”
赵孟俯大字行书
清风吹过桂花水,一夜大雪。南楼月暗,北地寒云深。朱燮第一次被近距离见到,但周重却不明。不识山阴,听鸡声更记你。
赵孟俯创作的这本行书作品内容来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古诗《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赵孟俯,生于1254年,卒于1322年,字子昂,又号松雪道人、水净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书画家。博学多才,精诗文,精书法,工画,精金石,精音乐韵律,鉴赏诠释。尤其是在书画方面取得了最高成就,开创了元代画风新风,被誉为“元代之冠”。
此五言诗卷现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收藏。丝绸上,镶嵌在锦缎上。装饰精美的泳池。画中央高129厘米,宽48厘米。作品气势连贯,笔法娴熟,力量强劲,一气呵成。中锋和侧翼配合使用,以中锋为主。笔画清晰细致,下划如山石落下,下划如强人拉弩。如果没有非凡的笔力,很难达到这种境界。此诗卷堪称赵孟俯现存大型书法作品的代表作。书法飘逸、雄浑、风格独特。是馆内精品书画藏品。右上方有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梁潜的题跋。他认为此书无疑是真迹,“书风创先,尤大陵(即王献之)书法”。
(韩世平、郝永飞编译)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16613.html
用户评论
真的!来新乡玩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这些镇馆之宝啊,我上次去的时候真的是超震撼的,感觉一下子穿越回了古代!强烈推荐小伙伴们去看一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个历史迷,看到这标题就迫不及待想了解一下啊!六大镇馆之宝有什么样子的?赶紧发出来让我看看吧哈哈~期待期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乡有这么不错的景点?以后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来看看这些镇馆之宝!文化底蕴太深厚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历史不是特别感兴趣,但看到标题还是挺好奇的这六大“镇馆之宝”是什么样的呢?感觉很有神秘感的样子!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乡推荐一下!我来新乡旅游好几年了,对这些镇馆之宝完全没听说过啊!是不是比较冷门?有什么特别的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看着就很诱人啊!我已经开始想象那些镇馆之宝的魅力了,期待着以后有机会去新乡探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大镇馆之宝?!好有气势啊!我特别喜欢参观博物馆类的景点,特别是历史悠久的文物,希望能看到更多照片或者视频介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标题写得有点夸张吧,是“镇馆之宝”吗? 难道不是普通的古董文物?不过还是要好奇一下具体是什么东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好吸引人啊!我之前去过新乡旅游, 可没见过这些宝物。下次来一定要专门去看看了,期待着能看到那些令人赞叹的六大镇馆之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决定去看看这个,我对文物很有兴趣,特别是稀有的,希望在文中可以找到更加详细的介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羡慕你们能有机会参观这些“镇馆之宝”啊! 我也想去体验一下其中的魅力和震撼感。 希望作者能分享更多关于这些宝物的故事背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旅行去了新乡要记得去看看这些文物收藏,我对这种历史文化的瑰宝一直很喜欢。希望文章能介绍得更详细一些,包括它们的年代、来源以及故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在寻找有趣的新鲜的景点,新乡这六大镇馆之宝听起来很吸引人,期待有更多照片和细节描述!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就让人心生期待啊~ 有机会一定要去新乡旅行! 希望文中能描述这些“镇馆之宝”是怎样令人叹为观止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不是历史爱好者,但也对这些“镇馆之宝”充满了好奇! 希望文章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那些藏在内地的文化瑰宝!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