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成人教育

家长与教师互动:家访经验分享与感悟

一、思想上重视家访

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勤家访、善于家访,是教师带好班级的秘诀之一。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与家长沟通,交换意见,统一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也有利于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2.早做作业,有爱心

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与家长多沟通,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获取、能力的获得、道德品格的培养、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开学时,通过收集名册信息,得知孩子是一名留守儿童。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他的母亲和祖母带着他和他的妹妹一起去。由于家里缺乏父亲的教育和陪伴,他的孩子顽皮顽皮,有时连母亲也无能为力。正是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他进入幼儿园后经常发脾气,偶尔还会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走进了他的家里,了解了很多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家庭环境。通过仔细的双向沟通,一周后3在幼儿园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孩子的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们发一个短视频,说说孩子的进步。通过家访,深入孩子和家长的内心,用真挚的爱增进师生关系。

3.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指责。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进行家访时,要讲究谈话的艺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到哪座山唱什么歌”等。如果家访的方法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如果老师在家访时一味地指责学生的错误和家长的不负责任,就会引起家长的反感,使家访无法继续,达不到双方相互配合的效果。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因此,家长在进行家访时,应以自然、柔和、亲切、真诚的语气向孩子说明孩子的实际情况,并以协商的语气与家长讨论管教学生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应该了解自己的教育和学习过程。敢于自我批评、对所犯错误负责的精神。我相信,这种家访方式可以让家长和老师在班级、信任、和谐的氛围中讨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

家访工作是教师工作的延伸。为了学生的进步,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发挥作用,把学生培养成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家访工作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同时,家访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永无休止的艺术。我将继续虚心求教,奉献自己“门外三尺”,推动家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问答

问:家访心得体会
2个回答
凉话刺骨

答: 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业情况和家庭环境,通过与家长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需要帮助的地方。同时也希望能增进老师与家长的信任与理解,建立良好的学校-家庭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3 人赞同了该回答

白恍

答: 另外,家访也是了解家庭的文化氛围、教育理念等情况,这对老师制定教学方案,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非常有帮助。例如,如果了解到孩子家庭比较传统,重视学问传承,老师就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开展相关阅读和实践活动。

171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家访时应该谈些什么话题?
2个回答
雁過藍天

答: 和家长交流的时候,最好从一些轻松的话题开始,比如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逐渐深入到更重要的议题。可以重点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作业情况、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等等。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些教学经验和理念,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望。

5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花容月貌

答: 另外,家访也是一个机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政策和师资力量。老师可以介绍学校的风气、课程设置、学生的综合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目标,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248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家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个回答
伪心

答: 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保持尊重和真诚的态度,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避免过度批评学生的弱点,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建议在与家长沟通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过多,确保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

7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情深至命

答: 另外,也要注意时间安排,尽量不要占用家长的过多休息时间。事先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资料,如学生的学习成绩表、课堂作业评估等,以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结束家访后,可以再次确认与家长达成的共识,并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后续沟通和协作。

5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165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