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成人教育

探索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观察奥秘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探索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观察奥秘,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观察顺序

(一)选择观察地

视野开阔地=地势高+(近距离)没有障碍的视线范围内

(二)地貌观察顺序~由大至小

1.大地貌(类型)~面积大:高原/平原/山脉/盆地/等

2.次一级地貌~面积较小:山岭/河谷/山间盆地/等

3.微观地貌~面积更小:河岸/陡崖/等

{地貌等级}

①巨型地貌:大陆/洋盆

②大型地貌:(陆地)山岳/平原/盆地

③中型地貌:(山岳)河谷/分水岭

④小型地貌:(河谷)阶地/坡地

⑤微型地貌:地形起伏

(三)观察方式

1.定性观察

(1)主要方面:①几何形态②规模③空间分布④切割程度

(2)观察手段(选择):①摄影/②绘制剖面/③绘制素描图

(3)文字描述

2.定量测量

(1)主要方面:①测量相对高度②测量坡度

(2)测量手段:①地形图②航空照片③卫星照片

(3)测量目的:统计地面~①切割深度②切割密度

(四)记录顺序:①由远及近②由大至小③先整体后局部

二、观察内容

(一)高度

1.绝对高度=海拔(示意图)

(1)概念: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意义: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划分~高原/山地/平原等)

2.相对高度(示意图)

(1)概念: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海拔之差

(2)意义:反映地面起伏

3.估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等高线示意图)

①估算条件:A.任意两点之间的等高线条数B. 等高距

②计算公式:相对高度=(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相对高度<(等高线条数+1)*等高距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值之差

(二)坡的形态

{地表形态组成}①坡+②面(近似水平)

1.坡度(纵剖面示意图)

(1)观察内容:坡度大小(坡的划分标准)=坡度角=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

(2)影响:①坡地耕作=水土流失②(受机车牵引力限制)铁路最大坡度≤3%

2.坡向

(1)观察内容:①阳坡/阴坡②迎风破/背风坡

(2)影响:光照/降水差异=植物生长不同

(四)形状/面积/空间分布/地面起伏/地面破碎程度

三、地貌观察与地区规划

(一)选点~位置+海拔+周围环境

1.气象观测站:①地势适中②地面开阔③周围屏障物少

2.人文旅游景点

(1)寺庙:①地势高~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②茂林=突出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2)宝塔:湖光山色~低山/丘陵=小山岗脊线/山麓湖边=突出地貌平缓的曲线

3.露营地

①排水好~避免积水/水流痕迹

②避开强风~枝叶有偏向方向

③平坦+阳光照射+靠近水+景观好

④(河岸/山谷)地势高~避免河水暴涨/山洪下泻

⑤避开坡地(山崖/沙土流失)~落石/土崩

⑥(山上雷雨天气)避免岩石突出地/孤立高大树木~闪电

⑦避开山腰平地~潮气重+野兽(通向水源的山嘴)

(二)选线

1.交通线(公路/铁路)~距离长短+路线平稳(间距+坡度)

①绕行~两条等高线之间②翻山=缓坡+通过鞍部③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减少施工难度大+投资④避开~断崖+沼泽地+沙漠

2.引水线:①距离长短②从高处向低处(主要)

3.输油管线:①尽量距离短②避开~山脉/大河

(三)选面

1.水库建设~库址+坝址+移民

(1)地址:口袋形出口=①河流窄处出口/②盆地出口/③洼地出口=①口小利于建坝+②袋大(腹地宽阔)则库容量大=①工程量小+②造价低

(2)地质:避开~①断层/②喀斯特地貌(渗水)=防止诱发地质灾害

(3)占地+搬迁:少淹~①良田+②村落

(4)水源:充足

2.开辟梯田:①缓坡+②有灌溉水源+③(附近有水库)不被淹没

3.城市布局:①平原~集中紧凑②山区~分散疏松

4.海滨浴场:①缓坡+②沙质

5.码头:①深水+②避风+③避开~含沙量大河流

6.疗养院:①城郊(清净)+②山地森林(空气新鲜)+③向阳坡(光照充足)

四、等高线图观察地貌

(一)缓坡(等高线示意图+景观图)

①线分布~稀疏②高差~小

(二)陡坡(等高线示意图+景观图)

①线分布~密集②高差~大

(三)山脊(等高线示意图+景观图)

①线的凸出方向~由高处(数值大)向低处(数值小)②海拔~中部>两侧

(四)山谷(等高线示意图+景观图)

①线的凸出方向~由低处(数值小)向高处(数值大)②海拔~中部<两侧

(五)鞍部(等高线示意图+景观图)

两侧的线~①闭合+②数值相等

(六)陡崖(等高线示意图+景观图)

若干条线~重叠

五、通视判断方法

(一)山脊阻挡(两点间):无阻挡=通视

(二)凸坡/凹坡(两点间):凹坡=通视

1.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上缓下陡(坡度)

2.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上陡下缓(坡度)

(三)穿越沟谷:

①不能穿越=通视

②能穿越=不能通视~后半部分地势升高=地形阻挡

用户评论

﹏櫻之舞﹏

这周刚上完了地理第四章,地貌观察确实让人眼花缭乱啊!那么多河流湖泊、山川丘陵,感觉自己像个小小探险家一樣探索地球的奥妙。希望老师还能带我们去更远的地方感受不同的自然景观。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以前不太理解地理这本书能学到啥用,但这章地貌观察感觉很有意思!原来地形地貌的变化背后还有这么多的科学道理,下次去旅游肯定能看出更多风景背后的故事了哈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高三的你们还好忙吗?最近正好补习着高中地理第四章,感觉地貌观察这块有点吃力orz,图片太多而且很难记忆那些专业术语。老师有没有什么窍门可以分享一下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烬陌袅

第一次接触到地貌观察,发现原来我们的地球上地形地貌变化如此多样,每一处都独具特色!真是太神奇了,以后学习地理我一定要更加认真,感受地球的美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这章作业实在太难吧?!那么多图片需要辨认,还要描述地形特点和形成原因。我都花了几个小时才勉强写完,建议老师能不能分批考,要不然真的要被累垮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盟山誓总是赊

我觉得地貌观察很有教育意义啊!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变历史,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地理素养,将来出去旅行也能更好地认识环境。希望老师能给我们更多有趣的地形图看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其实我挺喜欢这章地理的,因为可以让我对家乡地形有更深刻的认识了!小时候就觉得家乡的山风景pretty cool,现在才知道它背后竟然蕴藏着这么多知识点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观察,感觉就像在玩拼图一样,把各种地形要素拼凑在一起才能看清它的完整图景。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抽象的,希望老师能用更多生动的例子讲解一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海

(╯°□°)╯︵ ┻━┻ 地理真是太坑爹了!第四章地貌观察简直是噩梦级别难度,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命名让人眼花缭乱啊!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学错了科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暯小萱◆

地理第四章地貌观察这块挺好的,感觉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通过地图分析地形地貌特征的过程,很有挑战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我觉得地貌观察这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因为它直接与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里息息相关。比如大家熟悉的黄河三角洲等等,都是地貌的变化典型例子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我一直觉得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阔,而地貌观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吧!它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规律,对于我们将来保护环境和发展资源都有着深远意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我比较喜欢通过地图和照片来学习地貌观察的内容。虽然文字描述也很重要,但我更能直观地感受地形地貌的变化,像是在一场虚拟的地理探险一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建议这章课本可以加入一些更生动的案例和图片素材,这样更加容易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比如把一些著名的山川河流结合到教学内容里,让大家更有兴趣学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我觉得地貌观察这个学习方法还是挺好的,因为它能让我们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地球的壮丽与多样性。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去实地的考察学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高中地理真是考验人的耐心啊!第四章地貌观察简直是知识容量max,感觉需要反复咀嚼才能慢慢理解。不过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一定能把这块知识点掌握好! ????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新途教育考试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ontdesign.com/crgk/146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